于 戈

美國三大從總統那得到的174億美元短期貸款,無疑是場及時雨,但是他們即將面對的問題,恐怕比要錢難許多。擺在他們面前的是急需“新鮮血液”注入管理團隊,來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危機。
此時此刻,美國政府也肯定不會任由其自行梳理問題,監管美國三大或許是他們將要邁出的重要一步。那么在“三大現任CEO需要下臺”的呼聲之下,誰可能是帶領他們走出困境的最佳人選?
受到質疑的三大CEO
一些國會議員似乎堅信他們可以比美國三大的CEO們做得更好。已當選美國總統的奧巴馬也暗示,如果在任的管理團隊未理解當前形勢的緊迫,不愿作出艱難決定以實現自我改變適應新環境,他們將不得不離開所在職位。從美國民眾角度講,似乎也并不想給現任的三位CEO任何機會。
據近日美國民意調查的數據顯示:82%的美國民眾對美國三大的高管持否定態度;61%的美國民眾對汽車工會的領導持否定態度;73%的美國民眾對為美國三大工作的人們持肯定態度(公司及工會領導除外)。最后一項頗具諷刺意味。
政府真的有可能會派人來監管或者干脆代替瓦格納、穆拉利、納德利?如果猜想成立,這些監管者又將從何而來?外來者(非汽車業專業人士)能否為底特律汽車業注入“新鮮血液”是人們更為關心的問題。
不容忽視的外部力量
美國民眾對于現任美國三大CEO非常不滿意,希望有人能夠站出來拯救美國汽車業。雖然很難說外來力量能做出什么樣的成績,但是支持者大有人在。
“很顯然,我們可以從外部挖掘這樣的人才。”貝塔利亞-溫斯頓國際獵頭公司合伙人里奇·福特斯說。“商業的原則在任何行業都是一樣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全球商業研究中心主任法里伯茲·加達說,“當然,行業內可以找到擁有大量國際管理經驗的人,但不如去其他領域去尋找更合適的人選,要知道,那里可以找到很多候選人。”
前任福特歐洲和福特北美的市場總監厄爾·赫斯特伯格也曾表示,把問題交給一個外來人,用一個新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應該是個不錯的辦法。“的確,從波音轉投福特的穆拉利做得就可圈可點,要遠強于美國三大的另外兩位CEO。現在也只有福特的境況沒有糟糕到一塌糊涂。如果沒有他,福特很可能處于更不利的地位。”里伯茲·加達說。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外來者可以在削減成本上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會使美國三大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隨后,他們將迎接的挑戰是如何讓產品供應和品牌形象重新獲得活力。
對外來拯救者仍存質疑
一直以來的爭論都在試圖證明,向美國三大注入新的領導血液是最合理的方式,但由于汽車工業相比其他工業更加復雜、更難去“征服”,所以必須看到這樣做的后果或許將引發新的麻煩。
盡管穆拉利有著相對的成功,但是底特律一向有著藐視外來管理人員的傳統,認為從外部引進CEO并不能更好地幫助美國車企應對目前的種種麻煩。曾有人這樣描繪底特律人的態度:底特律會把外來者當作早餐吃掉。
“我們的商業環境相當的復雜,已經不像以往了,更令我們擔心的是,現在底特律車企的‘決策者──立法者,并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克萊斯勒發言人杰森·瓦因斯說,“在前不久,一名國會議員甚至問出了非常低級的問題,顯然他對行業一點兒都不了解。如果讓這些人來決定三大的未來,那簡直太可怕了。”
如此看來,外來者恐將遭到底特律的排斥。當然,也許會有一個人以外來者的身份去充當美國三大今后的決策者,或許可以徹底地改變美國三大。但是以往的事實證明:難度不小。
羅恩·扎勒拉入主通用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20世紀90年代末期,此人帶著在博士倫和寶潔的經驗進入通用汽車,很快被提升為北美地區總裁。但結果是,他的任期對于他自己和通用汽車來說都是一段無法想象的困難之路。
他曾經把精力過多地放在一些個別品牌上而忽視了通用久負盛名的品牌,特別是對于產品和設計不夠關注,過多地醉心于經營,嚴重延緩了通用產品的研發。事實上,當時的福特也曾雇用過一些懂技術的職業經理人,但是留下優績者可謂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