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浩鋒
【摘要】職業高中是以“就業為導向”為辦學宗旨的。本文就近幾年來職高學生就業初期的一些現象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研究,從社會、家庭、職高生自身及學校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闡述了該現象的弊端,并探討了應對這一現象的幾個方面的策略。
【關鍵詞】職業定位 離崗率 就業指導 角色轉換
一、問題的提出
據對我校07屆和08屆畢業學生的跟蹤調查表明,兩屆畢業生當年的一次就業率均超過了95%,可是在08年下半年的實習檢查中卻發現,還留在原崗位或在新工作崗位上就業的學生不到60%,那么其中40%的學生現狀如何呢?
二、職高生就業初期離崗率高的成因分析
職高生離崗率高是社會對職高生拒之門外嗎?不是,隨著近幾年高校擴招,職高招生人數已呈明顯滑坡現象,中職與普高的學生數比例基本維持在1:2,而相反,隨著社會發展,工業化的進程的加速,市場對中等職業人才呈現出旺盛的需求,甚至出現工荒。那么在此情況下,是什么導致了職高生就業初期輕易離崗呢?筆者分別向學生、家長及就業單位等進行了調研。
學生認為:“工作了一個月,就掙了一千多元,還東扣西扣,都不夠我花;單位提升的都是大學生,像我們職高生干得再好,機會也不大,工作沒前途;讀書比較輕松,還是到學校再混幾年,能拿張文憑也好。”
家長認為:“孩子到底還小,到單位里吃不消我們也心疼,反正家里也不指望他賺錢,等幾年成熟點再找工作也不遲;孩子這個年齡還是讀書好,以前逼他讀不肯,現在有這個要求我們求之不得。”
企業認為:“現在的孩子吃不起苦,沒什么本事還不虛心學,眼高手低;他們做什么都缺乏毅力和責任心,一點小小的挫折就可以使他們撒手就走,不管單位利益;自立能力不夠,一點事就家長趕來交涉,家長的寵愛助長了他們的隨心所欲。”
通過對信息的分析之后發現職高生就業初期工作不穩定、離崗率高的原因有主要以下幾點:
1.現代勞動力市場正在培育和發展過程中,急待規范。而職高學生專業技能單一,技術水平雖然達到中高級,但沒有實際經驗,有些人又拈輕怕重,怕苦怕累,導致了缺乏絕對的競爭力;單位在錄用人員過程中很少堅持勞動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缺乏公正、公開和公平的就業競爭平臺;在培養和提升機制中,學歷還是主要標準,這也給初涉職場的職高生帶來了壓力和自卑,也給他們面對挫折時給自己一個借口:學歷不夠,促使了他們去選擇退怯。
2.職高生責任心和意志力品質有所下降,競爭力弱,但職業定位高,就業期望高,容易產生逃避的心理。遇到困難和挫折首先想到的是放棄和逃避,于是責任心,誠信也就跟著淡化了。高不成,低不就,于是有些短暫就業后就自炒魷魚,待業在家昏昏然度日。
3.家長過分溺愛子女,抱著陳舊的擇業觀念縱容子女的逃避就業的行為。一旦孩子以各種借口逃避工作,很多家長是站在孩子一方默許的,有了家長的支持,學生就更坦然以各種借口離開崗位逃避工作了。
4.反觀學校自身,對職高生的就業指導和創業指導還顯不夠。學校的職業指導工作的重點主要放在為學生尋找就業“門路”上,局限于就業前應試技巧的訓練,關注于短時的就業,對學生整體職業意識、職業能力、職業生涯等方面的培養還不夠。
三、職高畢業生就業初期輕易離崗的對策探討
1.做好就業指導和創業指導
(1)完善職業能力培訓體系。職業學校學生本身離不開職業,就業指導不僅要針對將畢業學生,更重要的是長期引導學生樹立職業意識,為職業生涯發展做準備。同時在內容體系上引入就業素質、就業能力、角色轉換的培訓;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小班培訓,大型講座,談話式的就業沙龍等。
(2)發揮就業社團作用。學生是就業的主體,而學生因為年齡、經驗和社會閱歷的不同,就業和職業意識、就業和職業能力有著很大的差異。利用學生社團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和親和力,以點帶面,不斷加強在校學生的就業意識,讓學生未雨綢繆,早作職業規劃和職業準備。
(3)引導學生更新就業觀念。通過組織學生分析典型事例,進行勞動力市場調查,請成功就業的往屆學生回校講體會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了解就業的嚴峻形勢,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職業,樹立自主就業,多次就業、多渠道就業、創業謀職的新理念,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觀念。
2.提供優化的實習環境,讓實習成為成功邁向職場的第一步
(1)拓展建設實習基地,為畢業生在擇業和單位選人之間構筑起了一座橋梁。實習基地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保證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獲得深入的接觸。經過實踐的檢驗,避免了用人的盲目性。在實習過程中,許多畢業生就是抱著憑借實習表現作為“敲門磚”的目的,前往實習單位實習的。而作為實習基地的企業,本身也有著留用優秀實習生的想法,這對于畢業生或用人單位而言都是一種契機。
(2)關注并及時調節學生在實習中的心態,幫助學生完成步入職場的心理和角色轉換。借助實習,學生可以初步完成從理想到現實的心理轉換和從學生到職員的角色轉換。良好的心態不僅僅可以促進學生實習高質量的完成,也保障了個人職業生涯嶄新的開端。所以調整好實習生在實習中的心態,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熱情,充滿活力的實習生活氛圍是學生走好邁向職場的第一步。
3.定期回訪,跟蹤服務,幫助學生站穩初次就業的腳步
為了能使學生留得住,站得穩,干得好,學校應建立定期回訪制度,建立專職實習指導機制,加強聯系,多組織返校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他們調整心態,鼓勵學生迎難而上,在適應中磨練意志,激活三年凝聚的知識和技能去求生存,求發展。
隨著我國入世、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對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擴大,一個以能力為主導的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已經到來。職業學校更應讓學生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對待就業,樹立新的就業觀,腳踏實地,首先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再謀求個人事業的發展。讓學校所培養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真正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持續釋放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