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彪 龐 然 齊曉杰
摘要:本文從應用型本科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背景分析出發,科學定位了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了基于“基礎平臺+專業模塊”課程體系的應用型本科交通運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就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應用型交通運輸人才培養模式基礎平臺專業模塊
面向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如何培養出適應新形勢需要的交通運輸專業人才。是值得研究的一項課題。本文通過對我院交通運輸專業畢業分配起主導作用的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和其他高校交通運輸專業課程設置的調研以及與廣大交通運輸專業師生的座談,對我院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基于“基礎平臺+專業模塊”的課程體系,以構建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并樹立了“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一、“基礎平臺+專業模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背景分析
(一)社會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體制改革
1998年,教育部對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進行了調整。經過調整,交通運輸大類共有交通運輸、交通工程、油氣儲運工程、飛行技術、航海技術、輪機工程六個專業;將原“交通運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專業歸類為新的“交通運輸”專業。新專業目錄的實施提出了“拓寬基礎、淡化專業、加強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要求,以改變原專業目錄設置而造成的本科教學專業口徑較窄的問題。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發展和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本科畢業生有更強的適應能力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因此,拓寬專業口徑,構建新的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以培養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與人才需求
隨著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強和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交通運輸技術也面臨著改革和發展。公路運輸作為綜合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發展國民經濟和服務人民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交通運輸業正在以信息化、網絡化為基礎,加速提升傳統的交通運輸業,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交通運輸業向著適應公路技術快速發展和市場需要的專業化、集約化、網絡化、規范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以公路運輸為主的物流、客流的擴大和加速。作為載運工具汽車的高新技術含量的增長,要求交通運輸行業應注重培養高級技術人才。汽車作為載運工具之一,汽車工業、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對公路運輸業的影響重大。汽車高新技術含量的迅速增長,促進了以汽車維修檢測為主的汽車售后服務行業的蓬勃發展,也對汽車維修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公路運輸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和汽車售后服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學院定位
黑龍江工程學院作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積極探索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新途徑。將更加突出作為教學型本科院校的教學中心地位,大力開展教育創新,努力探索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創新之路。學院將繼續建設具有工程實踐能力的特色教師隊伍和工程實踐教育環境,營造工程文化教育氛圍。
在“立足地方、面向全國,主動服務交通、冶金等行業和區域經濟,培養直接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基層,具有現代科技與管理理論知識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工程技術大學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學院交通運輸類專業在黑龍江區域的優勢地位、學科專業建設蒸蒸日上,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交通運輸本科專業于2000年創辦,為我院首批申報的本科專業,2004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并于2007年被黑龍江省教育廳批準為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二、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教育改革、社會需求、學院定位是科學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依據。科學定位我院交通運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應以學院發展辦學的指導思想為指導,依據現有學科專業資源,以市場用人為導向,考慮辦學規模、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等因素,進行綜合的研究和確定。
通過行業發展形勢分析、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相關高校的調研以及與廣大交通運輸專業師生的座談,反復論證,確定我院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為:交通運輸專業設置一個專業基礎平臺和兩個專業模塊方向,即以“汽車運用工程”為專業基礎平臺、“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和“物流工程”為專業模塊方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和物流工程兩個專業方向上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并樹立“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構建基于“基礎平臺+專業模塊”課程體系的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本科交通運輸專業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時必須適應社會需求,以社會用人需求為導向,培養的主要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本科應用型人才。這類應用型人才要求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二次開發的能力。應以通識教育為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為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應以能力培養為本位,培養學生能將理論與實際統一、整合,應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
應用型本科交通運輸專業的人才培養,既要高質量達到本科人才培養要求;又要具備“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滿足生產一線需要的人才特色。需要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三位一體綜合設計我院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在構建教學體系時,首先考慮交通運輸專業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整合性,強調基礎扎實、知識面寬、體系完整、內容精干;教學內容應能適應為研究生教育輸送合適人才,發展后勁足。并以此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主體。主體由工科通識教育(公共基礎平臺)和交通運輸學科知識教育(學科基礎平臺)和專業基礎平臺組成,使專業基礎知識寬厚、學科體系精干。
其次是面向工程和生產一線,注重培養人才的適應性和實用性,注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按著行業、崗位群的需要,構建專業方向和能力培養模塊群。教學容量不一的多個模塊構成多個課群,注重專業能力與技能的培養,使人才培養的出口靈活多樣,體現寬、而適應需求多變的人才培養口徑,從而形成“基礎平臺+專業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
“基礎平臺”是保證人才的基本規格和全面發展的共性要求體現寬口徑、厚基礎。“專業模塊”主要是體現不同專業方向人才的分流培養,體現個性,模塊化課程相互交叉、滲透。基于這一課程體系,學生前期學習公共基礎平臺和學科基礎平臺課程,后期根據志愿原則選擇和學習專業基礎平臺課程和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實現專業方向的二次分流。
四、“基礎平臺+專業模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基于“基礎平臺+專業模塊”課程體系的應用型本科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在我院研究和實踐,并取得以下階段性成果:
第一,按照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需求,目前交通運輸專業初步構建了一支具有優良教學素質和良好的工程技術培訓師素質的“雙師型”隊伍。
第二,教材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我們與機械工業出版社合作,牽頭組織編寫了應用型本科汽車類“十一五”規劃系列教材,填補了應用型本科汽車類專業教材的空白。
第三,提高就業率和考取研究生人數。近年來,交通運輸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3%以上,考取碩士研究生的畢業生數量居于學院前列,與同類院校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應用型本科交通運輸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僅對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框架進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在今后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需要進一步研究,按照“基礎平臺+專業模塊”、貼近工程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建設,邊實踐邊總結,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基礎平臺+專業模塊”、貼近工程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