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在崗人員技能流失與弱化是目前很多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通過企業內部系統培訓提升員工技能,是一些行業特性較強的企業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現實情況是,中國絕大部分企業培訓系統性較差。一些大型企業在人力資源部門幾經努力之后,還是不能找到針對公司實際情況的、系統的培訓課程體系。通過職種角度來開發培訓課程體系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思考。
一、培訓課程體系開發總體思路
基于職種的培訓課程體系開發是先規劃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不同任職等級人員的任職資格標準,然后根據任職標準的要求系統開發相應的培訓課程體系。
在建立任職資格標準的前提下,基于職種的培訓課程體系開發遵循“現狀研究→任職資格標準研究→知識點提煉→技能點提煉→培訓課程大綱平衡→培訓課程評審”的研究開發路線。主要步驟有以下幾點:
1 分類調查各職種現有培訓課程及培訓大綱;
2 根據各職種任職資格標準的知識標準,提煉各專業人員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要點;
3 根據各職種任職資格標準的行為標準,提煉各專業人員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技能要點;
4 提煉補充課程,平衡各職種知識課程和技能課程,形成課程目錄;
5 根據知識要點、技能要點、課程目錄開發各門課程的課程大綱。
二、由知識、行為標準推導課程體系的邏輯思路
在總體開發步驟中,步驟2和步驟3是課程體系質量保障的核心環節,通過這兩個步驟分別形成某個職種的知識課程體系和技能課程體系。遵循“任職資格標準分析(知識標準及行為標準)→理論知識細分(專業技能細分)→理論知識概括(專業技能概括)→知識課程提煉(技能課程提煉)→課程篩選”的開發步驟。表1是某國有大型企業針對變電運行職種的專業技能培訓課程的提煉過程。
三、提煉補充課程
由于任職資格標準對不同等級人員需要具備掌握的知識、技能、經驗成果等要求進行了系統的描述,推導出來的培訓課程也是系統的、符合企業(職種)實際需要的。但為了更好地提升課程體系的前瞻性,還需要引導職種課程開發小組通過以下一些問題提煉部分補充課程,形成該職種最終的培訓課程目錄。
1 你在學習期間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課程)?
2 你認為如果把當前的工作做好,需要什么樣的知識?
3 從過去的工作來看,你用到最多的知識有哪些?
4 從下一步的發展上來看,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是需要補充的?
5 你認為當前還不具備,但是非常希望能夠學習的知識有哪些?
四、開發過程中的問題說明
基于職種的培訓課程體系開發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開發小組引導人員全面貫通和掌握任職資格管理體系和培訓管理體系。課程的開發引導過程非常關鍵,以下一些事項需要我們特別注意。
1 深入理解基于“職種”進行系統性課程規劃的概念,職種的概念理解為,凡是業務相同或相似的職位,都可以歸并為同一職種,每一個職種代表著一條職業發展通道,不同職種對于員工知識、技能、經驗、業務行為等的要求有明顯差異。
2 任職資格標準是培訓課程體系開發的切入點和輸入條件,依次進行任職資格標準開發和培訓課程體系建設是專業性很強的管理實踐,這對開發引導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 分職種對知識點或技能點進行梳理,整體平衡課程大綱的“分頭梳理、整體平衡”的設計方法。
4 系統構建職種各個里程碑節點的培訓課程體系,為員工業務能力提升和企業培養“精專型”人才提供明確的指引。
5 由于任職資格標準和培訓課程體系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宜組織同一批專家進行任職資格標準開發與培訓課程體系開發。
五、達到的技術效果及成果應用情況
基于職種的培訓課程體系開發的實踐表明,該方法在大型企業系統技能培養及通過技能提升解決企業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效果或收益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基于任職資格標準開發的培訓課程體系具有良好的系統性、前瞻性和實用性,提高了員工培訓參與的積極性。
2 課程開發以員工任職能力提升為目標,結合不同專業、不同等級員工任職能力要求的共性與差異,有針對性地設定相應的培訓課程。
3 課程體系在2—4年內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2—4年后,根據培訓]反饋及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在保持課程體系框架的前提下,組織對部分課程進行修正,操作比較方便。
4 培訓課程與員工任職資格晉升密切相關。
5 通過員工可以選擇職業通道轉換的方式,將企業需要與員工個人發展意愿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據此設定相應的培訓課程,很好地解決了企業需要與員工興趣(需要)的矛盾,極大地提升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