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冰
【摘 要】經濟活動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和會計信息的復雜性決定了上市公司提供虛假財務報告問題是未來財務會計面臨的首要難題。上市公司提供虛假財務報告200多年的治理歷史證明,財務報告真實和虛假是動態的,杜絕虛假財務報告的產生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對上市公司提供虛假財務報告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會計理論研究者責無旁貸,任重道遠。
【關鍵詞】虛假財務報告危害 虛假財務產生原因 治理
一、虛假財務報告的危害
現代資本市場實質上是一個信息市場,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和信號傳遞理論,上市公司存在自愿性披露信息的動因。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主要有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臨時報告。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根據企業財務報告所提供的信息進行相應決策,會計也藉此達到決策有用性的目的。要使會計信息具有決策有用性的價值,就必須使會計信息具備相關性和可靠性,這就要求財務報告的揭示應符合三個標準:適當、公正和充分。我國新修訂的《會計法》要求單位提供的會計信息必須“真實、完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其制定的《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中,規定企業對外財務報表必須具備“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存在性”四個基本質量特征,并把“可靠性”作為四項質量要求的核心。在現實中,可靠性集中體現在“真實反映”。
財務報告信息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市場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目前呈蔓延之勢的會計造假雖然能給企業帶來一時的蠅頭小利,卻給國家、社會甚至是企業自身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1.造成國家經濟波動,危害國家經濟健康發展。對國家來說,虛假的財務信息肯能導致證券市場的虛假繁榮,引起資本市場的不正常流動,導致國民經濟建設的混亂,造成投資過熱,甚至導致金融市場的極度紊亂、萎縮和崩潰。
2.造成投資者利益損失,沉重打擊資本市場。很多投資者因為虛假財務信息造成其投資決策失誤,直接導致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現在我國的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就是最好的例證。投資者信心喪失,證券市場持續多年低迷不振,股票價格的持續走低。
3.造成企業經營環境惡化,影響企業自身發展。對企業自身來說,一個是影響企業經營者管理和科學決策。錯誤的、虛假的會計報告信息,導致其決策依據缺乏可靠的、科學的依據,長期如此,必將削弱其市場競爭力;再就是使投資者和債權人喪失向企業融資的信心,從而導致企業的財務狀況惡化加劇。
4.造成中介機構信用受損,引發信任危機。就中介機構來說,立身之本是誠實正直。一旦中介機構與虛假財務報告信息交織在一起,誰還會對市場的健康發展抱有信息?失去光環的會計中介業引發的市場信任危機至使咨詢公司諸如安達信等紛紛更改名稱及品牌標識,以示與其他財務公司相區別。虛假信息引發信任危機從中可窺一斑。
二、虛假財務報告產生的原因
虛假財務報告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從會計因素和非會計因素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會計因素是技術層面的問題,這方面是無法克服的,只能盡可能的減少;非會計因素則是指會計自身原因以外的影響會計準則實施的計策環境、法律、監管等相關的因素,它是會計虛假報告產生的主要原因。
1.會計信息加工處理方法存在不確定性。會計信息的產生是以一系列的假設、判斷、估計為前提的,同時會計信息是通過一定的會計方法加工處理形成的。
2.會計法制和法規在文化影響下無形中強化了行政權利。如果組織負責人擁有絕對權力,則這個組織負責人就具備了完全控制操縱會計的條件。
3.監管機構職能弱化。審計對虛假財務報告的監督治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對企業的審計監督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未能很好的行使有效的監督,使其流于形式。
三、對虛假財務報告進行治理的對策
1.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財務人員的素質和知識水平對財務報告的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要使她們遵守原則、堅持準則,做到客觀公正。就必須大力提高對他們的道德水平和知識水平。要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就是要培養職業情感和情操,培養財務人員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的思想;堅守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職業操守;逐步樹立起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同時,提高自身知識水平也很重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會計專業性和技術性日趨復雜,對會計人員應具備的職業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的培養,加深他們對財會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2.對大型的國有企業實行會計委派制度
會計委派制是指實行兩權分離的企業由企業的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會計人員的一種管理制度。會計委派制是和會計任命制相對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企業的主要會計人員由所有者委派,經營者不得干預委派會計人員的工作。會計委派制度是解決目前我國會計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的有效措施,是強化會計監督,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會計人員管理的重要制度。它對我國會計監督機制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完善起到了積極的推動用。
3.加強對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
社會審計的核心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對其監管治理顯得尤為重要??梢钥紤]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第一,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減少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干擾;第二,實行咨詢業務與審計業務相分離,避免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的過渡親密;第三,改革我國注冊會計師的處罰的法律制度,加大對注冊會計師造假的懲治力度。
4.加強社會力量監督,發揮媒體監督的優勢
輿論的監督是虛假財務報告監管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是治理虛假財務報告的一劑猛藥。新聞輿論的獨立性最強,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可以對一切可疑的問題發表看法,所以它可以對企業和任何一家的公司的異常舉動和財務報告的相關問題提出質疑,并能引起廣大利益相關者的注意和警覺,在一定情況下保護投資債權人的利益。由于新聞媒體這被人稱之為“無處不在的眼睛”,它監督的“預警”和“報警”作用是其他監督形式所無法替代的。
虛假財務報告的研究可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時代的不同,科技的進步,環境的變化都為其不確定帶來了機會。財務報告虛假信息治理同樣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對于任何一種治理的思路和方法,可能都只能解決一段時間內的問題。為了使虛假財務報告信息達到更為有效的治理,更好發揮整個監管人員其應有的作用,我們理應保持清醒的頭腦。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住房公積金鐵路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