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王 洛 本報特約記者 丁良恒
當地時間4月11日晚間,英國首相布朗的高級助手、新聞官麥克·布賴德被迫辭職,原因是捏造并散布有關保守黨黨首的性丑聞謠言。12日,這一消息登上了英國各大媒體的頭條。英國《衛報》12日評論稱,這讓首相布朗被危機“淹沒”。
郵件烏龍曝光丑聞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道,事件緣起麥克·布賴德用唐寧街郵箱地址給商務大臣前助手、工黨優秀博客寫手德里克·德雷珀發送的數封電子郵件,內容是誣蔑英國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和保守黨影子財相喬治·奧本尼私生活不檢點。郵件稱,卡梅倫先生在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進過性診所;奧本尼曾經穿著胸罩、背帶燈籠短褲,臉涂成黑色供攝影師拍照,且不但吸毒,還與妓女發生過性關系;奧本尼的夫人心理健康存在問題;保守黨基石派黨員娜丁·多里斯女士從事性服務;一位保守黨議員有“見不得人的病”,是同性戀并幫助“他男友所在的公司獲得商業利益”。《每日郵報》稱,這一切都毫無根據。
不料,這些郵件竟被發到了政論家保羅·斯特尼斯的郵箱里,隨后被披露,同時還有更多驚人消息被曝光。據英國《衛報》12日報道,麥克·布賴德和德里克·德雷珀曾討論建立一個網站,來發布攻擊辱罵反對者的信息。就在兩周前兩人還再次商量了這一計劃。此外,除了他們至少還有兩人參與此事。其中,一位是布朗的前新聞顧問查利·惠蘭,因為有一封郵件抄送給了他;另一位是英國內閣大臣湯姆·沃森,因為麥克·布賴德在一封郵件中提到了他。目前這兩人也面臨調查,但工黨對此極力否認。
布朗急忙撇清關系
這一“令人震驚”的事件被曝光后,11日,布朗一直忙著與包括麥克·布賴德在內的數位官員密集談話,希望能夠保住自己的這位身邊人。同時,布朗也迅速與該事件撇清關系。他表示:“在政治上,沒有傳播或發布這類信息的地方。”另外,政府也堅稱,“唐寧街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這些電子郵件。”當事人麥克·布賴德則在一份聲明中為自己辯護稱,我很震驚,斯特尼斯在得到了這些郵件后居然給了報紙。我和德雷珀并不會像斯特尼斯那樣用這些郵件,我們的想法根本不會實施。德雷珀也說:“麥克·布賴德為并未變成現實的想法付出了慘重代價。”
但輿論和保守黨并不接受這樣的解釋。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2日稱,這是工黨有計劃的行為,目的就是在競選中打擊對手。娜丁·多里斯也表示,她已經咨詢了律師,準備起訴。“我很憤怒,我想知道如果保守黨中央辦公室的員工發誹謗布朗的郵件,而且是用絕對的謊言,他會有何感受。”保守黨的影子內政大臣批評布朗沒有進行體面的道歉,稱他的聲明也是不能接受的。
政府通訊安全引關注
對于此事,英國民眾有著自己的看法。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的網站上,部分網友反應激烈,要求布朗“將工黨狗帶回他們的狗窩”;利物浦網友斯柏克說,我們現在應該投票選出新的政黨或候選人,而不是在兩群邪惡者占多數的黨派中挑選;冰島網友杰斯則表示,在現在這個危機當道的世界上,英國的情況很糟糕,可能有更大的問題等待政府解決。
跳出兩黨是非的圈子,此事再度引發了不少人對政府高層對外通訊安保系統的關注。就在4月9日,英國反恐部門負責人鮑勃·奎克因被指泄露一大疊反恐機密文件而被迫辭職。德雷珀也自稱泄密事件可能另有隱情,他說:“昨天,我的電腦肯定是被黑客入侵,才有人得到了這些資料。”英國《每日電訊報》也表示,確實曾經有人與包括他們在內的多家報社接洽,想要兜售這些含有抹黑內容的電子郵件。
不過,目前受到最直接影響的,除了麥克·布賴德就是首相布朗了。《每日郵報》稱,“麥克·布賴德的辭職對于布朗的影響是粉碎性的”。《衛報》的評論也認為,麥克·布賴德辭職后,布朗已被危機淹沒。英國政界人士稱,布朗急于在世界上扮演政治領袖,剛剛還主持召開了20國集團峰會,但卻難以平息國內的憤怒。▲
環球時報200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