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特約記者 穆 風
電影《孔子》自傳出將要開拍至今,一直備受爭議。一開始,大家關注的是誰能演孔子。如今,演員都已上崗,大家開始關心起影片的內容來。日前,世界孔子后裔聯誼總會、國際儒學會、中華孔子學會等世界40余家團體向電影《孔子》劇組發出公開函,質疑之前某些媒體報道的“電影《孔子》將涉及感情戲乃至三角戀”等消息,反對劇組將孔子形象庸俗化。11日下午,《孔子》劇組對此作出回應:“《孔子》是一部嚴肅的歷史人物傳記片。”劇組特別強調:第一,影片劇本中絕沒有關于孔子與南子的感情糾葛或桃色緋聞戲;第二,電影中沒有孔子會功夫的鏡頭。
據了解,2009年度古裝大片《孔子》的劇情將大致分為8部分,涉及夾谷盟會、墮三都、子見 老子、子見南子、陳蔡之圍等多個重要歷史事件。影片的主角也已經確定,周潤發飾演孔子、周迅飾演南子。《孔子》預計在今年年底上映,并有意角逐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特殊的影片原型、如此的大腕加盟,難怪會引起這么多的關注和爭議。
仔細琢磨劇組的回復,不難發現,劇組依然為自己留有后路:“除必要及有益于人物塑造之藝術虛構,并無對孔子生平及歷史之篡改、戲說或編造。絕無某些媒體所渲染炒作之戲說劇情。”導演胡玫也說:“電影是藝術而不是學術,歷史片并不是書寫歷史。我們在創作中必須發揮必要的藝術想象力和精心地選擇與剪裁。”劇組也許并不明白,并不是沒有愛情戲或武打戲,這部影片就不是戲說。從“子見南子”引申出來的愛情戲引發更廣泛更激烈的討論,早已不在“重塑經典”的層面上了。
應該說,對于孔子這種早已成為我們民族精神中最重要因素的文化符號,處理起來理應謹慎再謹慎。一個民族總有他的精神底線,有他不能隨便開玩笑的問題。就像美國人,拿他們的總統開涮,人家沒準還挺高興,但你惡搞一通《獨立宣言》,恐怕都得急眼。《國家寶藏》里的尼古拉斯·凱奇,在現代社會可以飛檐走壁嬉笑怒罵,但故事一旦講到《獨立宣言》的精神內涵這個層面,立刻就肅然起敬了。而對于中國人來說,盡管廣大普通老百姓對孔子的了解還很有限,但我們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乃至認識世界的方法,早已被潛移默化了。孔子和儒家學派的思想,已經成為中國人性格里最深的一個烙印,作為中國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思想家,他理應受到格外的重視和尊重。
全世界都知道孔子是中華兒女共同的老師,甚至連韓國人、日本人提起孔子其人,都不敢妄加評論。《孔子》拍片,選擇周潤發作為主角,選擇年底上映,不能說沒有看重國際市場的野心。但偏偏是號稱尊師重道的中國人,自己卻頻繁挑戰著自己的精神底線。先是帝王將相再是革命英雄,紛紛被推上了影視化的風口浪尖,而現在終于輪到了孔子。水煮三國、戲說乾隆……如今將孔子搬上銀幕,難怪大家會擔心這樣一個已經圣人化的人物會遭遇什么不當的演繹。要知道,有些事情可以戲說,有些人物卻必須敬仰。戲說與敬仰之間,往往能夠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底線。▲
環球時報200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