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娟 周 勇 王樂見
(臺州市中心醫院,浙江 臺州 318000)お
摘 要:目的:探討高頻彩超在小兒睪丸附件扭轉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30例睪丸附件扭轉患者的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聲像圖特點。結果:睪丸附件扭轉超聲表現為睪丸與附睪頭之間或睪丸旁不均質高回聲結節,附睪增大,睪丸或附睪內血流輕度增多。結論:高頻彩超在睪丸附件扭轉診斷及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診斷價值。
關鍵詞:小兒睪丸;精索扭轉;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鑒別
中圖分類號:R730.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3-0106-01
睪丸附件扭轉是小兒陰囊急癥常見病因[1],錯誤診斷率較高。本篇回顧性分析30例睪丸附件扭轉患者臨床及超聲聲像圖特點,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2001-2008年我院共收治小兒睪丸附件扭轉患者30例,年齡9月~13歲,左側17例,右側13例,均以患側陰囊腫痛為主訴,體檢發現陰囊發紅、腫脹、觸痛明顯,向會陰部及腹股溝放射。
(2)儀器與方法:應用Acuson Sequoia512型彩色超聲診斷儀,采用高頻線陣探頭,頻率為10~14Mhz。患兒平臥位,進行陰囊及腹股溝區的二維及彩色多普勒檢查。雙側對比檢查睪丸、附睪、附件及精索等的形態、大小、內部回聲、血流信號程度等。
2 結果
患側睪丸輕度增大12例,睪丸內血流增加15例;附睪增大27例,附睪內血流較對側增加29例;在睪丸與附睪之間顯示無血流回聲結節30例,其長徑4~10mm,結節呈高回聲25例,中等回聲5例。睪丸附件扭轉手術探查9例,均切除了扭轉的附件,保守治療21例(臨床癥狀、體征與之相符),2~3周后痊愈(癥狀消失、附件變小,睪丸與附睪之間見強回聲結節),伴鞘膜腔少量積液20例,陰囊壁增厚12例。
3 討論
睪丸附件是胚胎時期苗勒氏管和午菲氏管發育遺留的殘跡,按位置不同分為睪丸附件、附睪附件、輸精管附件和精索附件。扭轉后附件出現缺血、腫脹、壞死,鞘膜出現炎癥反應,附睪出現充血、腫脹。睪丸附件屬于無功能結構,無生理意義。
睪丸附件扭轉屬于自限性疾病,可以保守治療,但睪丸附件扭轉的臨床表現難與睪丸扭轉、附睪炎鑒別,許多臨床醫生主張盡快手術治療,因此早期診斷睪丸附件扭轉具有重要意義,見圖1、圖2。

睪丸附件扭轉的二維圖像及彩色血流顯示:陰囊內睪丸上方、附睪前下方有直徑4~10mm的圓形高回聲或中等回聲,邊界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扭轉結節內無血流信號顯示。睪丸、附睪和扭轉的附件形成“米老鼠征”。附睪增大、精索增粗、鞘膜腔積液、陰囊壁增厚等是睪丸附件扭轉常見非特異性表現[2]。一般以患側附睪內血流信號增加多見,睪丸內血流信號增加少見。多普勒超聲還可以為睪丸扭轉和睪丸、附睪炎提供鑒別診斷依據。睪丸扭轉時睪丸白膜下血流信號消失,睪丸內見片狀低回聲、邊界不清晰。發生附睪炎時,附睪內血流信號豐富,其周邊未見無血流信號的高回聲結節[3]。
經臨床證實,高頻彩超對小兒睪丸附件扭轉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有重要臨床意義,能重復觀察病情變化,為臨床提供可靠診斷依據。
參考文獻:
[1] MCANDREW HF,PEMBERTON R, KIKIROS CS, et al. The incidence and investigation of acute scrotal problems in children[J]. J PediatrSurg Int,2002,18(5):435-437.
[2] 董國英,林其珊,錢薔英.小兒臨床超聲診斷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3] 徐萬華,夏培,林洲,等.小兒睪丸附件扭轉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意義[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06,5(2):100-101.
(責任編輯:陳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