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柒斤
我原先規劃這個周末讀完一本書、寫篇讀后感,可書捧上手后,心又不由自主地被網上的“農場”和“車位”等糾纏不放。看一會兒書,又照顧一下“莊稼”和“汽車”,結果兩天時間過去了,書還沒翻到三分之一,人累得半死不活,還怨時間不夠用。
所以,看到有人撰文說“有些時間是用來浪費的”,便覺得言猶未盡:我們浪費的時間里,有多少光陰是無償奉獻給了八卦類的東西?因而,打死我也不相信,被發現上班“QQ聊天”、“網上種菜”等的就那幾個“倒霉蛋”,只不過他們“卦”不擇機、“卦”不逢時而已,最終才使自己的工作真的被“掛”了……
就拿自己來說,雖然嚴守上班時間不登錄QQ、不打開MSN的鐵律,但也會偷點時間到“農場”給瓜果蔬菜施點肥、噴點藥、鋤鋤草、灑點水,我想開心網上那數千萬“菜農”、“花農”和“車主”等沒幾個指望“靠天收”的,即使這樣,也會被別人“偷”。午休之前和下班之后,我要干的第一件事還是為“八卦”作貢獻:上網查看“莊稼”和“爭車位”等。爾后,攤開買來的或自訂的早報、晚報,一頭鉆進那些沒完沒了的、雞毛蒜皮的八卦新聞里,總覺得這類報紙很符合自己過日子的情趣。而對公費訂閱“發放”于辦公桌上那些不屑于舉輕若重的家務、健康、股市之類的報紙,連做“標題黨羽”也心不甘情不愿的。就是睡覺前,也習慣性地翻翻八卦雜志、玩玩手機上的無聊游戲什么的。所以說,我不僅把業余的大部分時間給了八卦,而且還偷了“工作時間”奉獻八卦。如此,還有多少時間沒浪費掉呢?我不敢想。
我的朋友大張卻說了個“歪理”:愿意把“多余”的時間奉獻給八卦的人都有一定的本錢。他還進一步闡述他的“理論”:憑工作或其他途徑積累的人脈與行業經驗,幾個電話就可以搞定一大堆難事、兩個小時就能完成當日工作量,這不就是本錢?雖然我沒當面肯定,但我和周圍一幫30來歲的職場人幾乎就像大張說的那樣:多余時間要不看些跟自己毫不相干的國際趣聞和明星緋聞,要不就在開心網上爭搶車位、種點瓜果,要不就是幾個人坐到一塊聊些不著邊際的“八卦話題”……
接到朋友催討書的電話,我忽然感到把多余時間全部貢獻給八卦真有些得不償失。怪不得海子說:“從明天起,我要做……”我雖然不會發誓“從明天起,不再浪費時間”,但還是覺悟過來:浪費時間也要浪費得有理。
看到了吧,像我這樣對工作輕重緩急的火候都把握得恰到好處的“有本錢”的人都肯“幡然省悟”,那些還一味沉浸于各種游戲的“笨蛋們”也該醒醒了:“有些時間是用來浪費的”雖然沒錯,但后面應該還要綴上一句:要把浪費的時間是用在該浪費的地方,否則自己早晚會被浪費……
(選自《廣州日報》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