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劍鋒
一、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分兩個層次構建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現實競爭力指標;潛在競爭力指標,所用指標數據多數來自于各上市銀行的年度報告。本文將樣本數據分為3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為第一組,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二組,城市商業銀行為第三組。對于銀行的選取,由于考慮到數據的準確性和獲取數據的難易程度,樣本的選擇都以上市銀行為主。第一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第二組: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第三組: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
(二)現實競爭力
現實競爭力。主要表現為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盈利性和安全性。參考國際上對銀行業這”三性”的考評,主要集中于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流動性這三個方面。
1、盈利能力分析
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收益率平均為1.48%,而國有股份銀行和股份商業鋃行的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7%和1.03%。這說明城市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尚可,均高于股份制銀行和國有銀行,反映其利用銀行資產獲利能力較為高效。
2、資產質量分析
安全性指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通過降低經營風險,減少資金損失,努力保全資產的能力。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資產率為9.58%,均高于國有股份銀行的6.40%和股份商業銀行的4.48%。這是由于城市商業銀行通過改制和上市,在資本市場上籌集資金,改善了資本結構,提高了自有資產的比率。
3、流動性分析
商業銀行經營的流動性是指商業銀行必須具備應付客戶提取存款和滿足客戶必要貸款的能力。城市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比率為56.56%,均高于國有商業銀行的44.95%和股份商業銀行的47.96%,表現出了較強的流動性。存貸款比率是表明銀行資產流動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存貸比率小于或等于75%為佳。城市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比率為61.36%,相比股份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比率74.01%。通過對比分析城市商業銀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指標,可以看出,城市商業銀行存貸款比率較低,發生支付危機的流動性風險較小,但是有較多的資產不能帶來收益,應該加大資金頭寸的調撥管理,提高銀行網絡的結算速度。
(三)潛在競爭力
潛在競爭力。反映的是競爭力背后的原因或者決定因素,即基于對現實競爭力分析的基礎,重點分析構成銀行競爭力的主要制度性影響因素,如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金融創新能力、人力資源等等,以顯示競爭力狀況的延續能力。
1、公司治理結構
治理結構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是否完善、有否合理的激勵等,這些都將影響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強弱。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不盡合理,股權結構的不合理必然會導致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缺陷,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地方政府在城市商業銀行中處于控股地位,因此,它們在決定董事長和行長人選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力。依據此制度選派的城市商業銀行高管人員更多考慮其政績,而非實現全體股東利益最大化,難以保證銀行持續穩健發展。(2)盡管各城市商業銀行普遍采用股份制的組織形式,并且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建立了法人治理結構,但在實際運作中,由于占控股地位的國有資本和集體資本的所有人缺位,委托代理關系不明確,無法對銀行代理人形成有效的監督。(3)目前各城市商業銀行激勵機制的設計并沒有完全體現商業化原則,仍帶有很強的行政性激勵色彩。
2、金融創新
在金融創新的較量中,股份制商業銀行占據上風。北京銀行、寧波銀行等已經在當地金融市場上做大做強,但少數商業銀行的“大”和“強”只是表現在串通的業務領域,尤其是存、貸款領域,這當然是由于城市商業銀行密集的網點優勢、地緣優勢以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信貸退出戰略,同時也恰恰說明了城市商業銀行在傳統業務領域之外,尤其是金融創新領域缺乏競爭力。城市商業銀行雖然也進行了機構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等一系列金融創新活動,但卻未能取得根本性的發展,金融新產品的利潤貢獻率還很低。
3、人力資源
商業銀行不僅是一個資本密集型行業,而且是一個知識密集型行業。雖然城市商業銀行的人員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與國內同業相比差距還是較大的。只有提高整體人員的文化水平,借鑒國際銀行先進的管理經驗,才能適應金融業的創新與發展。
二、提升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策略
(一)完善城市商業銀行的內部治理結構
良好的銀行公司治理是銀行長期穩健經營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城市商業銀行完善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通過制度約束和監督機制,正確地處理好地方政府和城市商業銀行的關系,以解決好在地方政府控股情況下,城市商業銀行的決策、監督和專業化管理問題。因此,要以公司治理為核心,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控制度建設,建立現代股份制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為銀行持續經營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二)加強城市商業銀行業務的創新
目前,城市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中常常處于被動模仿的地位,缺少利用金融創新來占領市場的主動權。城市商業銀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市場的差異化,而要在差異化的市場上尋求競爭優勢,只有創新,用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當地居民和中小企業的需求。城市商業銀行應該充分發揮體制優勢,根據市場需要和自身狀況,開發貼近客戶需求的特色產品。在個人業務方面:根據客戶的需求變化,不斷進行金融工具的創新,推出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存款品種如個人支票、旅行支票、貨幣市場存款等。在對中小企業服務方面:針對中小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需要,開發一些適合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
(三)加強對金融人才的培養
一是加強對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是城市商業銀行市場競爭的關鍵。高級管理人員是一個企業的決策者,經營決策是一個企業參與競爭的重要環節,高級管理人員政治、業務素質的高低是決定一個城市商業銀行成敗的關鍵所在。二是加快對基層管理人員培訓是保持城市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根本基層管理工作。一些基層管理者對管理科學缺乏了解,不具備從事管理工作所應具備應掌握的管理知識、管理技能和管理手段,以致存在潛在風險。三是加快對城市商業銀行一線員工的培訓是保持業務發展的基礎。網點是銀行聯系客戶的窗口,員工是銀行營銷主體。城市商業銀行要占領市場,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就必須有一支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業務技能,以嶄新的優質服務取信于民的高素質員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