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柏
摘要:要面向知識經濟時代,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又是一種精神素質教育,高校輔導員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輔導員對于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促進政治覺悟、建立良好價值觀、教會處事方式、引導正確的專業思想五個作用入手分析,闡釋高校輔導員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中的重要作用,為努力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價值和教育方法、手段提供指導。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當代大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正處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人生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他們觀察力敏銳卻認識片面,求知欲望強烈而鑒別能力差,感情豐富而理智力弱,民主意識強而組織紀律性差,知識面廣而社會公德素養還不夠健全,即可塑性大。1952年,國家提出要在高校設立政治輔導員,此后,不少高校建立了輔導員制度,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輔導員的工作不止是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從很多方面(包括幫困、心理、就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等),為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作出了努力。高校輔導員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中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對輔導員素質能力的要求,是改善高校輔導員工作、做好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高校輔導員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中的五個作用
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中有著五個方面的作用。
1.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多數是健康的,他們有較穩定的思想情緒,學習上樂觀自信,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但隨著當今社會環境的發展和變化,出現心理問題的大學生人數有明顯不斷增多的趨勢。大學生心理完全健康和心理障礙特別嚴重的都只占大學生群體的極小部分,所以輔導員在心理問題程度較輕的學生群體中可以適當發揮作用,如現在很多大學生不能有效應對學業、情感、就業等壓力,應該有針對性地告訴他們如何自我調適。
盡管輔導員直接做心理咨詢師會有角色沖突,無法順利開展工作,但輔導員仍舊可以利用自身角色,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這主要體現在:第一,作為大學生生活中最直接且經常接觸的老師,輔導員在學生中有一定的親和力。許多學生遇到問題都會愿意跟輔導員訴說,盡管有時會遇到一些阻抗,但只要輔導員方法引導得當,仍舊可以幫助學生疏導和排解情緒壓力,幫助學生成長;第二,輔導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更有針對性。作為學生的輔導員,對本專業本年級的學生更為熟悉了解,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可以針對大部分學生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第三,作為學生的管理者,輔導員可以更為靈活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2.促進政治覺悟提高
在國際國內形勢發生變化的同時,大學生思想方面的一些不足和由此引發的其他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如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覺悟低、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因此,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和諧社會、加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對高校輔導員來說,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極為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談政治就離不開談思想,談思想就離不開覺悟的提高,因為這是一個涉及精神方面的問題。社會主義國家注重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相統一,思想覺悟提高了,那么精神文明自然會搞好;精神文明完善了,那么社會主義國家的和諧腳步就會進一步加快。而高校輔導員則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橋梁作用。
3.建立良好價值觀
大學生世界觀尚未成熟,缺乏科學世界觀的指導,人生觀、價值觀也不完全正確。當代大學生這種人生價值觀的變化是社會變遷、社會實踐、地位轉變要求的綜合反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變化的必然性。基于此,必須大力加強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引導和教育,高校輔導員則充當了授業的角色。
輔導員作為學生的楷模,其形象直接影響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形成。輔導員應加強傳統愛國主義、集體觀念教育。教育方式應更多樣化,針對大學生喜歡參與競爭性等活動的特點,可通過組織學生聆聽形勢報告,參觀改革開放成就展覽、演講比賽、社團活動等方式,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各方面的表率作用,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價值觀。
4.教會處事方式
大學是傳授知識,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但是在具體的條件下和特定的歷史階段,大學通過怎樣的方式培養人才,就有了不同的目標和要求,而對學生正確言行的培養成了學生管理的重中之重。由此賦予了政治輔導員新的責任與意義。
對于正處于心理轉型期的大學生們來說,輔導員的一言一行在學生的心理上和行為上都會產生影響。這里首先強調一下,大學的輔導員是政治輔導員而不是生活輔導員,他與中學的班主任是有根本區別的。輔導員肩負著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實現培養人才目標等方面的重要使命。在思想上及政治方向上正確地引導學生,讓他們樂觀向上、朝氣蓬勃地學習生活,使他們以后能夠積極主動地為社會服務。真正做到良好的行為示范,這是每一名輔導員的責任和義務。
5.引導正確的專業思想
教學是高校的主導行為,教育質量是高校發展的永恒動力。但是,進入到大學后,學生容易產生專業思想。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可以通過自己求學的經歷,言傳身教,經常跟個別產生專業思想的同學談心,告訴他們:學校對于個人的發展只是平臺,主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前途由自己把握。
當前我國大力發展市場經濟,高等教育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由此獲得蓬勃發展,大量高校抓住機遇,使學校硬件獲得長足的發展,招生數量也大幅增長,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的期望和學校與教師素質這對矛盾也越來越明顯,具有專業思想的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導員,應該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同時應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獲得專業思想教育是大學生教育的主題,指導當代大學生堅持實踐標準,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為將來處于科教興國和知識創新的前列打下堅實的科學文化基礎。
二、高校輔導員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政策和建議
當下對高校輔導員充分發揮五大作用,國家也有政策支持。那么,將如何在政策支持下令高校輔導員充分發揮作用,變得意義重大。
(一)現下有關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政策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黨團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二)高校輔導員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建議
1.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于后天的教育與訓練。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自我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以往管理中的師生是主導與主體的關系,作為大學輔導員應與時俱進,充分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充分考慮當代大學生的特點,與時俱進,拋棄以往以“管”為核心的陳舊管理理念,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從而發揮其主動性,調動其積極性。
2.做到學生輔導員的專職化、業務化
一方面,學生輔導員要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要做到能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另一方面,社會尤其是學校要為之提供更多的條件。比如新近引進的學生輔導員都有學歷要求;對現任學生輔導員加強專業培訓;在輔導員當中實行分工,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的黨團建設、學生的素質拓展活動等方面有專門負責的輔導員。
3.有的放矢地進行價值觀教育
在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高校輔導員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指導大學生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和主導因素,并結合大學生現實狀況,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學的教育內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種教育陣地,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全方位地開展教育,并將其內化為大學生的價值觀。
4.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培養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
在高校大學生求學過程中,輔導員要不斷為學生創造學習和社會實踐鍛煉的機會。使他們通過努力學習,能找到一個好工作,服務于社會。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班級活動中,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生活,正確處理同學間的各種關系。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是大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學生不可避免地要從事各種校園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家教活動等,從而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輔導員的一大職責就是要幫助處理好各種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與人交往,正確認識社會,走好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不少學生在入學前大多缺少獨立生活的經歷,都在父母的關心和呵護下生活,自我服務能力極差,在大學中則必須學會獨立生活。因此,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成為學生能否適應新環境的關鍵因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也就成為輔導員工作的另一項職責。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教黨〔2000〕21號),2000-7-03.
[2] 許舒可,田芳,梁芳.構建和諧促發展.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2).
[3] 張群英.論大學“馬克思主義原理”課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銜接與創新.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11).
[4] 顧海良.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高校理論戰線,2004(8).
[5]楊業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2).
[6] 張軍.論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3.
[7] 胡建新.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倫理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6.
[8] 梁龍霞.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研究生教育質量現狀及研究策略[D].陜西師范大學,2006.
[9] 周建偉.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同質性和差異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