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香港文學史研究的七大誤區

2009-04-29 00:00:00古遠清
南方文壇 2009年2期

一些香港學者批評內地研究香港文學,對20世紀80年代末上海學者提出的“重寫文學史”沒有什么反應,仍舊按老一套的思路寫香港文學史①。下面這篇文章,算是對香港學者的回應,同時包括筆者對自己在上世紀研究香港文學的反思和檢討。

在“九七”回歸前后,內地突然冒出十多種香港文學史及類文學史、分類史:

謝常青:《香港新文學簡史》,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

潘亞暾、汪義生:《香港文學概觀》,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年12月

易明善:《香港文學簡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王劍叢:《香港文學史》,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11月

王劍叢:《二十世紀香港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古遠清:《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

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8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4月

潘亞暾、汪義生:《香港文學史》,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

袁良駿:《香港小說史(第一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3月

施建偉、應宇力、汪義生:《香港文學簡史》,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何慧:《香港當代小說史》,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6年

袁良駿:《香港小說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古遠清:《香港當代新詩史》,香港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下面還有教材、論文集或和臺灣文學一起論述的專著,舉有代表性者如下:

潘亞暾主編:《臺港文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

李旭初、王常新、江少川:《臺港文學教程》,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1月

田銳生:《臺港文學主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許翼心:《香港文學觀察》,廣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11月

何慧:《香港當代小說概述》,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1996年12月

周文彬:《當代香港寫實小說散文概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袁曙霞:《臺港文學概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曹惠民主編:《臺港澳文學教程》,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9月

陶德宗:《百年中華文學中的臺港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月

趙稀方:《小說香港》,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5月

在改革開放前,內地普遍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既然是“沙漠”,何來香港文學?如有,也是聲色犬馬腐朽墮落的文學②。直到1985年,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馮牧仍認為“香港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學”③。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除內地學者的立場和視角有問題外,另與香港人“失去記憶”,香港作家缺乏歷史意識,不重視整理文學史料,更遑論構筑“香港文學史”大廈有一定關系。在1972年以前,香港本地沒有過嚴格意義上的“香港文學”的概念④。80年代“香港文學”的名詞開始流行,但多半是由“臺港文學”這稱謂帶出來的。香港的最高學府香港大學直至1985年才有香港文學研討會的舉辦,便可反證這一點。

由過去認為在香港提倡文學,有如在水泥島上種植樹木⑤,到現在認為香港的“石屎森林”中確實蘊含著文學,且是值得寫“史”的文學;由過去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到現在反過來認為文學繁榮的香港是“文化綠洲”。這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離不開政治氣候的大變化:1984年9月,中英雙方草簽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眼看香港回歸在望,因而了解香港、研究香港包括研究香港文學,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就難怪眾多香港文學史的編纂者在“前言”或“后記”中,都毫不諱言寫“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香港回歸祖國獻上一份厚禮。

內地人民要了解香港,要了解香港文學的歷史,以配合回歸尤其是清洗“香港是文化沙漠”的污名,這無可厚非。問題出在這么短時間冒出如此之多的香港文學史和類文學史,有的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完工,這種快速炮制“文學史”的神話,現在回想起來未免太急功近利。眾所周知,寫“文學史”要么必須如古人講的“瘁畢生精力”,要么有較長時期的積累。“多快好省”地寫“文學史”的做法,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錯漏和缺陷。在“九七”前后出版的各類香港文學史及其類文學史,高產中存在著危機,至少存在下列七大誤區:

一是用大中原心態看待香港文學,籠統地將其判為“邊緣文學”。本來,“香港之于中國,無論從地理、政治及文化的角度來看,都位處邊陲”⑥。歷史上的香港,也是中原貶謫之地。不過,當今持中原心態的論者,將香港文學判為“邊緣文學”,不是單純指地理空間,而是包含了價值判斷,即居中原地位的文學具有領導、示范作用,屬第一流文學,而“邊緣文學”則屬次文學。這里以優越的中原文化代言人自居,并以傲慢的態度排等級不言自明。這種心態和看法值得討論,如《臺港文學導論》主編在《引言》中開宗明義說:無論是臺灣文學,還是香港文學、澳門文學,都是歷史造成的一種“邊緣文學”。為了強調這一點,在另一處又說:“如果要界定的話,比較而言,臺港澳文學可以稱為‘邊緣文學’。”⑦這里雖然沒有明說也不便說香港文學是二流文學,或如某些內地學者心目中的“邊緣文學”就是“邊角料文學”,但輕看、小視的意思還是可以體會得出來。

關于“邊緣”等于“邊角料文學”,可從一些把“香港文學”收編進《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材中得到印證。據香港學者陳國球在《收編香港》⑧ 一文中統計,雷敢等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⑨,全書557頁,其中香港部分6頁,占總篇幅的1.07%;金漢等主編的《新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⑩,全書723頁,香港部分9頁,占總篇幅的1.24%。“九七”回歸前后,“香港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史》各類版本中有明顯的增加,但這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仍無法改變“補遺”、“附錄”性質的裝飾狀態,從而也就無法改變“香港文學”屬“邊緣文學”或“邊角料”的命運。

以地理位置來區分文學的“中心”與“邊緣”的做法,值得商榷。明顯的例子是:“文革”期間,內地幾乎沒有小說,沒有詩歌,沒有散文,沒有文學評論。香港作家在這時盡管受了“反英抗暴”的干擾,仍堅持寫作,堅持出版各類文學作品。和臺灣文學一樣,香港文學在這一非常時期,填補了“魯迅一人走在‘金光大道’”上中國當代文學的空白,這能說它是“邊緣文學”嗎?在內地閉關鎖國的“十七年”,香港文學在溝通世界華文文學,尤其是為東南亞輸送華文文學精品作出了重要貢獻。相比之下,這時的內地文學不但沒有成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甚至連“邊緣”的位置都沾不上。就是到了新世紀,香港仍是聯系世界各地華文文學的橋梁和紐帶。作為國際大都會對天下來客一律歡迎的做法,是在向內陸的中心文化挑戰,甚至北伐中原,用自己的特色文化去解構內陸文化的部分結構。反觀內地,由于受意識形態的牽制,設有各種各樣的禁區,它無法起到如香港那樣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故籠統地說香港文學是“邊緣文學”,不足以服人。

二是簡單化地認為殖民地只能產生罪惡,不能為香港的繁榮和香港文學的發展起促進作用。英人統治香港,自然不會去提倡華文文學。吊詭的是,港英當局也沒有去提倡為殖民地服務的英語文學,以至“九七”前并沒有出現傳統定義下的“殖民地文學”。港英當局對華文文學固然不資助、不倡導,但也不搞行政干預,更沒有在文學界推行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把大批不同政見和文學觀的作家打成反革命或下放勞動改造,這是其開明的一面。一些未到過香港考察或雖到過的內地學者,用線性思維的方式判殖民者為華文文學的摧殘者。他們用階級斗爭觀點認為殖民者只會剝削、壓迫華人,對英人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發展經濟的種種措施,使香港成為名副其實的東方明珠這一面視而不見。在文學上則只見嗎啡不見咖啡,只見色情文學不見嚴肅文學,如有一位資深的香港文學史家認為:“香港歷史表明,冒險家們來到荒島無非是為了賺錢享樂。拼命之余需要精神刺激,賺錢之后需要娛樂享受,尋花問柳之后精神空虛,便去飽覽色情文學。早在19世界中葉,香港色情小說風行一時,到了本世界二三十年代,香港書市充斥上海鴛鴦蝴蝶派之作。當時,小報三十多份,人手一張,色情文學泛濫成災。”(11) 這里且不說“鴛鴦蝴蝶派”是否就等于“色情文學”,單說殖民統治一定會帶來“賺錢享樂”及隨之而來的色情文學,這種觀點經不起推敲。因為沒有殖民統治的地方也講究“賺錢享受”,同樣有藏污納垢的地方,有色情文學,有“下半身寫作”,這是不爭的事實。

三是過分拔高魯迅到香港演講所起的作用。《香港文學簡史》在第一章《香港文學的誕生》的第一節《魯迅與香港文學的發軔》中,認為魯迅1927年訪問香港“在文壇引起了極大的震撼,對香港新文學的發軔是有力的推動”(12)。《臺港文學教程》的編者也認為:“1927年,魯迅到香港演講……過了一年,香港第一本白話文學期刊《伴侶》創刊,被譽為‘香港新文壇的第一燕’,據此也可看出香港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的關系。”(13) 這些論述是為了證明魯迅不僅是內地新文學之父,而且也是香港文學開山之祖,這種評價未免太過夸張。誠然,魯迅到香港演講所產生的影響,從長遠看不容小視,但當時卻不是如此,至少說魯迅直接催生《伴侶》的創刊缺乏證據。讓我們還是聽聽魯迅的夫子自道吧:演講的主持者受到多方刁難,聽眾也有限,其演講的入場券被人用買走的方式造成聽眾空缺。演講稿先是不許登報,后來登出也被大量刪削(14),故所謂“極大的震撼”、“有力的推動”云云,不過是一廂情愿或曰“合理想象”而已(15)。

四是過分突出“南來作家”的作用。一位最早建構香港文學史的學者,一再宣揚“南來作家”在香港文壇占主導地位,又發揮了領導作用,“隨著香港回歸的進程,這種主導地位和領導作用將必定加強而不削弱”。對這位學者炮制的“領導作用”的神話,香港作家戴天曾寫了雜文作了批評,諷刺這位學者研究香港文學是在寫《南柯記》和《枕中記》,還說這是“典型的夢囈”,“不是文藝沙皇而做文藝沙皇之言,而‘占據’、‘必將’之類的字眼,也不像學術討論的發言口氣。潘亞暾何許人也,竟‘迫不及待’,為香港文壇定調?為所謂‘南來作家’的主導作用‘斗爭’?所謂‘南來作家’的主導地位和領導作用,是‘黨中央’也未曾下‘紅頭文件’,形式上更必待《基本法》制定之后才取決的,潘亞暾到底以什么身份說出?有沒有權說出?”(16) 戴天的批評過于尖刻,先是直呼“潘亞暾之流”,后又將其比作“文藝沙皇”,這同樣不是學術爭鳴的口氣,且有人身攻擊的味道,但潘氏將學問演變為話語霸權,小視或無視本土作家的作用,無限膨脹“南來作家”的影響,的確難以茍同。以三四十年代第一、第二波的“南來作家”蕭紅、徐遲、袁水拍、司馬文森等人而論,他們寫的作品均不是以香港作背景,其活動與香港只有間接的關系。郭沫若、茅盾等人的工作目標是北方中原,而不是南方,即不是以推動香港本土文學的發展為己任。不錯,他們為祖國特別是為抗戰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當時的香港文藝界也很活躍,可由于他們“包辦”而不是“領導”了文壇,再加上左派、右派、“托派”、中間派、“汪派”,還有英方的多重角力,本土作家反而受到極大的壓抑——不是被“南來作家”所遮蔽,就是黯然失色(如改行寫流行小說)而銷聲匿跡。

五是對“九七”回歸這一重大政治事件給香港文學造成的影響估計過高。演講風格激情洋溢且拳拳赤子心的一位老先生,曾這樣預言:“相信隨著回歸的進程,文學界走向大聯合,實績將會更加顯著。”(17) 鐵的事實是:回歸后的香港繼續保持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保留原有的貨幣金融制度,所實行的是“一國兩制”,新聞和出版高度自由化——不搞審批制而實行登記制,允許和鼓勵辦同仁刊物,不成立統一的“作協”,也不用“文聯”的形式收編各路人馬,故“走向大聯合”云云便成了一句偉大的空話。另一“教程”作者也以學術背后的政治權力作支撐,大膽假設“九七”后的香港文學因“香港作家意識到他們是中國的一分子,將促使他們關注中國和香港的發展,從而有望寫出博大深厚的作品。到了那時,香港文學的面貌將有改觀,最明顯的是,文學商品化的傾向將會得到抑制,嚴肅文學會受到積極的扶持”(18)。 事實與這種預言恰好相反:“九七”后的香港特區政府按照當地的有關法律,自行確定并負責執行特區的文化政策,不僅馬照跑,舞照跳,而且通俗文學照舊大行其道,嚴肅文學雖然有“藝術發展局”的資助,但只是杯水車薪,無法改變純文學照舊在寒風中顫抖以及刊物旋生旋死、轉瞬無聲的局面(19)。所謂“博大深厚的作品”,至今還未和讀者見面。不僅香港如此,就是內地的“博大深厚的作品”,人們也還在引頸以待,至于文學商品化傾向更是無法得到抑制,反而愈演愈烈。

本來,文學有自身發展的規律。香港作家大都未受過社會主義教育,均對政治冷感。除以王一桃為代表的“左翼”詩人自覺意識到“是中國一分子”而大寫歡呼回歸之作外,許多本土作家對“九七”采取的是一種觀望的審慎態度。不少人寫文章至今仍稱內地為“國內”或稱內地人為“中國人”,仿佛香港是“國外”,他們不是“中國人”似的。

香港文學的獨立發展與不同于內地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分不開。且不說回歸后“英皇道”沒有改為“人民路”、“維多利亞公園”也沒有更名為“解放公園”,單說香港文學也沒有因為回歸而成為深圳特區文學,它仍保留姓“資”的原貌,不會也沒有與姓“社”的內地文學合流。可仍有人信誓旦旦說:“臺港文學必然由分流走向統一。”(20) “統一”是政治語言,還是改說“整合”更科學些。就是“整合”分流的香港文學乃至臺灣文學,筆者的觀點是“分而不離”、“合而不并”。我們研究“九七”后香港文學的走向,決不是要把香港文學這個“棄嬰”抱回社會主義大家庭來。如果要講政治,把香港文學“統一”到北京,或把香港各類聯會、協會歸屬“中國作家協會”統一領導,或金庸們的作品發表出版必須先送北京審讀,倒是不符合“一國兩制”精神的。

六是研究者用內地流行的“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的觀點評價香港作家作品。有的論者強調香港文學的主旋律為“愛國、健康、積極”(21),或像《當代香港寫實小說散文概論》作者那樣,認為“進步作家”是香港文壇的主流,“寫實小說占主導地位”。這是用50年代出現的內地主流文學史觀嫁接香港文學的結果,其觀點完全忽視了香港文學魚龍混雜的情況:逢中(共)必反和逢英必崇并存,寫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并存,現代和后現代并存,進步作家和反共作家并存,宗教文學與“咸濕”文學并存,學院文學和打手文學并存,回歸文學與觀潮文學并存,方言文學與國語文學并存……

用內地的政治標準而不是從香港文學實際出發去研究,不僅會忽視華洋雜處、中西交匯多元并存的一面,而且在評價作家作品時會出現偏差。如寫蔣家王朝如夢興衰和它黯然氣勢的《金陵春夢》,有助于人們認識舊中國的腐敗,因而許多香港文學史或文體史均用極大篇幅加以論述,而對阮朗即唐人其他以香港為背景的小說不是語焉不詳就是缺席。在這種意識形態主導下,不少學者普遍看好的是揭露香港社會陰暗面和有階級意識的作品,如舒巷城寫被污辱、被損害而又不甘沉淪的小人物的作品被大書特書,陳浩泉揭露金錢罪惡、批判人吃人現實的《香港狂人》,也給足了篇幅作高度的評價。至于一些作品選(“選”也可視為一種“文學史”),首選對象是“左翼作家”或所謂進步作家所寫的現實主義作品,對左中有右、右中有左或邊左邊右、亦左亦右的作家及其現代后現代作品,不是盡量壓縮篇幅就是不似評寫實作品那樣游刃有余。

七是對“美元文化”缺乏具體分析。自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后,美國改變對華政策,即由消極觀望到積極進攻。他們由亞洲基金會出面,決定每年拿出六十萬美金資助香港的文化事業。在出版方面,大力扶持由張國興負責、黃震遐任總編輯的亞洲出版社。該社自1952年9月成立以來,出版的作品絕大部分為港臺作家的反共作品。但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負面作用,而應看到“美元文化”在客觀效果上促進了香港文學的發展,如打開了香港作家的眼界,讓他們從固守傳統中接觸到美國新詩、文學理論等西方文化;尤其是用美鈔作后盾的《中國學生周報》,成了香港新生代作家的搖籃,培育了像西西、也斯、小思、亦舒等新一代本土作家。進入70年代后,該報開展了挖掘三四十年代文學寶藏的活動,使香港青年重視“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這和兩岸從不同角度狠批30年代文藝的做法完全不同。對張愛玲在香港寫作的《秧歌》、《赤地之戀》,也不能只強調是“美元文化”的產物,而應正視張愛玲作品提供了另一種不同于主流文學的藝術特質,表現了真實動人的人生欲望,寫亂世男女物質世界時透出一股悲涼氣氛,有不同凡響的民間文化形態,并啟發高曉聲后來寫的以農村為題材的作品。一些香港文學史作者未能全面辯證地看“美元文化”,只滿足于把《赤地之戀》貼上“反共小說”的標簽,可在“反共文藝”流行的五六十年代的臺灣,該書卻被臺灣當局列為禁書,后來允許出版也要經過刪改才準發行。張愛玲剛到香港找工作時,還被當做“共諜”審查過。張愛玲是自由主義作家,不能因為她不滿大陸政權,便對其作品一棍子打死。

香港文學史高產神話的形成,除為了迎接特區政府的誕生,需要表達民族意識、凝聚民族精神包括修史在內的新的意識形態外,另一原因與教育體制有關。如陳平原所說,《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生產在內地長期受教育體制的操控(22)。王瑤的開山之作《中國新文學史稿》,就是在“左”傾年代大體上按教育部的教學大綱和有關規定編寫的。出版后,又由國家出版總署召開座談會,對該書是否貫徹了主流話語尤其是文藝政策這一點進行評說和批判(23)。進入新時期后,這種思想專制及知識壟斷的局面有所改變,不過這種改變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如最早論述香港文學的《臺港文學導論》,就是教育部高教司組織下按其要求編寫的。正因為如此,該書才會有如下的文字:“本書所評作家都是愛國的并為傳播中華文化作出貢獻的,所論作品都是較好地反映現實生活,思想健康并有積極意義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本書起到溝通、交流、借鑒的作用,希望為祖國統一大業作出貢獻。”(24) 這種表白其實在幫倒忙,因為上頭并沒有明確規定研究香港文學只能用“反映論”,其研究對象只能是“愛國的”作家和“思想健康”的作品,而不能研究不愛國但也不叛國的作家,以及沒有積極意義的灰色作品乃至反共作品、“托派”作品(25)、漢奸作品。把香港文學局限在“愛國的、健康的、積極的”(26) 范圍,這種冠冕堂皇的文學框架,總有一天會被后人拆毀重構。當下編著者也許已與時俱進,觀念有所更新,教育部也不再出面組織編寫只評述愛國作家且作品內容只限定在健康范疇的臺港文學教材,而改由“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頒布臺港文學暨海外華文文學課題了。

【注釋】

① 黃子平:《“香港文學”在內地》,載《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稿匯編》,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1997。

② 香港出身的海外學者余英時也有這種偏頗看法。余英時:《臺灣、香港、大陸的文化危機與趣味取向》,香港《明報月刊》1985年4月號。另見《香港和大陸文化危機與趣味取向》,臺北《聯合報》1985年4月11日。

③ 殷德厚:《馮牧談新時期文學與香港》,香港《星島晚報》“大會堂”副刊,1985年4月3日。

④ 在內地閉關鎖國的1952年11月,羅香林作過《近百年來之香港文學》的演講,后收入集子時,改為《中國文學在香港之演進及其影響》。他這里談的是在香港的中國文學,而并非獨立于內地的“香港文學”的概念。到了1972年,《中國學生周報》發起過“香港文學”的討論。1974年9月,吳萱人在《學苑》發表了《二十年來香港文學的嬗變》。1975年7—8月,香港大學文社主辦了“香港文學四十年文學史學習班”,并編印了相關資料。同年10月,梁秉鈞在中文大學校外課程部講授《三十年來的香港文學》。1980年,中文大學文社編制《香港文學史簡介》等資料。

⑤ 1982年7月,現代舞蹈《街景》的編作者在香港藝術中心的“節目表”上寫道:此舞“致那些在水泥島上竭力植樹的香港朋友”。轉引自黃維梁:《香港文學初探》代序,1頁,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

⑥ 鄭樹森:《香港文學的界定》,載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55頁,牛津大學出版社,1988。

⑦(17)(21)(24)(26) 潘亞暾主編:《臺港文學導論》,5、9、5、1—2、5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⑧ 陳國球:《情迷家園》,195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⑨ 鄭樹森:《遺忘的歷史#8226;歷史的遺忘》,見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的《追跡香港文學》,牛津大學出版社,1988。

⑩ 雷敢、齊振平主編:《中國當代文學》,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11) 潘亞暾、汪義生:《香港文學概觀》,12頁,鷺江出版社,1993。

(12) 施建偉、應宇力、汪義生:《香港文學簡史》,13頁,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13)(18)(20) 李旭初、王常新、江少川:《臺港文學教程》,366、371、417頁,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

(14) 魯迅:《略談香港》,載《魯迅全集》第三卷,427—428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15) 王宏志:《中國人寫的香港文學史》,見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著的《否想香港》,95—132頁,麥田出版公司,1997。

(16) 戴天:《夢或者其他》,香港《信報》1988年12月30日。

(19) 如香港作家孫滌靈在回歸后,就曾在《香港文學》1998年12月號發表《試談當今香港文學界的困難》,其三個小標題分別為:“香港文學作家社會地位等于零、香港的文學作品擱置成堆沒有銷路、香港至今仍是文學‘沙漠’。”他這里講的“沙漠”,取寂寞之意。不過,從他這篇牢騷充斥的文章中,也可見回歸并沒有絲毫提高作家的社會地位,更沒有抑制通俗文學的發展,嚴肅文學面臨的困境與“九七”前相差無幾。

(22) 陳平原:《重建“中國現代文學”——在學科建制與民間視野之間》,香港《人文中國學報》2006年9月第12期。本文的寫作,曾受到他的啟發。

(23) 《〈中國新文學史稿(上冊)〉座談會記錄》,《文藝報》,1952年10月25日,第20期。

(25) 作為“公共空間”的香港,不僅有左派、右派,而且有為海峽兩岸都不容的托派組織、刊物和作品。拙著《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就曾評述了老托派一丁研究魯迅的著作。

(古遠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在线无码九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国产自在线拍|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a网站在线观看| 91精品专区|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网| 性色一区| 亚洲天堂.com|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91亚洲视频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福利片91|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丝袜91| 日韩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天堂久久| 久久五月视频|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1级黄色毛片| 在线a网站|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午夜啪啪福利| 婷婷成人综合| 91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九九热在线视频| 国产毛片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91小视频在线| 亚洲最新网址|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丝袜91|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午夜在线不卡|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欧美日韩| 色九九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