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科學院系統擁有大量的專業圖書館集群,因此討論新信息環境下的專業圖書館聯盟建設以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為例最具有代表性。文章首先論述了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的發展歷程;其次通過對新信息環境下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三大服務體系——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體系、文獻資源集團采購體系和學科化服務體系的介紹,使我們清楚地看到,聯盟體系的建設使聯盟內各成員館的資源、資金和服務都得到了有效的外延;文章最后論述了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專業圖書館聯盟;學科化服務;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集團采購;中國科學院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12-0102-03
Construc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Librarie
and the Service System in the New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Librarie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Fan Guangbing1 Wang Yanhai2 Sheng Chunlei3
(1.Library,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2.Library,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3.Library,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eo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amount of professional library-complexes tha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ssesses,its of siginificant typicality to discuss ov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Librarie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service system in the new information environment.In the first place,the essay demonstrat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which the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Librarie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undergone,which is then followed by an introduction of the three service systems within the Association,forcefully manifesting the effective expansion having been achieved in terms of resources,funds and service amongst the libraries of the Association ow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sociation system.The futuristic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ssociation is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e essay.
〔Keywords〕the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librarie;subject service;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and interlibrary loan services;the consortia acquisition
1 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的發展歷程圖書館聯盟(Library-Consortium)是指圖書館之間通過某種協議建立起來的旨在降低成本、共享資源、利益互惠的一種聯合體。圖書館聯盟始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學圖書館聯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以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圖書館聯盟迅速發展起來。我國的圖書館聯盟建設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2002年以來發展迅速。圖書館聯盟是圖書館界實現資源共享的一種措施。圖書館聯盟的主要作用就是協調各館的資源建設、電子資源集團采購、存儲及運行共同管理、編制聯合目錄、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進行人員培訓、開展咨詢協作等。專業圖書館聯盟是圖書館聯盟的一部分,是一種在相同專業范圍內開展的信息資源共享、調整信息資源配制、優化信息服務工作的有效途徑。中國科學院擁有大量的圖書館集群。從圖書館的性質來看,無論是國家科學圖書館及其各分館,還是各研究所圖書館都屬于專業圖書館范疇。這些圖書館擁有共同的館藏特點:(1)在規模上相對于公共圖書館要小;(2)服務對象比較單一,主要以科研群體為主;(3)館藏建設主要以科研活動、科研需求為目標。與公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相比, 館藏特點為縱向精專,橫向廣度不足。由于在過去科研人員的科研活動只限于本專業范圍內,這種館藏特征尚能滿足各項科研活動的需求。各圖書館都專注于本專業研究領域的文獻資源建設,服務也只限于本館內服務,很少有人提倡圖書館聯盟,因此中科院的專業圖書館聯盟發展極為緩慢。1999年中國科學院進入知識創新工程,隨著知識創新的不斷深入,學科間的交叉與滲透越來越明顯,科研用戶對文獻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廣泛,傳統圖書館的只依靠單館文獻資源建設的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科研用戶跨學科領域的信息需求。因此中科院系統內的專業圖書館聯盟與服務體系的建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 新信息環境下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與服務體系建設2.1 中國科學院建立專業圖書館聯盟的意義
2.1.1 打破傳統圖書館間的物理界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館際合作與資源共享傳統的中科院各圖書館之間以行政管理為主導,物理界限分明,從文獻采購到各項服務都各自為政,各館之間的業務與服務幾乎不發生交叉。各圖書館間存在著一種松散的相互關系。這種管理與服務方式造成了嚴重的文獻資源重復建設,也限制了各館的服務范圍。中國科學院進入知識創新工程后,隨著學科間的交叉與滲透越來越明顯,這種各自為營的管理與服務模式難以滿足科研用戶日益廣泛的信息需求。專業圖書館聯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集團采購、聯合編目、館際互借、文獻傳遞、遠距離獲取服務及網絡課程服務等基于圖書館聯盟的服務項目與服務體系迅速建立起來。這些聯合服務項目不僅打破了傳統圖書館間的各種條條框框的制約,也打破了傳統圖書館間的物理界限,使各圖書館間加強了合作,從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館際合作與資源共享。各圖書館間存在著緊耦合的聯系模式。
2.1.2 在最節省成本的情況下,使科研用戶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地滿足圖書館聯盟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避免文獻資源的重復建設,使資源建設的成本達到最低。同時,由于資源共享,使用戶可使用的資源范圍達到了最大。集團采購是圖書館聯盟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它使圖書館聯盟各成員單位節省了大量重復建設的成本,使本單位的文獻建設投入-產出比大幅提高,1+1>2的協同效益顯著。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是圖書館聯盟中的另外兩項重要的工作。這兩項服務打破了傳統圖書館各自為營的經營壁壘,使圖書館聯盟的各成員館不是只為本單位科研人員而是為整個中國科學院系統提供聯合文獻服務。這種大而廣的服務模式使具有不同專業背景,身處不同行政單位的中國科學院系統的科研用戶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他們獲得的是最廣泛最實在的信息資源共享服務。
2.1.3 使中科院內各圖書館結成一個完整文獻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整體效應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打破了各圖書館間的物理界限和行政界限,使中科院內各專業圖書館結成了一個專業齊全、內容完整的文獻服務系統。在各種聯合協議的鏈接下,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的整體效應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中國科學院提倡的學科化服務是在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的龍頭單位——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及其各分館的組織協調下進行的貼近科研一線的用戶信息需求服務。該項服務是以學科為基礎,以學科館員為核心,針對科研用戶的專業及學科需求,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情報技術展開的介于信息服務和知識服務之間的一種個性化的新型的服務模式。各專業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在學科化服務當中常采用伙伴式和團隊式的工作模式,因而使得中科院內的各圖書館結成了一個完整的文獻服務體系,并充分發揮出整體效應。
2.2 建立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的必備條件要想在中科院系統內建立完善的專業圖書館聯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首先要制定符合聯盟所有成員利益的平等的聯盟原則。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的成員單位都是獨立的法人,它們之間的關系都是相對獨立的,各成員館不受聯盟的行政約束。為了提高圖書館聯盟各成員單位的思維和行為的一致性,實現降低成本、共享資源等共同目標,必須制定合理有效的聯盟原則,通過各項協議將各成員單位結成利益相關的統一體。建立專業圖書館聯盟第二個必備條件就是要加強標準化建設。由于聯盟的成員館分屬于不同的法人單位,其文獻數據和技術標準就可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同時避免文獻資源的重復建設以降低成本,必須完成資源建設的規范化、系列化和統一化。這個條件是實現專業圖書館聯盟的物質基礎。建立聯盟的第三個必備條件就是要選擇最佳運作模式。運作模式是圖書館聯盟實現其功能的手段,關系著一個聯盟的建設和發展。圖書館聯盟存在的形式主要有緊密型、松散型、跨類或跨地區型及資金集中的地區內型等。由于中科院內各成員館屬于獨立的法人單位,因此專業圖書聯盟宜采取松散型的運作模式。而又由于中科院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因此在管理模式上應采用一種發散的管理制度——分權管理模式,以適應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的專業特色類別多、聯盟區域廣的特點,來完成組織機構內的合作、互助、聯合。
2.3 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服務體系建設目前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主要有三大服務體系: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服務體系、文獻資源集團采購體系、學科化服務體系。
2.3.1 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服務體系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服務體系是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建立的最有效的服務體系之一。該體系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及其下屬的4個地區分館以及分布在14個分院的101個研究所的圖書館構成的一個三級體系。體系建立以來,中國科學院不斷制定與完善全院性的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管理條例,并逐漸加大服務范圍與服務內容,通過多種方式在全院范圍內開展資源共享實踐。目前中科院的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服務體系采取的是集中—分布式管理模式。即在系統技術及組織管理上是集中控制,建立了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服務體系協調組,負責全院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工作的實施、協調與管理;而服務的具體事務和服務的用戶則是由成員館分散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專業圖書館聯盟的優勢,使科研用戶可利用的文獻資源與服務范圍由單一圖書館外延到全院圖書館群,實現資源的共享共建。
2.3.2 文獻資源集團采購體系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集團采購在國外發達國家興起的比較早,是圖書館聯盟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電子文獻資源的迅速發展,集團采購已成為圖書館電子資源采購的主要模式。中科院做為一個專業圖書館聯盟,在電子文獻的購置中必然會首選集團采購模式。這種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明顯優勢:(1)降低電子資源的采購成本,節約經費。這是集團采購為各成員館帶來的最關鍵利益。一般大型的電子資源其價格都非常昂貴。以集團采購的形式購買電子資源,可使成員館享受到批量購買的優惠價格。一般來說,參加集團采購比單館購買同一資源要優惠30%~50%。而各成員館可將節省的成本投入于其他的文獻資源建設當中。(2)可以節省各成員館的時間和精力。與數據庫提供商談判是一項艱巨而費時費力的工作。集團采購可通過只由召集館與數據庫提供商進行談判的方式,避免了每一個圖書館都直接參與談判的費時費力的局面,節省了各館的時間和精力。(3)可以降低采購失誤的風險。由于集團采購可以對電子資源進行評估認證,增強了對電子資源客觀公正的評價,建立了合理的評價體系,避免了資源內容交叉重復或者質量粗劣的弊端。(4)由于集團采購涉及的用戶群較單館廣泛得多,數據庫供應商為了保持其良好的信譽度會對其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更加重視。因此參加集團采購的成員館會獲得比單館訂購更周到的售后服務與技術支持。集團采購使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在中科院體系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也使其發展更加穩定。
2.3.3 學科化服務體系所謂學科化服務,就是按照科學研究例如學科、專業、項目而不是按照文獻工作流程來組織科技信息的工作,使信息服務學科化而不是陣地化,使服務內容知識化而不是簡單的文獻檢索與傳遞,從而提高信息服務對用戶需求和用戶任務的支持力度。中國科學院學科化服務的正式提出是2006年6月。為了符合科研用戶的信息需求,適應科研用戶的信息行為,以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為首組建了一支具備學科知識背景和專業技能的學科館員服務隊伍,建立起全院聯合、分工負責的學科化服務協調機制,將圖書館服務嵌入到科研一線,融入科研過程中,為科研用戶提供一種身邊式、桌面式的隨時隨地的個性化服務。學科化服務可以說是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的一項新的工作內容。在聯盟體系中學科化服務模式常采用團隊式和伙伴式的工作模式,通過不同成員館學科館員間的相互協調與合作來完成科研用戶的各項信息需求。通過對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三大服務體系的介紹,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文獻傳遞與館借互借服務體系使中科院系統內的文獻資源得到了外延,集團采購體系使資金經費得到外延,而學科化服務則使服務也產生了外延。
3 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未來發展趨勢專業圖書館聯盟雖然不是新的事物,但新的信息時代卻賦予了它新的內容和新的生命力。網絡環境的出現改變了科研用戶的信息需求與信息行為,從而打破了傳統圖書館的封閉與保守,迫使每個專業圖書館,無論規模大小,都要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盡力地擴大自已的資源范圍和服務外延。雖然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國就掀起了建設各種圖書館聯盟的高潮,如中國科學院、文化部、教育部及許多地區都紛紛建設聯盟體系及地區的圖書館聯盟。但這些圖書館聯盟的服務項目都是建立在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基礎之上的。新的信息技術使這些圖書館聯盟的服務內容發生了變化,如基于網絡的聯合參考咨詢服務,學科化服務,網絡信息培訓等,都是新的信息時代賦予專業圖書館聯盟的新的服務內容。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專業圖書館聯盟是未來專業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的中國科學院專業圖書館聯盟體系不僅是單一圖書館的聯盟,甚至是超越不同系統、不同地區圖書館聯盟體系的更大的聯盟。只有這種發展趨勢才能符合科研用戶對信息資源的海量需求,才能真正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
4 結 語中國科學院的專業圖書館聯盟在中科院進入知識創新工程的十年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它的各項服務已得到了科研用戶的廣泛認可,其功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使中科院文獻情報系統成為科研工作的穩定的支撐系統。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目前的聯盟中尚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對信息資源與知識的深層次挖掘還不夠充分;各成員單位間的協調合作水平還有待提高;與其他聯盟體系的合作還比較缺乏等。這些問題都應在未來的中科院專業圖書館聯盟發展中得到重點觀注。
參考文獻
[1]蔣萍萍.集團化管理下的專業圖書館聯盟探究[J].圖書與情報,2008,(5):100-103.
[2]季亞娟.高校電子資源集團采購芻議[J].情報探索,2008,(4):51-52.
[3]賈蘋,姚丹丹.集中一分布式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服務管理模式探討[J].圖書館學研究,2008,(5):59-63.
[4]范廣兵,盛春蕾.研究所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構建[J].現代情報,2008,(5):112-114.
[5]辛奎華.論我國區域專業圖書館聯盟建設[J].圖書館工作,2007,(3):1-3.
[6]倪宗英.構建我國圖書館聯盟淺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14):124-125.
[7]李春旺.學科化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6,50(10):14-18.
[8]邱燕燕.我國圖書館聯盟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圖書情報,2006,(4):86-89.
[9]燕今偉.圖書館聯盟的構建模式和發展機制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5,(4):26-29.
[10]宋小華,涂湘波.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聯盟淺論[J].圖書館學研究,2004,(3):42-43.
[11]林嘉.歐美及我國圖書館聯盟的建設與發展[J].圖書情報知識,2003,(2):75-76,96.
[12]姜恩波,林曦,周磊,等.中國科學院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體系建設[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3,(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