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燕
【摘要】 目的 觀察步長穩心顆粒治療兒童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85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基礎治療相同,治療組口服穩心顆粒,對照組口服心律平。結果 穩心顆粒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優于心律平組(P<0.05),步長穩心顆粒抗心律失常作用與心律平相同 (P>0.05)。結論 步長穩心顆粒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療效,是治療兒童心肌炎的中藥之一,口服方便,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步長穩心顆粒; 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共收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患兒85例,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治療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齡1~15歲,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8個月~14歲,病程均為1周~2年,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體征、心肌酶學、心電圖,心功能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1.2 診斷標準 病例選擇參照1999年9月全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會議修訂的《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參照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接受病毒性心肌炎常規治療,包括抗病毒、細菌、營養心肌細胞、注意休息和營養等,治療組口服穩心顆粒,用法:0~3歲 1.5 g/次;4~6歲每2.5 g/次 7~9歲3.5 g/次;>9歲每次5 g,3次/d,對照組口服心律平5~7 mg/kg, 3次/d。
1.4 觀察指標方法 兩組在治療前及治療結束時,均檢測主要癥狀、體征、CK-MB、CTnI的血清學穩心顆粒變化,超聲心動圖觀察、及動態心電圖觀察早搏發作情況。
1.5 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病毒性心肌炎療效標準。①綜合療效判定標準:a.臨床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各項檢查恢復正常;b.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心電圖、血清酶基本恢復正常,其他有明顯改善;c.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有一定改善;d.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均無改善。②心電圖早搏療效判定標準:a.臨床治愈:24 h早搏為偶發或完全消失;b.顯效:早搏減少>80%以上;c.有效:早搏減少50%~80%;d.無效:早搏減少<50%。

2 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后室性早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治療后步長穩心顆粒組的心悸癥狀明顯優于心律平組(見表2)。

3 討論
步長穩心顆粒是根據中醫理論研制而成的中藥復方制劑,主要由黨參、黃精、三七、琥珀、甘松等組成,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功效,本研究觀察到, 步長穩心顆粒對室性早搏的治療與傳統心律平相比無明顯差異,但其改善心悸癥狀明顯優于心律平,且不良反應更少,因此應用步長穩心顆粒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早搏,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心悸等臨床癥狀,還可以減少抗心律失常藥所并發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