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克懷
[摘要]筆者針對生物學教學在高三備考復習中如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的關系談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生物教學 生物試題 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去討論、思考,親自動手、動腦,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角色,全面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使所學“雙基”得以鞏固和升華,這是中學生物學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
在對高考生物試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有些試題的難度并不大,但學生的得分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如下。
(1)很多考生基礎知識不扎實,過分強調綜合題的“新”與“大”,忽視了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規律。例如,一些學生對基本概念題出現理解錯誤,丟分令人惋惜。
(2)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差。在解答沒有見過的題目時,首先不能準確把握題目表達的情境和過程,而后有不能冷靜的從學過的內容中準確地選取知識,把它遷移到新的情景中,靈活地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這與平時不良的學習習慣有關,有的學生誤認為做題就是學習,學習就是做題。忽視了讀書、聽講、思考、探究。
(3)審題能力不強,分析、計算能力較差。對“綜合考試”這種形式心理準備不足。答卷時,三科獨立組合,相互干擾,缺乏統一性,導致考生顧此失彼,漏洞百出。如有的考生為了提高總分,按出題的順序采取了先答生物題,再答化學題,最后答物理題的策略。但在操作時,可能答生物和化學用時較多,留給物理題的時間太少,部分考生不得不采取放棄物理的錯誤作法。以至較容易的物理題也沒有拿到應得的分,直接影響了考試的總分。
(4)實驗設計能力欠佳。從試題的分析數據中可以看出,在實驗設計題上學生的得分率相對較低,考生普遍感覺有難度,不少考生缺少創意,思路混亂,不能按題意和給定條件設計實驗,在此方面表現出明顯不足。考生解答與實驗有關的題目比較困難。一是現在的中學生課業負擔比較重,沒有動手的時間。二是現在的中學生缺少動手做實驗的意識。這里包括對實驗的理解,處理實驗問題的方法、解決實驗問題的思路、實驗操作的技能、處理實驗數據手段等。通過對高考試題的分析可以看出,試題的難度不大,但靈活度在不斷加大。教學中不要讓偏、難、怪題代替了能力的培養,而注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面對綜合科目測試特點,各學科應及時調整教學思想和方法,大膽改革,積極探索,教學中將能力培養落到實處,從培養能力出發,構建“3+X素質培養的教學新方略,力求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針對生物學教學在高三備考復習中如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的關系我談幾點看法。
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在系統化和結構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
在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中,必須有“質的提高”,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堆積、知識的平鋪直敘,而是在基本知識的傳授中,要講究知識的遷移。
注意把握三點:一是夯實基礎知識,是形成遷移能力的前提。 二是解題規律的訓練是形成遷移能力的關鍵。三是優化訓練是形成遷移能力的保障。
事實上,不管高考題起點怎么高,怎么“新、異、活“,它都遵循教學大綱,落點一般都在教材中,或者說教材上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原型。高考命題工作本身也可以說是一項創造性思維活動,一般來說,它會回避時下流行的各種教輔材料。因此,那種整天讓學生徜徉在題海中的做法實踐證明是行不通的。不搞題海戰術,并不是不做題,相反,在平常的訓練中應選擇一些立意新穎、質量高、有代表性且遷移性強的試題訓練,在評講中探究解題規律,熟悉命題技巧,達到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遷移能力、思維判斷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加強圖、表、坐標曲線題的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坐標曲線、圖表題實際上是用數學方法來分析生物學現象,從而揭示生物體的結構、生理等方面的本質特性。這是生命科學日漸成熟的標志,能夠閱讀這類資料并初步運用這種資料形式,把握事物的特征、規則或關系,是測試綜合能力的內容之一。生物體內的生理過程,往往隨著時間、外界條件的變化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這些規律往往通過曲線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曲線、圖表為載體,可考查學生將圖表轉換成文字表達,或把文字轉換成圖表表達,甚至圖表間的轉換能力。這是一類能力要求較高的題型,它要求學生不僅對曲線表達的含義能正確理解,而且能用生物學語言準確描述,通過分析曲線、圖象,從中找到生物體生命活動的規律。這類題,由于能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往往能得到較好的區分度,因此將會是新教材背景下高考命題的熱點和重點。
1.圖、表分析題的解題策略
(1)仔細讀題,抓住關鍵字或數據與教材相關內容聯系,理解表格中的數據是解數據圖表題的前提條件。
(2)圍繞問題,從縱橫兩方面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歸納共同點和發掘不同點,選擇所需信息進行作答是解數據圖表題的最常用的方法。
2.坐標曲線題的解答策略
生物坐標曲線圖像題類型很多,但無論多么復雜的曲線,其關鍵就是數和形兩大要素。數就是圖像中的點——起點、轉折點和終點;形就是曲線的變化趨勢,乃至將來的動態。抓住關鍵,同時遵循下面的一般解題思路:
(1)理解坐標圖中縱、橫坐標的含義,找出縱、橫坐標的關系,再結合教材,聯系相應的知識點。
(2)找出關鍵的數,即重要的點(起點、轉折點和終點),分析這些特殊的點,各代表什么生物學意義。
總的來說,生物坐標曲線圖像題解題過程中,只要抓住了數和形這兩大關鍵要素,不僅能將零亂的知識系統化,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靈活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幫助學生對生物學基本原理的認識和基本生物學思想的建立。
三、加強實驗設計題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親自動手實驗是學生獲取生物知識和提高學生學科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非實驗教學無法替代的作用。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課本中有限的幾個實驗也成了學生死記硬背獲取高分的素材,中學生物實驗教學形同虛設,“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成為中學實驗教學的“特色”。而在這幾年中,隨著理科綜合考試中實驗設計等題型的出現,做實驗不如背實驗的時代也便“一去不復返”了。
最后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要廣泛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要多了解一些公共熱點問題,博學強記。具有了淵博的知識,才能在學生面前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能適應新的高考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