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寧
摘要:商業銀行利率風險是指因利率變動而使商業銀行的表內和表外業務發生損失或收益的風險,是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站在商業銀行經營的角度,從多個方面來分析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銀行應如何防范和化解利率風險。
關鍵詞:商業銀行;利率風險;分析;防范
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利率的波動而導致其凈利息收入或市場價值偏離預期值的不確定性。自1952年至70年代末, 我國人民幣利率始終是管制利率。但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變,當政府調整利率政策時,依然存在利率風險的可能。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商業銀行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利率風險。2008年下半年3個多月時間,央行已經連續5次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因而有必要研究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及其管理問題。
一、防范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作用與必要性
商業銀行風險是指銀行在經營活動過程中,由于事先無法預料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商業銀行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產生偏差,從而有蒙受經濟損失或獲取額外收益的機會和可能性。
1.防范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作用
《商業銀行法》第31 條規定“商業銀行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存款利率上下限,確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告。”這樣就會造成利率在一定的范圍內隨市場的供求變化, 利率的變化使得商業銀行在籌集資金時所付出的報酬, 以及在運用資金時所得到的收益不相同, 于是商業銀行不得不面臨利率風險。首先是存貸款利差不斷縮小。在利率市場化的過渡時期,銀行業因為激烈的競爭而導致存貸利差縮小。具體表現是:貸款利率大幅下降、銀行籌資成本增加。因此,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總體上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水平下降將難以避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普遍在70%以上,利差縮小無疑將對銀行贏利造成嚴重影響。其次是當前國家為鼓勵投資,刺激國內經濟增長,人為地壓低利率,形成“金融抑制”。
2.防范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加強利率風險管理的迫切主要體現在:(1)外部環境的變化。從經營環境來看,近年來,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運用利率工具進行宏觀調控的日益頻繁,商業銀行經營的利率環境波動性加大,利率風險更加凸現。從監管環境來看,巴塞爾委員會和銀監會對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要求不斷加強。(2)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狀況。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呈現出以下特點:資產長期化趨勢加劇,負債中定期存款比重降低,存款活期化趨勢加劇。這種資產負債結構為利率風險的來源。加之凈利息收入仍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更加大了利率風險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二、防范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措施
1.利率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越來越暴露在利率風險之中,傳統的利率管理模式己不適應銀行經營管理的需要,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建立一套新的利率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來進行利率風險管理。一個完整、有效的利率風險管理組織系統需要由以下責任部門和相關的支持部門、業務部門構成,每個部門和組織都具有明確的風險管理責任。
2.完善適應利率市場化要求的資金定價機制
資金的定價對外是銀行與客戶商定借貸資金價格的行為, 對內是對資產運作風險和預期收益的控制性活動, 要使商業銀行的經營高效率、低風險, 適應利率市場化的要求, 就必須建立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資金定價機制。金融產品定價主要是確定金融產品的利率水平、變動規則及違約責任, 也就是確定是采用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 但我國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定價過程中基本上沒有考慮到利率風險問題。目前, 我國商業銀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產品定價機制, 基本上沒有設立專職的金融產品定價部門, 容易造成各種風險。因此, 要督促商業銀行盡快完善金融產品定價機制, 加強對金融產品定價問題的研究, 設立并強化專職的金融產品定價部門。
3.科學預測人民幣利率走勢
有效的利率風險控制必須建立在對利率走勢的正確判斷上。而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利率波動受市場影響,銀行管理者對利率風險的判斷有更多的依據和基礎。而我國商業銀行關于利率預測的工作還剛剛起步。要科學預測利率走勢,必須系統地掌握利率預測理論和方法,借鑒西方先進利率預測模型,結合我國的利率形成機制,創造出適合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預測模型。利率預測的主要內容包括利率變動方向,利率變動水平,利率周期轉折的時間點等。同時,商業銀行也要隨時關注央行政策舉措,及時捕捉政策信號,準確預測政策走勢,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減少政策性風險。
4.完善利率風險的內部控制制度
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 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 對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1)設立專門的利率風險管理部門。目前, 我國商業銀行利率管理職能部門基本上是資金財務部門, 主要負責中國人民銀行利率政策文件的轉發及解釋等工作。但從總體上來說, 我國商業銀行利率管理部門的設置和人員的配備尚無法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需要。鑒于金融產品定價和利率風險管理的內在聯系, 我國商業銀行要將金融產品定價和利率風險管理的職能集中由同一部門管理-利率風險管理部, 并加強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 如董事會負責制定利率風險管理政策, 統計部門負責提供資產負債剩余期限等數據, 研究部門負責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利率的走勢預測等等。(2)建立利率風險管理的監督反饋機制。建立利率風險管理的監督和反饋機制, 對風險管理政策的執行進行及時、定期、規范的評估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建立與之配套的、科學高效的信息系統, 通過其反饋功能將獲得的信息與部門正加緊制定“放貸人條例”和相關的管理規定。此舉意在保障有資金者的放貸權利, 是對其財富使用權的尊重。
5.完善利率風險管理的外部環境
(1)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的建設。首先
要進一步發展證券市場,豐富發行品種,調整證券的期限結構使其逐步合理化。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資產證券化的二級流通市場,使證券市場為商
業銀行風險管理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要大力培育金融衍生
市場。金融監管部門要積極引導金融衍生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為銀行運用利率風險管理技術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2)提高利率市場化的透明度。一旦實現了利率市場化,利率水平就將由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來決定,此時各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金融產品的價格就會各不相同。因此要通過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來確保金融機構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要加強對利率的調控和監管,規范金融機構的利率行為,提高市場利率的透明度,正確引導金融機構和其他社會公眾對市場利率的理性判斷;要強化金融機構利率風險意識,提高利率風險管理水平。
總之,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商業銀行應加強利率風險的度量和管理,在科學進行利率風險分析的基礎上,依據銀行可承受的利率風險總額,并將其按產品、部門進行分解,由各部門、機構分別承擔各自風險限額的控制進行管理。否則,利率風險管理方方面面只能是空談。
參考文獻:
[1] 馮宗憲,郭建偉.銀行利率定價原理和方法[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8
[2] 李焰.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及管理研究[J].財貿經濟,2000(9):43-44
[3] 黃金老.利率市場化與商業銀行利率風險控制[J].經濟研究,2001(1):68-72
[4] 石彬.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現狀分析[J].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8,6:104-105
[5] 張國梁.中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分析與防范[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6(4):121-123.
(作者單位:廣東發展銀行計劃財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