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孫丁楠 趙文彬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371-01
摘要:對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的歷史和教育機構做了簡單介紹,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現在主要有4種類型:即大學,短期大學,高等專科學校和專修學校。日本高等教育在規模上不斷擴大, 近代日本人教育的發展有許多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關鍵詞:高等教育;教育機構
日本的大學是“作為學術的中心,在廣泛傳授只是的同時,以深入教授及研究專門的學藝,發展智慧,培養道德和應用能力為目的”的高等教育機構。在日本,真正近代意義上的大學實在1868年明治維新以后才有的。明治維新開始以后,日本學習歐美的的教育體制,建立近代化的學校體系。1872年8月3日,明治維新政府頒布《學制》,將全國分為8個大學區,規定每個大學區設一所大學。1877年,明治政府決定,將文部省所管轄的東京昌平學校,東京開成學校和東京醫學學校合并,成立了日本歷史上真正近代化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東京大學。
日本根據《學制》和《帝國大學令》,繼東京大學之后,又相繼設立了京都帝國大學,東北帝國大學,九州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等由若干等學部組成的綜合性大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大學被迫進行軍國主義教育,成了為政府的侵略政策服務的工具。
戰后,隨著教育的民主化改革,根據《教育法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共公告》,宣布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軍隊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進駐日本,對日本實行全面占領。在美國全面占領期間(1945.9——1952.4),按照美國政府的旨意,日本進行了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全方位的民主改革。1949年開始建立新制大學。新制大學是由舊制大學,大學預科,高等專科學校和高等師范學校等改組,合并而成的。
經過戰前和戰后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現在主要有4種類型:即大學,短期大學,高等專科學校和專修學校。
一、大學
日本的大學的學科與我國大學的專業內涵不一樣,它是以科學非類的范疇命名的,如理學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等若干專業在內。日本大學里最基本的單位是:“講座”,每個講座包括教授,副教授各1名,講師和助教1-3名。課程一般有4大類型:一般教育課程,外語課程,保健體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授課科目實行學分制。
日本大學課程設置有以下特點:
1.重視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學生入學后,剛開始用2年時間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即使在后期2年的專業教育階段,也很重視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結合。
2.課程內容綜合化。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促使各學科的互相滲透和許多邊緣學科的出現,這就要求高等教育力求避免過細的專業分化,而要求學科之間有聯系,并不斷開拓跨學科課程,使課程設置向綜合化方面發展。
3.擴大了選修課程范圍。為了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日本大學都普遍縮減了必修課,增加了許多選修課程
4.各學部課程安排靈活,辦出了自己的特色。日本大學的各學部可根據本學部的特征,不僅在課程內容上,而且在講座,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安排上以及學分,實習,畢業,論文等教學制度和形式等方面,都不拘一格,力求多樣化。
二、短期大學
短期大學是日本的一種新型高等教育辦學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進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時,將戰前的舊制大學轉化為4年制的新制大學,將不具備轉為新制大學條件的一些高校暫時定為短期大學。短期大學為產業發展和經濟復蘇培養了大批中級技術人員,靈活地適應了產業結構的變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64年,日本國會通過修改《學校教育法》正式承認了短期大學的合法地位。2003年,日本有短期大學525所,其中國立13所,公立49所,私立463所,在校學生2500065人,其中國立校4515人,公立校17999人,私立校27551人。
日本的短期大學有如下特點:
1.培養目標和規格明確,高度重視技能訓練。
2.多數為私立,經費主要來源月學費收入和法人集資,因而特別講求教學質量敢和效率,否則就難以維持。
3.規模精巧。短期大學多數設在中小城市,人數一般只有700——800人。小巧就靈活,便于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及時調整辦學方向。
4.就業率高。短期大學畢業生實際操作技能強,很受企業歡迎,就業率幾乎是100%,加上短期大學畢業生可以與大學互換學分,轉學方便,因而特別受到歡迎。
三、高等專科學校:
日本的高等專科學校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學校,它招收初中畢業生,實行5年連修制,將高中3年與短期大學2年連了起來,畢業生水平相當于短期大學畢業生。其辦學目標是“深入教授專門學藝,育成職業上所必要的能力。專業主要有工學、印刷、航海、無限電通信等20多種學科。高等專科學校的教學內容與工業和交通運輸有關,因而大多數為男生,女生一般還不到5%,這一點正好與短期大學相反。高等專科學校畢業生實踐能力強,很受工礦企業的歡迎,往往是供不應求。
四、專修學校
專修學校是日本高等教育系統中一類十分復雜的教育機構。專修學校在教學上是最靈活的,其修業年限多為2年,也有3年的,甚至有的可以長達4年,但也有短到不足1年的。專修學校招收高中畢業生,開設的專業課程五花八門,由
各個學校根據社會需求靈活制定。專修學校的女生較多,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以醫療方面人數最多,約占1/4;其次是家政,約占1/5;再次是工業,約占1/6;商業約占1/10.專修學校多以取得國家規定的職業資格和技能鑒定為目的,這個就是專科學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點。
由于專科學校在學校年限、專業設置等方面過于靈活,加上學校小、人員少等原因,以至于許多人常常不認為它是高等教育機構。但日本文部省1976年1月10日頒布的《專修學校設置基礎》中,卻承認它屬于高等教育機構。日本的各種專修學校3300所,在校生791431人。2000年,學校有3551所,在校生750824人。2003年,學校有3439所,其中國立90所,公立208所。私立3141所;在校生786135人,其中國立校12195人,公立校30583人,私立校343357人。
日本是中國的近鄰,一直以中國為其學習榜樣。可是在明治維新以后,日本努力學習西方,為了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便大力發展和普及教育,使其教育水平很快地超過了中國,它的大學入學率在全世界也遙遙領先,近代日本人教育的發展有許多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參考文獻:
[1]呂勇.日本高等教育現狀、改革及啟示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
[2]徐永祥,劉玉娟.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高教研究 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