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青 李 妍
一、舊四級和新四級題型比較
主觀題分量加重,也就是非選擇性的試題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比舊四級考試更能全面和準確地測出考生的真實英語水平。閱讀理解部分也有很大的變化,分仔細閱讀和快速閱讀。仔細閱讀部分除了傳統的單項選擇題還增加了選詞填空,即考核在一定語境中對詞匯的靈活應用,這無疑比單純考詞匯題更科學。快速閱湊理解與仔細閱讀理解不一樣,重點是快速而準確地把握文章的總體邏輯走向(logic structure)和信息要點(key points)。
總的來說,新題比舊題設計更加科學,能更好地反映出考生的英語真實能力,并逐步與國際標準化考試接軌。所以改革后的四級考試更加具有權威性。
二、舊四級考試的實際意義及改革要求
(一)意義
自1987年推行四、六級考試以來,越來越多的大學更加重視公共英語,公共英語教學條件得到了充實和改善。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空前高漲,公共英語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促進了公共英語教學的發展,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由于四級證書是學生拿到大學畢業證書的砝碼之一,教師在進行講課時也是圍繞著四級考試題型做傳授性的講解,而學生更是樂意鉆題型,泡題海,這種學習實踐是對應試化教育的一種鞏固,在當時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改革需要
我國外語界的許多有識之士早已認識到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所存在的種種不足,并著手對其進行改革,以促進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新題型的推出及采用就是這一勢在必行的改革的初步嘗試。
現代教育的目標越來越傾向于人的能力提高和人本主義素質的提高,提倡人本教育就是要求學習者能夠有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進行獨立思考和學習,而教學課堂也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學術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三、新四級考試對目前教學起的作用
就新四級題型來看,聽力部分、閱讀部分的比重有所加大。聽力部分所占的比重由原來的20%增加到35%,分值增大,題型增多。第一,聽力短文原來只是聽力本文的理解,將來聽力短文的聽寫和聽力本文的理解要一起考。各占10%的比例。第二,聽力題材將選用對話、講座、廣播電視節目等更具真實性的材料。這樣題型的分配對我們平時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聽力課的設置要有多樣性,既給學生充分的聽力材料,又要培養他們的聽力敏感度,給學生多提供多元學習空間。
閱讀理解部分比例調整為35%,其中仔細閱讀部分(careful reading)占25%,增加新題型——快速閱讀部分(fast reading)占10%。仔細閱讀部分除了測試篇章閱讀理解外,還包括對篇章語境中的詞匯理解的測試;快速閱讀部分則綜合測試各種快速閱讀的技能。如此來說,此次改革對我們的教學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是符合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嘗試。
四、教師應采取的策略
(一)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創造“自主式”學習
應惠蘭教授指出:實際上外語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教學方法應該分為教法和學習方法兩個組成部分”。認知理論認為,英語學習的過程就是新舊語言知識不斷結合的過程,也是語言能力從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動運用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正是遵循這種語言學習規律而創建的。
英語是一門實踐課。語言技能的獲得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操練得來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知識。避免整堂課講授太多的語言點;避免給學生直接指出應該注意什么;避免給學生詳細列出語言點的用法,而是應該恰恰相反。老師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如: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上課時先讓學生講解課文的大意,然后以問題辯論的形式對文章的主題、背景、寫作風格、語言使用等方面展開討論。教師的講解是輔助性的、畫龍點睛式的。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語言點的用法,而且還能夠很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這樣就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參與,使課堂氣氛更活躍、更充實。
教師講解課文的方式要以語篇教學為主,教師要把文章的信息結構、與文章有關的文化背景、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風格放在一個重要的地位上。要把語言知識、單詞的講解完全放在篇章內容的整體講解過程中。這樣學生學到的就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而是從內容到形式都齊備的活生生的語言。
(二)運用交際法進行教學
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是以語言功能——意念項目為綱,培養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法。教學要注意到各個單詞之間的各種系統內關系的同時,還要把它置于句子乃至對話、語篇中呈示。如:角色表演法要求學生模仿課文對話表演,讓學生輪流到臺上表演。表演根據學生的水平,分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覺得不難又需要做好準備上臺表演。或者進行pair work或group work。在表演中可以準備實物道具,其中豐富的動作、表情都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此外,要使教學同真實世界(real world)建立聯系,如用影視片段、多媒體等來實現單個詞匯或詞匯系列的輸入,讓學習者感覺生動、易學。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和改善英語學習環境
多媒體軟件集聲、文、圖、像于一體,資料豐富、信息量大,其容量、使用功能、新穎程度為普通教科書所不及,在教學中顯得十分方便。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可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利用其視覺及聽覺器官,緊緊跟隨變化中的設備功能及富于色彩的影音材料,從而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
五、總結
從迄今為止我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在題型方面所發生的變化,可以大致判斷出今后大學英語教學所應遵循的基本方向——著重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成為適應未來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
作為大學英語教師的一員,我們應該同時必須使之貫穿于當前及今后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之中,改革大學英語教學。使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