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陽
摘要: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擺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建筑制圖的課程特點,探討通過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手段的創新、考查方法的創新,來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建筑制圖;教學;創新
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一方面要具有較強職業能力,能夠直接就業,成為在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初級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具有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可持續發展而成為高層次人才。因此,在專業課教學中,必須轉變“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創新,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應變能力。就如何實現專業課教學創新,筆者在建筑制圖課教學中作了一些實踐與探索,與大家討論。
一、教學內容的創新
現代教學,強調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從這個角度看,要求我們在專業課教學中,不再過分強調課程自身的體系,而是探索與相關學科內容的整合,建立新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逐步從狹隘的專業對口教育轉向適應性教育方面來。
(1)構建新的建筑制圖課程內容體系。傳統建筑制圖的教學內容,基本上是畫法幾何與建筑制圖的機械性疊加。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普及,計算機繪圖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已經迅速地進入設計部門和其他生產,教學內容也將相應地轉變為畫法幾何、建筑制圖、計算機技術、現代設計思想互相滲透,并最終融為一體的新體系。把計算機繪圖技術融入建筑制圖的內容中,使傳統的手工繪圖和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這是在新形勢下對傳統建筑制圖課程體系的完善和補充,也是制圖技術不斷進步的必然要求。
(2)恰當處理畫法幾何的相關內容。要想真正掌握繪圖技能,手工繪圖是基礎,所以在計算機繪圖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不能忽視畫法幾何的講授。對畫法幾何內容,要“有保有壓”,必須保證充足的教學時間;而對一些陳舊過時的內容或借助計算機可輕而易舉解決的問題,應作大幅度的削減。
(3)慎重對待計算機繪圖技術的相關知識。計算機繪圖技術在建筑制圖課程中可視作一種繪圖工具,將計算機技術融入傳統制圖內容是當今建筑制圖發展的趨勢,也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但考慮到中職學生的就業方向,因此在教學中不必過分強調計算機繪圖技能,而應以培養學生設圖能力、手工繪圖能力為主,同時要求學生適當掌握一些計算機繪圖的技術手段,為以后繼續發展做好準備。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盡管這話說得有點絕對,但也不無道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且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人才培養的需要。如何將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是擺在專業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在教學中作了以下嘗試:
(1)采用直觀教學法。制圖教學的核心在于教會學生由實物到圖形和由圖形到實物的轉換,而人的認識過程是“從生動直觀的到抽象思維的”(列寧語),學生的思維發展總是由具體形象開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教具、模型、軸測圖和三維動畫等工具,可以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高空間想象力,從而非常有利于教師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2)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給學生提供思考問題的通道和機會,倡導學生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誘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塑造學生的創新品格。如“三面投影圖中的補圖、補線”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學中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讓學生當“小老師”鼓勵學生上臺講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學效果肯定比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要好得多。
(3)精講與多練相結合。建筑制圖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只有通過練習才能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所以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精講”,對講授內容作適當的“瘦身”處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練習,并在練習中掌握識圖、繪圖技能。
三、教學手段的創新
在傳統建筑制圖教學過程中,模型和掛圖是教師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們在教學過程中也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為教師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提供了可行性,像建筑制圖課這種圖文并茂的課程,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非常迫切的現實意義。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使教學內容生動多變,圖文并茂,言簡意賅,使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在制圖教學中顯得越發重要。其具體運用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圖形預先編輯處理。根據教學內容可以建立一個小型的數據庫,把教學中經常要用到的一些圖形、圖板通過編輯處理存儲,以便隨用隨調。
(2)課堂上圖形編輯和演示。圖形分析是制圖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畫圖和識圖技巧的主要方法之一,如組合體的補圖、補線,借助圖形演示可使平面、立面、側面相互對照,既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又可減少師生作圖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運用三維動畫功能,可使許多圖形建立相對應的三維立體圖。從不同角度看,可以首先使學生的想象力在平面到立面的轉換過程中得到提高。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畫圖時間,增加課堂信息量,充分顯示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的良好效果。
四、考查方法的創新
傳統的考查方式是一張試卷定成績,而制圖有其自身的特點,一張試卷很難完全反映出一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難以體現學生的識圖能力和作圖能力。針對建筑制圖課特點,可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方法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1)閉卷考試。建筑制圖課的基本內容如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要求學生牢牢記住,并在記住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因此教師對這部分內容采用閉卷考試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畫法幾何部分基本理論的掌握和對空間概念的建立,在提高學生空間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十分重要,應采用閉卷考試;制圖部分的基本知識,如國際標準規定的各種符號、線型、尺寸標注及各種圖形的投影原理等也可采用閉卷考試。
(2)開卷考試。建筑工程是用圖來進行交流的,設計意圖也是用圖來表達的,而閉卷考試不足以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設計能力。采取開卷考試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轉向識圖能力和設計能力培養上,而避免學生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于對知識的記憶。
(3)作業成績。專業制圖是要求學生能將所學知識轉換成閱讀、理解和繪制工程圖的能力,這就要求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通過繪制一定數量的工程圖來加深對有關理論知識和有關規定的理解,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日積月累的技能訓練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識圖、制圖能力。所以平時作業成績應該作為教師考查學生的一個方面,這樣還能使學生認識到平時作業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制圖基本功的訓練,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重視制圖能力的培養。
以上是筆者在建筑制圖課教學中的一些實踐與探索。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本質是創新,教學創新已成為教學實踐中一個熱門話題。應該指出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應用能力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培養途徑、方法和手段同教學創新本身一樣,還有許多未知的東西,有待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探索和發掘。
參與文獻:
[1] 李靜,許偉華.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山西建筑,2005,(9).
[2] 李冰,莫春柳,等.提高制圖教學課程教學的效果的探索與實踐.科技創新導報,2008,(7).
[3] 何斌,陳錦昌,陳熾坤.建筑制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