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弟
1河北省乒乓球運動員文化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河北省乒乓球運動員文化教育素質較低,將近過半的職業乒乓球運動員的實際文化水平處于初中階段水平;由于獲取知識途徑比較單一,學習環境相對封閉,造成他們知識面狹窄,多數運動員的實際知識水平與他們的年齡不相符;文化教育與運動訓練之間相互促進的機制尚未形成。
1.1學習與訓練矛盾突出。乒乓球運動員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專業訓練,一般參訓年齡處在11—16歲。從學習主體看,運動員在訓練階段正處于學齡階段,然而他們卻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比賽訓練上,而無法和同齡人一樣接受系統學習。由于運動員的主要任務是出成績,訓練比賽是他們的主要任務,文化教育退而求其次,因此在學習中表現出懈怠,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沒有熱情。體力上的大量消耗給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帶來一定影響。
1.2學習與體制方面存在矛盾。目前,運動員文化學習使用的課本是全日制普通中學的教材。由于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時間有限,隊員的流動性大,比賽、訓練周期差別較大,使用普通中學的系統性強、難度較大的教材顯然是不適宜的;運動員學習時間少制約著教學任務的完成,為后續教育埋下了一定的隱患;再由于因參賽缺課未能及時補課而造成聽不懂,使運動員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受到很大影響,產生厭學、畏學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們升入高年級時由于基礎沒打好學習也就很難往下進行,致使有些運動員自暴自棄,形成惡性循環。
1.3思想認識上的錯位。注重專業訓練,忽視文化課學習。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運動員身上,也反映在一些領導、教練及教師的思想方面。多數運動員認識不到體育訓練和學習的互利關系,往往以比賽成績論貢獻,認為關系他們前途命運的乃是體育訓練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普遍存在著學習上的松懈現象,有相當一部分運動員是勉強坐在課堂上被動接受學習,無故缺課現象也嚴重;教練不能為學生的將來著想,只抓訓練,不管學習,只為比賽拿冠軍爭第一,對學生采取超時超量、拔苗助長、急功近利的訓練方式,必然導致學生文化課學習成績下降。文化課教師對運動員不能正確對待,總認為他們學習能力、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因此,在文化課教學中對運動員關心幫助不夠,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這種思想認識上的錯位,是教育措施不到位的原因。
2提高河北省乒乓球運動員文化教育素質的對策研究
2.1堅持科學體育發展觀,加強文化教育的督導。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各級領導的重視是教育質量好壞的關鍵。只有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與參與下,才能持之以恒、腳踏實地地健康發展。因此,各級領導要堅持科學體育發展觀,加強文化教育的督導;更新體育訓練的觀念,牢固樹立“體教結合”的思想,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提出明確目標和嚴格要求。
2.2建立教練員、領隊的綜合考評機制。在教練員、領隊的技術評價和年終考核中,要加入對優秀運動員的文化教育這一環節,把優秀運動員文化教育列入到教練員、領隊工作成績的評價指標中來,建立包括隊員的競賽成績和文化學習成績在內的綜合評價體系。這樣就可以提高廣大教練員、領隊對優秀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改變有些教練員、領隊只注重拿金牌,不注重隊員的全面發展的觀點。
2.3探索解決學、訓矛盾的有效途徑。體育管理人員和教練員要正確認識“學訓”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要轉變重“訓”輕“學”的傳統思想,首先要加大宣傳,使各級領導和教練注重“訓”和“學”的平衡發展。其次通過至上而下的重視,做好運動員的思想工作,向他們強調文化學習的重要性。提高教練員的素質,建議在不增加訓練時間的前提下改進訓練方法,提高單位時間的利用率,保證訓練質量,使訓練科學合理,并注重訓練后的放松和恢復環節,不要使文化課的學習時間成了運動員的恢復時間;科學安排文化課學習時間,并采取靈活的授課形式,班級授課、隨隊授課和補課相結合,把補課納入教學計劃,對于由于比賽回來落下的文化課要及時補上。
2.4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建議在參考全日制學校教材的基礎上,壓縮內容,增加實用性內容,自編一套適用運動員特點的相關教材,并且適當加強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重視培養運動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文化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交給他們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運動員的后續教育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