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品貼息貸款是國家為支持生產少數民族特需品企業發展而提供的優惠貸款,是直接面向符合民族特需商品范圍內的企業、惠及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的民心工程,對于促進地方特色經濟發展,改善少數民族群眾消費,都具有積極作用。但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優惠利率的民品貼息貸款與市場基準利率之間存在一個價差,這些政策性的信貸資金存在“尋租”的空間和可能。因此,如何完善民品貼息貸款的運作機制,就成為亟待解決的重點課題。人民銀行墾利縣支行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合作監管操作規程。
一、健全組織機制,聯合篩選企業
墾利縣政府高度重視,責成民委、財政、人行等部門成立聯合小組,由民委和人民銀行聯合初審、上報、管理和監督,在公平、公正、嚴格、謹慎原則下,對相關企業匯總、打分、評比,從中優選出市場潛力大、符合民族企業特點的優秀企業為申報候選企業。在民品企業推薦工作中,全縣嚴格堅持“四定二不定”的原則,即定少數民族用工比例,申請的企業必須是少數民族職工達到規定比例;定主營范圍,推薦企業有一定規模并主要用于民族特需品生產發展;定發展潛力,企業科技含量高,市場發展前景較好;定高級管理人員素質,高級管理人員中大學本科必須占80%以上。不定金融機構,不定貸款規模。經過嚴格初審并經上級批準,2007年,萬得福集團從100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這是一家以生產清真肉制品、面點、白棉布等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的企業成為首家民品定點生產企業。2002年還是銷售收入不足50萬元的瀕臨倒閉企業,后來迅速發展為年銷售收入5億多元的中大型企業,其成功制勝的法寶是堅持民族特需產業,推進科技創新發展。
二、完善監測手段,實施全程跟蹤管理
民品貼息貸款貼息的目的是支持民品生產企業加快發展,生產更多更好的少數民族用品,最大程度滿足少數民族生活必須品,幫助經營困難的民品定點企業實現良性發展。為建立民品貼息貸款管理工作長效機制,縣政府出臺了“貼息貸款聯合監督檢查實施辦法”和“實施方案”,明確了民委、人民銀行和承貸銀行分別實施推薦、監督和管理責任,為部門聯合監督檢查提供了制度保障。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民委、財政、人行、承貸金融機構達成了“溝通、協作、配合、交流”八字共識,共同建立民品貼息貸款業務信息通報、案例交流等機制,縣民委牽頭按季通報民品定點企業經營生產情況和貸款情況相關信息,以便加強合作,共防風險。2008年,先后兩次對萬得福集團進行全面調查,組織召開座談會,幫助民品企業分析資金使用的效益,并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確定生產周期,適度安排資金運用。
為有效提升民品貼息貸款管理工作水平,人民銀行制定了《墾利縣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貸款工作考評辦法》,創建民品貼息貸款管理工作通報制度。對民品貼息貸款承貸銀行貸款管理日常工作、貸款還款兩方面九個內容進行考核,打分、評比、定期通報。通過建立民品貼息貸款企業檔案指標,將民品定點企業還款情況作為考核結果的重要組成,督促承貸銀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貸款風險。建立貸款貼息檔案,統一購買檔案裝具,統一配備檔案專柜。為了全面準確地掌握民品定點企業貸款管理使用的有關信息資料,配齊了相關業務人員,建立了監測、檢查工作流程,系統反映民品貼息貸款資金使用現狀、貸款貼息項目、貼息利率、貼息金額及實施成效,謀求貸款使用、歸還動態式管理。
三、圍繞資金使用性質,突出工作重點
合理使用貸款資金投入的重點是民品貼息貸款合規用途的關鍵,但不按貸款規定用途使用,就失去國家扶持民品定點企業發展的核心內容。因此,民委、人行及有關承貸銀行緊密配合,堅持把重點監測環節作為民品貼息貸款工作的重點,著力增強貸款使用的全方位監督,把用于購置民族特需產品生產的原材料環節始終納入重點。2008年,聯合檢查小組共檢查萬得福集團民品貼息貸款項目17個,檢查貸款金額2.9億元,檢查項目數達到了萬得福貸款項目總數的76%以上;對于發現的一些資金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下達整改意見,并負責跟蹤監督整改落實情況。近兩年,萬得福集團堅持把貼息貸款資金的60%用于大豆蛋白系列的生產,40%用于牛肉制品的生產;并將企業視野擴展至大豆生產相關的種植業及農產品加工業上。
近年來,因民品貼息貸款的扶持,萬得福集團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由瀕臨倒閉企業逐步成長為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和國家科技型企業。2008年至2009年9月,萬得福集團累計辦理民品貼息貸款39690萬元,貼息貸款總量占其全部貸款比重的75%;累計獲得貸款貼息217.66萬元,財務狀況明顯好轉。政策性金融的先期注入,引發了各金融機構信貸投入的積極性,該集團得到的銀行貸款從2004年的1790萬元增加到2009年的19500萬元,其中,17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執行優惠利率。2009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2065萬元,利潤1609萬元,2009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5.2億元。近兩年,通過民品貼息貸款資金的有效扶持,萬得福集團已建成年深加工大豆能力10萬噸、年加工肉牛能力1萬頭的大型項目,并基本形成種植、收購、儲存、運輸、生產一條龍的產業鏈;新上年產1萬噸濃縮蛋白流水線、年產2萬噸乳品蛋白生產線各一條,企業總資產增加到4.4億元。
四、改進民品貼息貸款運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進一步完善民品貼息貸款貼息方式。建議將目前的貼息方式由人民銀行間接補貼改為直接補貼給企業。經辦銀行可與享受優惠利率政策的企業簽訂一般貸款合同,執行基準利率。人民銀行根據企業出示的貸款合同和付息憑證,按規定直接將貼息支付給企業。貸款到期后,在企業未出示新的貸款合同及付息證明的情況下,人民銀行停止貼息。
二是修改有關政策規定,提高承貸銀行積極性。建議對“民品貼息貸款利率一律不準上浮”的硬性政策規定修改,放開貸款合同基準利率的限制,利率浮動的大小由市場決定,不論貸款利率是否上浮,人民銀行均按照年利率2.88%給予貼息。給予了商業銀行對民品企業貸款業務的利率定價權限,從根本上解決承貸銀行貸款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最終達到銀企互惠的目的。
三是強化民品貸款服務意識,自由確定民品貼息貸款期限。對規模相對較大、管理水平較高、信譽較好的民族用品定點生產企業,要推行包含貸款、商業匯票、擔保、貼現等品種的綜合授信制度,滿足企業日常經濟活動對不同金融品種的需求。根據不同的特需產品,確定不同的貼息年限,適當延長還款期限,實行一年一貼息等。
四是完善聯合監督,努力發掘市場。加強調查研究,著力解決規范檢查內容、程序、方法、評定標準等問題。進一步完善聯合監督檢查機制,改進聯合監督工作的方法,細化工作制度,促進民品企業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劉西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