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偉
圖/被訪對象提供
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宣布,上海迪士尼項目申請報告已獲國家有關部門核準。歷經七年的長途跋涉,米奇和孫悟空的手終于牽到了—起。10月26日,剛剛落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總交易額創92億元。
動漫真的火了。而在此前,包括湖南、浙江在內的很多省份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那福建動漫產業真的動起來了嗎?
三年不見刮目相看
“終于趕上了,福外1年內有望能掛上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的牌子。”11月10日,當本刊記者第二次就動漫的話題登門拜訪時,福州市動漫游戲產業基地主任江晨透露了這則好消息。
就在今年7月份,江晨還在忙著和時間賽跑。當時,福州市動漫產業基地還有3400分鐘的動畫片尚待審片,而根據申報規定,只有福州動漫游戲產業基地內企業原創動畫獲得影視發行許可證的數量在8月份前超過3000分鐘,福州才有望躋身國家隊。
“短短三年,天都變了。”提到福州動漫產業環境的變化,福州福廣動畫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齊一鳴有感而發。1986年,齊一鳴在福建電影制片廠與動漫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后輾轉上海、深圳、杭州等地,2006年他帶著項目回到福州軟件園開始了自己的原創動漫之旅。當時福州軟件園內還僅有兩家動漫企業。而據江晨介紹,今年福州軟件園內又新添丁五六家動漫企業,動漫企業數量達到了24家。
據福建動漫游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高緒勇介紹,上世紀90年代,福建還只有幾家動漫小作坊承接外包業務,談不上什么產業,福建動漫產業正是在2006年真正起步。經過幾年的發展,福建目前共有100多家企業涉及動漫產業,從業人員達到了一萬多人。從產值來看,2007年福建動漫產業總產值為17億元,2008年總產值增長35%,達到了23億元,在全國位列第九。2009年增長勢頭更為迅猛,光前三個季度全省就完成作品9000多分鐘,而去年全年才5000多分鐘。
產業政策環境近年來也愈來愈有利于動漫企業。今年9月份出臺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頻繁出現“動漫”二字,強調要加快動漫產業的發展。扶持動漫產業的政策也不斷加碼。據江晨透露,福州市即將出臺新的扶持措施,對本地原創動漫在央視播放的補貼由每分鐘1000元提高到每分鐘2000元,省級電視臺補貼由每分鐘500元提高到1000元,并對榮獲國家級動漫大獎的本地原創動漫作品獎勵50萬元。福建省還計劃投資2000~3000萬元在福州市打造動漫服務平臺,引進專業團隊和先進公用設備,降低園區企業的成本。
動漫企業仍舉步維艱
不斷有新的投資者進入的同時,福建動漫產業卻出現了一定的圍城效應。據業內人士透露,很多原本掛名動漫的企業正在逐步退出原創動漫領域,轉而從事廣告、代工等業務。高緒勇介紹,目前省內真正從事原創動漫的企業僅占半數。福建神畫時代數碼動畫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韓亞衛說道,動漫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很多投資者進入之初并不了解行業特性和內質,充斥著無依據的樂觀,但真正深入這個行業后,卻發現這個行業贏利十分微妙。
業內人士將動漫行業目前的特點概括為“投資大、收益慢”。據江晨介紹,目前福州已出產的動畫作品在省級電視臺播放,每分鐘的收益不過60元,但制作成本則是收益的數十倍乃至上百倍。據了解,以較低端的FLASH技術制作的動畫每分鐘成本在3000元左右,以二維技術制作的動畫每分鐘成本則高達7000~8000元,運用三維技術每分鐘成本更是逾萬。福建神畫時代數碼動畫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李健果告訴本刊記者,目前動漫市場合理價格體系還未形成,想靠賣片賺錢相當困難,很多企業都是靠政府補貼來維持運營,但政府補貼從長期看不可持續。
“關鍵還不是每分鐘的售價,一家電視臺即便出價低點,只要很多電視臺都來購買作品,聚沙成塔,還是有贏利空間的,關鍵是當下動漫作品如果上不了央視就哪都播不出去了。”齊一鳴說道。據他介紹,動畫片播出當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只有在央視等一線電視臺播出過的動畫作品才被其他電視臺所認可。他無奈地表示,國外一部動畫作品從立項階段開始就有制作商、發行商和播出媒體共同介入,大家各司其職,在融資、創意、發行各個環節相互合作,共享利潤。以動漫產業發達的日本為例,其動畫片制作到播出的周期極短,往往上星期還在制作,下星期已經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了。而國內動漫產業目前尚未建立合作機制,除了制作外,動漫企業還要負責發行和播出環節,三個環節的成本都要動漫企業負擔,制作到播出的周期也相當漫長,順利的話需要一年半的時間,要是央視延長編排節目檔期的話那企業就將是惡夢一場。這使得動漫企業必須有三手準備,一部賣一部做一部搞立項。而每部動漫作品動輒投資上百萬,這給動漫企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資本與產業尚未對接
不過這個沉重的擔子一般卻要動漫企業獨立承擔。
“企業完全依靠自有融資,沒有抵押品銀行不放貸,民間資金對動漫行業也缺乏了解,也難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資人。”齊一鳴說道。高緒勇也告訴本刊記者,動漫行業是典型的輕資產行業,一般企業固定資產較少,要獲得銀行貸款特別困難。中科招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集團副總裁、福建區總裁王精峰表示,由于沒有清晰的市場定位和完整的市場推廣計劃,目前國內動漫產業贏利模式很不成熟,很多動漫企業還要依靠政策的庇護蹣跚起步。盡管目前有“喜羊羊”等成功案例,但整個行業還沒有完全成熟,成功缺乏必然性,對風投機構也就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他表示,動漫行業目前一大難題正在于沒法與三大資本市場(銀行、證券、股權投資)有效對接,而一個無法與資本市場有效對接的行業必然發展緩慢。
不過廈門青鳥動畫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愛武認為,目前動漫行業的主要問題并不是贏利模式不夠清晰,相反國外已經有著很多成熟的贏利模式,只是由于國內整個產業環境和行業自身都積累不夠,難以套用國外的成熟模式而已。李健果也認為,目前國內動漫企業要沿襲國外動漫行業的贏利模式是一項高難度挑戰。他分析,國外動漫企業贏利要么走的是衍生品開發路線,要么是作品本身具有極強的票房號召力,像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電影就極少開發衍生品。但這些贏利模式的前提都是動漫企業旗下品牌要有強大的市場影響力,這才是打開贏利大門的鑰匙。
在林愛武看來,動漫企業目前要做的就是真正沉下心來,做出好作品,當企業積累到一定深度和廣度,品牌具有了市場影響力,一切自然水到渠成。齊一鳴也認定動漫企業要靠“熬”出頭,他傾心打造的《小哆比》動畫前26集已經在央視排檔期了。他說道,“如今喜羊羊紅遍天下,卻極少人知道其締造者盧永強也一度陷入危局,如果將《小哆比》全部208集制作播出,那企業將有一番嶄新的面貌呈現。”福建神畫時代數碼動畫總經理林群也認為,動漫產業的發展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估計要有3~5年的摸索過程。
國際化帶來的變數
盡管內地動漫產業界尚在摸著石頭過河,但在前美國夢工廠節目發展總監約翰·塔爾諾夫看來,沒有既定模式恰恰是中國動漫發展最大的優點所在,因為沒有定式才有了無限的可能性。不斷地實驗和冒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他建議,中國動漫應該向世界文化敞開大門,交流合作的機會越多,就越會制造出新的、未知的形式。
電影《鐵臂阿童木》就率先邁出了動漫跨國合作的步伐。集合了日本的動畫原型、中國風元素和美國大片風格,《鐵臂阿童木》于10月23日全球上映以來,受到了影迷的熱捧。據了解,該片公映前三天在國內的票房就已經突破了4000萬元人民幣,觀眾上座率高達80%。目前該片全國拷貝將近1400,緊逼《建國大業》的全國發行紀錄。林群透露,目前神畫時代的第一部作品《封神榜》已經與臺灣一家企業簽訂了發行代理合同,企業目前正在尋找更多的海外合作方,希望能將產品打入國際動漫市場。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國際巨頭也在謀求深入中國市場。有分析人士指出,上海迪士尼項目之所以歷經七年才得以敲定,背后其實是迪士尼公司希望不僅僅是迪士尼樂園落戶上海,更希望把包括媒體網絡、影視娛樂和相關消費品三大業務板塊悉數帶入內地市場。這家以“品牌乘數型”獨特商業模式著稱的企業,最擅長的就是用迪士尼的品牌做乘數,在后面乘上各種經營手段以獲得最大的利潤。迪尼斯的進入有望為內地影視娛樂、特許經營等文化產業及其衍生領域帶來巨大商機。
王精峰則期盼迪士尼等國外巨頭的介入,能顛覆國內主流價值觀對動漫的定位。他說道:“在歐美日韓等成熟市場,動漫是大眾普遍接受的藝術形式,動漫及其衍生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而在國內,大多數動漫主要被視為青少年兒童的教育手段,而青少年兒童恰恰是最沒有支付能力的。如果全社會能重新定位動漫產業和動漫文化,能充分將綜合智力提升、休閑娛樂、知識學習、民族文化、英雄夢想、忠孝愛國等這些元素融入其中,那么動漫產品的市場認可就會大大增加,整個產業環境將會發生巨變,中國動漫產業將會迎來真正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