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
基本養老保險將實現跨省轉移
近日,上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在京開幕。對再次提交審議的社會保險法草案的結構和內容進行了分類和細化。規定個人跨地區就業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將隨本人轉移。個人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按照退休時各繳費地的基本養老金標準和繳費年限,由各繳費地分段計算、退休地統一支付。
國務院已提出2009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2012年實行全國統籌的目標。
國務院: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應不低于當地公務員
國務院近日通過《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要求從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要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持的原則,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同時對離退休人員發放補貼。
人保部:困難企業可緩繳社會保險費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發出通知,允許困難企業在2009年之內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職工應享受的各種社保待遇不受影響。
通知同時指出,統籌地區正確保參保人員社會保險待遇水平不降低、社會保險制度平穩運行、基金不出現缺口的前提下,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可在2009年之內適當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費率,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財政部:中介機構介紹失業者就業可獲補貼
財政部近日發出通知,要求縣級以上政府在則政預算中,安排就業專項資金用于促進就業,職業介紹補貼也被納入了使用范圍。職業中介機構,按照實際介紹成功就業的登記失業人數,可向當地人保部門申請職業介紹補貼,對培訓失業人員的機構,也按照人頭給予補貼,具體的補貼額度視就業情況而定。
上海:海外“選秀”
從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以及20余家金融機構近日赴英美兩國舉辦三場“2008年上海市海外高層次金融人才招聘會”,共推出銀行、基金、證券投資等專業領域170多個職位,另有其他領域高端崗位1000多個,三場招聘會應聘人員共計2176人,初步達成意向840人,其中最高年薪高達150萬人民幣。
廣東:擬推網絡視頻招聘
從廣東省教育廳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獲悉,廣東省教育部門正在醞釀,計劃在2009年推出全新的招聘方式。
有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3月或4月廣東計劃推出全新的招聘方式——網絡視頻招聘。屆時,學生和企業均可足不出產在網站上通過視頻完成面試。廣東省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黃兆團表示,中心一直想開創新的招聘渠道,利用現代化手段提供網絡招聘服務將是今后發展的新趨勢。
遼寧:125萬農民工參加技能培訓
從遼寧省政府獲悉,根據有關統計,遼寧省參加過各級各類培訓的農民工已達125.5萬人,占全省農民工總數的近一半,經過培訓后的農民工拓寬了致富門路,就業率達到了90%以上。
近年來,遼寧省大力實施了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計劃。培訓經費以政府頭單為主,進城務工農民的技能提升培訓也被納入普惠制范圍內,同時還針對農民工就業特點,通過訂單式培訓、定向式培訓、儲備式培訓等形式,提高了農民工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在未來兩年,遼寧省還將有近百萬農村富余勞動力通過參加技能培訓實現角色的轉換。
四川:返鄉農民工將獲免費培訓
從四川省政府獲悉,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部分農民工失業返鄉現象,四川省將以縣為單位,組織全省百萬返鄉農民工進行免費培訓,促進失業農民工再就業。
據介紹,四川將采取21條具體措施,加強失業調控,對失業返鄉農民工強化技能培訓,開展就業幫扶,扶持創業,維護權益,并幫助他們解決子女上學、生活貧窮等實際困難。同時,地震災區失業返鄉農民工也被納入了就業援助范圍。災區各地將繼續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失業返鄉農民工,并利用對口支援省市在受援地的援建項目,盡可能吸納失業返鄉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
四川是全國聞名的勞務輸出大省,改革開放30年來,四川勞務輸出的規模逐年增人,目前全省勞務輸出規模已達2000多萬人,勞務收入已突破1000億元。
數字圈點
2%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在近兩個月的招聘中,“2009中關村全國招聘團”共收到應聘簡歷約2.5萬份,雙方初步達成意向人數約500人,求職成功率僅為2%。據了解,往年的招聘會中,求職成功率能達到4%左右。
6萬
截至2008年11月底,廣州市勞動仲裁案件總數已超過6萬宗,相當于此前兩年案件的總和。
120萬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NBER)商業周期測定委員會近日對外公布,美國2008年以來共有120萬人次失去工作。NBER致力于經濟學科學與實證研究,是全美最大的經濟學研究機構,因測定經濟衰退起止時間而廣為人知。
400萬與150萬
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9年《社會藍皮書》預測,2009年經濟增長的速度會明顯放緩。
在就業方面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首先是對廣大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這是在當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的兩個群體。
現在已經有400萬的農民工提前返鄉,到2008年底有150萬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據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陳光金介紹,目前大學生的失業率超過12%,是登記失業率的3倍左右。
捕風捉影
用人單位“抄底”華爾街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面向全球金融精英招聘21名高層次人才,其中優異者將直接推薦給監管機構擔任要職。
據悉,此次全球招聘的對象主要集中于華爾街的精英。按照監管層的要求,參與應聘的人應該具有“三高”的特點,即:高學歷(歐美著名大學的學位)、高資歷(著名投資銀行或研究機構或發達國家監管機構5-10年的工作經驗)以及高能力(高層次的職位還要求有決策和管理能力)。所涉及的崗位從金融監管到行業分析乃至制度研究,范圍十分寬泛,
年終獎期待調查:熱情依然不減
近日一項關于年終獎期待的調查顯示,近四成職場人表示已經不再期待年終獎,但同時也有近四成的職場人對年終獎期待熱情依然不減。調查顯示,對目前薪金和職位不滿意的職場人超過了八成,而41.1%的職場人明確表示只要能保住工作就好,不再考慮加薪等其他要求。
國內一季度招聘預期將趨于謹慎
美國萬寶盛華公司近日發布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雇傭前景調查表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內地六大城市、五大行業2009年一季度招聘意愿較2008年將更為謹慎,其中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的招聘預期降至2007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18%的受雇主希望在2009年第一季度增加員工招募人數,9%的雇主表示將會減少雇員,58%的受訪雇主表示將維持原有的雇傭量。
香港逾千家企業簽署不裁員約章
香港批發、零售、飲食及相關消費服務行業組成的“齊抗金融海嘯大聯盟”,發起承諾不裁員的“良心企業海嘯約章”簽署行動近日舉行啟動儀式,目前已有逾于家企業簽署約章,保守估計涉及逾5萬個就業職位。
擔任簽署儀式見證人的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保就業”是相當重要的工作,也是特區政府未來任務的“重中之重”。
臺灣:中小企業消失逾八千家
臺灣中小企業發展會議近日再度召開,臺灣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表示,全臺灣中小企業短短兩年內就已消失了8000多家。林秉彬指出,過去中小企業具有強大的創新、創業能量,但自去年起,中小企業吹起寒風,期盼臺當局能夠多施援手。
國泰航空千名員工申請無薪休假
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波及越來越多的行業,航空業也不能幸免。
近日,香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表示,自公司推行自愿無薪休假計劃以來,占公司總人數七分之一的員工已經提出無薪休假申請,其中部分員工的無薪假期長達1年。如果加入無薪休假,工資將不再發放,但醫保等福利均照常。
八成白領對所在行業仍有信心
近日一項“金融危機下的職場人”調查顯示,八成職場人對自己所在行業仍有信心。
調查顯示,雖然信心的程度有差異,但15%的職場人對自身所處行業信心十足,認為行業不會受到金融風暴太大影響;另有64.4%的職場人雖然對所在行業信心一般,但相信熬過了“過冬期”,情況會慢慢好轉。
海外資訊
美國:加州公務員減薪
面對420億美元財政赤字的困境,加州州長施瓦辛格日前再次簽發行政命令,決定凍結州政府人手,并下令州部門把薪酬編制削減一成。
據了解,施瓦辛格的此舉是希望借著減薪迫使數量龐大的公務員向州議會施壓盡快通過預算案,而一旦新年度預算獲得放行,公務員就可以領回減薪期間的薪資差額。
英國:失業人數創最高增幅
據英國政府公布的報告顯示,英國11月份失業人數增加,增幅是2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表明經濟衰退正在加深,英國央行正考慮降息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亞:空軍向民航求援
澳大利亞政府近日稱,澳空軍擬從民用航空公司借用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由于人員缺乏,澳大利亞空軍近來已被迫在海外尋找飛行員,并向他們提供大量現金獎勵,以擺脫飛行員大量跳槽的窘境。
許多澳大利亞軍人離開軍隊跳槽到薪水更高的采礦業,因此澳大利亞一直面臨招兵困難、軍人跳槽率高和人手不足的問題,受此影響,空軍飛行員大量跳槽至薪水更高的民用航空公司。
韓國:將投入40億美元穩定就業市場
韓國勞動部近日表示,政府將在2009年的財政預算中撥款5.45萬億韓元(約合40.6億美元)用于穩定因經濟下滑而受到沖擊的就業市場。
韓國勞動部在向總統李明博提交的一份報告中說,上述資金將用于在2009年對15.2萬名求職者進行培訓,而2008年大約只有9.9萬人接受了這一幫助。此外,為向老年人及職業母親提供幫助,韓國政府還計劃用上述資金在社會服務領域創造1.5萬個新的就業崗位。
雅虎落實裁員計劃
雅虎近日表示,公司已經開始落實其1500名員工的裁員計劃,計劃削減其全球范圍員工總數的10%。雅虎此次的裁員計劃涉及其全球所有地區的員工,并且將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和財務部門。
全球十大最具影響力企業出爐
《商業周刊》雜志近日評選全球最具影響力公司,并從中挑選出十家在過去一年在各自行業內發揮重要作用、且在未來有望塑造行業版圖的重量級企業。這十大最具影響力企業分別是:

《福布斯》評選出全球最受尊敬企業
《福布斯》雜志再度聯手紐約聲譽研究所近日公布“2008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名”,排名前十的企業較去年發生了較大變化,除豐田躍居榜首、三星跌出前十、谷歌新晉入圍名列第二之外,最搶眼的莫過于來自拉美的跨國烘焙食品企業賓堡集團,該公司以總評分81.75的高分穩坐榜單第九位,成為前十名中唯一一家來自拉美的跨國食品企業。
成立于1997年的紐約聲譽研究所,是當今國際上企業聲譽研究及衡量方面的權威機構,該機構于2006年與《福布斯》雜志正式聯手,在全球范圍內每年開展一次企業聲譽調查活動,今年紐約聲譽研究所以問卷形式訪問了超過6萬名消費者,并收集了超過15萬個相互獨立的公司評級,對全球27個國家的1000多家最大型企業進行評比。
奧巴馬勸高管放棄年終獎
美國當選總統貝拉克·奧巴馬表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應該主動放棄高額年終獎金,以分擔經濟困難帶來的壓力。
奧巴馬近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臺專訪時提醒高管人員,成千上萬的工人面臨失業,“你們(高管)財富已超百萬,同時在著手解雇工人。至少,你們應該這么說,愿意作出一些犧牲”。
話題一:如何看待“裁員”
裁員是減除冗員、提高效率的良方。我認為裁員的負面作用主要是操作方法不科學造成的,什么時候裁員、為什么裁員、裁員后預期收益和不裁員相比是否劃算、裁減人員的選擇標準是什么、裁員過程是否公平公正、裁減人員是否得到足額補償、裁員后的消極影響是否得到妥善解決等問題是企業裁員中必須充分重視的問題。
江西讀者 彭移風
當“裁員”成為度過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唯一救命稻草時,企業剩下要做的便是如何做到謹慎地、人性化地裁員,以免因裁員而使企業與員工之間發生沖突或產生不良社會影響,從而影響企業品牌和聲譽。
海南讀者 鐘國東
裁員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其他方式也可以達到此目的,如員工的自愿減薪、提前退休、減少工作時間等方式,有的企業也采取員工放長假并領取一定工資,待企業情況好轉再回企業上班的方式等,提供多種選擇,不一定要對所有員工都采取一刀切的裁員方式。
網友:小迷糊
話題二:談談你對“減薪”的看法
我認為“減薪”的效果要強于“裁員”,雖然“裁員”可以直接削減成本,但未被裁減的幸存者也會受到心理沖擊,其心理問題可能在“裁員”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影響著工作績效。而被企業淘汰的人員的審慎消費會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在消費者中間傳導,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消費信心。
重慶讀者 劉新智
裁員、減薪是否真的能帶動企業走出低谷,我看有待商榷。一時的裁員、減薪可能會解決某個企業的短期困難,但也給社會增加了壓力,這樣做治標不治本。當前,各國也通過多種宏觀調控手段拉動內需,而裁員、減薪后人們的消費可能會更加謹慎。
遼寧讀者 孫穎
話題三:HR工作者該如何應對?
我認為,HR作者在危機面前,應主動為企業高管分憂,和高管一同商討并解決企業人員是增還是減、要減員該減哪些人、留下的員工如何保持士氣不減、當下應該開展哪些培訓等問題。工作者應將問題的利弊分析報告給高管,使其做出有效的決策。
網友 路人甲
裁員、減薪和停止招聘后,其給企業和員工造成的創傷需要舊及時的撫慰。此外,為了企業的發展,面對市場的競爭和沖擊,企業還需要培訓員工,提升員工隊伍的整體競爭力和素質,這些都需要HR去做。現在不是睏事做的時候,而應該是更忙的時刻。
廣東讀者 賀炳紅
話題四:企業該如何“過冬”
過去很多企業賴以成功的資金和價格優勢在金融風暴面前幾乎蕩然無存。因此企業必須清晰地界定自己的核心人才并建立打造和保留核心人才隊伍的機制,否則當下一個“冬季”來臨時,企業的日子會更難過。
技術總監 符益群
大量的事實證明,越是經濟低迷時期就越是優秀企業的孕育和培養期。所謂“時窮節乃見”,危難出英雄。經過市場洗牌,效率低下、人力資本薄弱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優秀的企業在危機中發展壯大,未來一段時期對中國企業來說將會是練兵期,也是內功提升期。越是在這種特殊時期,就越需要冷靜思考,確立正確的思路,發現并且抓住發展機遇。
網友 zjcw
我所在的公司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技術含量不高,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目前受經濟低靡的影響,總體的用人原則是“只出不進”,但對一些急需招收新員工的崗位,在入職環節上也嚴格把關。特別強調的是我們加強了入職培訓和在崗員工的培訓,希望可以借此全面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
網友 毛毛雨
當前的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產品低附加值的企業沖擊是最大的。而一些產品附加值高的企業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遇到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產品和員工的“附加值”。我認為,現在應該是HR們思考如何做好未來一段時期內員工培訓的關鍵時期,盡量為員工多創造“充電”的機會。
網友 超級化肥
企業在寒冬中要完成自我蛻變才能新生,雖有切膚之痛,但可以借此增強免疫力。任何時代任何時間都藏有商機,企業應擅于洞察并能及時調整發展方向,善于借機遇修練內功,優化內部人菜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為日后企業的健康成長夯實基礎。
廣東讀者 王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