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的運行績效評價內涵、指標體系設置原則的論述,初步構建了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在三級指標選擇上刻意應用硬性指標的方法以達到客觀性要求,同時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予以權重設計,并進行了實證分析,旨在對提高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績效評價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科技文獻共享平臺 績效評價 指標體系 主成分分析
〔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12-0052-03
The Research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cuments
Sharing Platforms Performance EvaluationJin Xianglo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Helong City,Helong 1335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by content the ope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sharing platform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d discuss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index system,set up initially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sharing platfor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and the choice of indicators in the three indicators of deliberate application of a rigid approach to reach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The aim was improving the sharing platform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Key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sharing platform;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1 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績效評價的內涵對于平臺這樣的公益性項目進行績效考評屬于國家公共支出績效考評的范疇,公共支出績效考評,是指在一定時限內,對政府公共支出的經濟、效率、效益等方面進行的綜合性考核與評價。通過項目績效的評估,檢測其項目目標是否已經實現或實現的程度如何,并準確地將評估信息反饋給平臺管理層,供其實施控制決策之用,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水平。針對科技文獻共享平臺項目進行績效考評,應充分考慮平臺項日自身完成指標的特殊性,考核指標設定必須充分體現效率性、效果性,并以此作為考評的基本價值標準。因此,平臺項目績效評價是指通過運用科學、規范的方法,對平臺項目的總體完成情況、組織管理水平、資源共享效果、項目可持續性影響和項目財務狀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考核,并通過分析找出不足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同時通過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為提高未來平臺項目的管理水平提供參考,為宏觀決策及其實施提供科學依據。
2 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績效評價的原則基于平臺項目的特性以及平臺建設的階段性特點,目前在進行項目績效評價中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兼顧,重點是社會效益。平臺的建設目的是為了促進社會的發展,追求的是社會效益,但是如何將有限的政府投入資金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是我們要考慮的經濟問題。(2)定量效益與定性效益并重,重點是定性效益。作為公共事業性質的平臺項目,有些效益可以量化,稱為定量效益,就可以用定量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而大多數效益是不能量化的,稱為定性效益,就只能用定性評價方法進行評價。所謂定量評價,是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即用一定的數學模型或數學方法,對搜集到的數據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從而做出定量結論的評價。對于能夠數量化的評價信息,我們要盡量采用定量方法進行處理、分析和判斷,這是因為定量方法較為客觀,有說服力。定性評價是對不宜量化的評價對象,采用定性方法,做出價值判斷。平臺項目績效是多方面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對于長期性的、間接性的社會效益來說,定性的非量化的效益居多。因此,平臺項目績效評價要定量手段與定性手段并用,定性評價為主、定量考核為輔。(3)結果效益與過程效益并重,重點是過程效益。平臺項目績效既包括實施過程效益也包括實施結果效益。其中,過程效益是平臺項目績效評價的重點。公共事業強調的是過程效益重于結果效益。
3 評價指標體系在參照了幾個平臺評價模型的基礎上,筆者對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績效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后,制定出了平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可分為3個層次,績效評價是總的評價目標,為目標層,即第一層次。第二層次是將平臺績效的3個主要影響因素——建設規模、服務能力、用戶滿意度,轉化為考察平臺績效的3個指標,形成指標體系中的一級指標,再將這3個一級指標轉化為更細的更符合平臺實際的子指標或二級指標,形成第三層次。具體的指標體系及指標解析如表1所示。
目標層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解析科技文獻
共享平臺
績效評價建設規模硬件建設 硬件價值;總儲存量;可擴展存儲量資源建設 全文數據庫數目;文摘數據庫數目;文獻類型數目;特色資源數據庫數目;網絡虛擬資源整合能力安全性指標硬防火墻設置;網絡安全規劃;數據庫備份人員配置 專門維護人員數;專門運行服務人員數服務范圍 服務覆蓋面積;服務可擴展面積服務能力功能設置 檢索方式數目;訂閱推送、定題服務、參考咨詢等功能的實現度服務效率 跨庫檢索反應時間;單庫檢索反應時間;個性化服務反饋時間用戶滿意度資源滿足度中文數據庫滿足比率;外文數據庫滿足比率頁面感知 頁面友好度;獲得信息前點擊次數;文字表達清晰度用戶參與度用戶留言、投訴功能設置;信息互動效率;用戶培訓滿意度
3.1 建設規模評價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績效評價要考慮長期效益,由于很多地方政府無法滿足資源投入的一次性開支,需要分期來完成資源的購入,因此,對平臺建設的可擴展性考核成為一個重點。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的基本功能是通過不同系統之間信息資源的互操作,實現數據資源整合、信息發布,并對外提供資源檢索服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根據應用需要,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還需要對用戶權限、資源版權加以控制。通過信息資源整合,對各個相對獨立的信息資源系統中的數據對象、功能結構及其互動關系進行融合和重組,組合為一個新的有機整體,形成一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資源體系。信息發布和檢索服務則是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向用戶展示資源相關信息,讓用戶比較方便地使用信息資源。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的建設規模評價主要應包括:硬件建設、資源建設、安全性指標、人員配置情況、服務區域范圍等。
3.2 服務能力評價先進的科技文獻共享平臺要提供資源整合、檢索服務、個性化推送服務等完整的信息服務。同時,要保證所提供的服務的有效性,不能虛設了高級的服務按鈕,而缺少后臺的人力資源補充。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的服務能力評價主要應包括:功能設置和服務效果兩方面。
3.3 用戶滿意度評價用戶在平臺上獲取和利用信息資源情況是評價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優劣的一個重要方面。所提供的服務,無論在服務的內容、質量,還是在服務過程、方式和層次上都必須有所不同,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全面和最準確的信息提供給用戶,使用戶最大限度地感到滿意。具體的評價指標有服務方式、服務效率、用戶培訓和用戶滿意度等。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的用戶滿意度評價主要應包括:用戶留言和投訴功能設置、信息互動效率、用戶培訓滿意度等。
4 權重設置方法為保證平臺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科學性和實用性,同時也基于筆者調查范圍的限制,不能收集更多的主觀數據,于是在指標體系建立之后,專門選擇硬性指標作為評價條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指標的權重。利用在網絡上搜集、分析整理的數據作為評價基礎。主成分分析方法,就是把分量相關的原始變量通過正交變換得到一組分量不相關且具有良好方差性質的新變量,再從中選取前幾個變量來代替原變量。它一方面能夠在不改變原始數據信息量的情況下消除各指標問的相關性;另一方面它還可以采取一種降維的方法,找出幾個蘊含信息量最高的綜合因子來代表原來眾多的變量,并用這些綜合因子給出綜合評價。表2 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績效評價硬性指標體系
硬性評價指標代號全文數據庫數目X1文摘數據庫數目X2文獻類型數X3特色資源數據庫數目X4 續表2
硬性評價指標代號檢索方式數目Y1科技信息服務等功能的數量Y2跨庫檢索反應時間(以萬方和維普為基礎)Y3單庫檢索反應時間(以維普期刊為例)Y4獲得信息前點擊次數Z1用戶留言、投訴功能設置Z2筆者應用在網上選擇的7個省科技文獻信息共享平臺的相關數據(表3),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過對數據標準化處理,使用SPSS16得到累計貢獻率大于0.85時的指標選擇前7項,設置指標權重如表4所示。
名稱綜合得分排名名稱綜合得分排名天津0.532遼寧0.193上海-0.629吉林-0.237浙江-0.518四川0.115湖北0.144甘肅0.541廣西-0.156由實證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完全適用硬性指標用主成分分析法評估后,得到的考核點側重了差異性的指標,于是特色資源的擁有成了考核重點。同時,由于上海等地的平臺網站使用了更多的flash插件和運行模式限制等,反映速度和文獻查找方式產生了局限,同時,獲取有效資源前點擊的次數過于多;甘肅與天津的優勢在于資源整和的數量多。然而,我們從權重制定的結果中也看到,過于偏重數據庫的數量,過于質量的考核本評價體系是欠缺的。
5 結 語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的績效評估本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其中定量化的評價指標進行權重處理,從而避免更多的人為因素干擾。其為科學合理地評估平臺的績效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用進行統計處理得出相對客觀的值,以保證指標權重的合理性。鑒于評價體系受目前平臺尚未被大眾普遍接受,該績效評估辦法、具體考核指標還有待在今后的實際應用中逐步加以完善,使該績效評估辦法在各類平臺項目中實現通用,從而提高績效考核的實用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劉英杰,方平.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科學資源導刊,2009,3(2):58-61.
[2]吳曉丹,吉久明.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用戶滿意度灰色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數字圖書館論壇,2009,(5):45-49.
[3]王瓊輝,劉杰.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績效的AHP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1):185-187.
[4]沈國際,王新峰,孫智信,等.基于集對分析的高校科研公共服務平臺績效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1):228-230.
[5]任勇旗,唐毅,劉召棟.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評價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8(19):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