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穎
3月10日多云
哲人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背著一個空簍子,每走一步都撿一樣東西放進去,而不知剔除那些累贅無用的東西。”生活的背簍沉重起來,愛情、友情、事業、功名……壓滿肩頭,于是,“減負”便成了如今最熱門的話題。學者忙著減負,學生忙著減負,更有甚者,為古人減負。
減負就是讓自己的生活輕松起來,減輕壓力,減少負擔。物質利益的洪流里,人們在懷念與夢想中前進。人們懷念與自然“度蜜月”的時代,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競爭壓力,“鏡中衰鬢已先斑”的“弄潮兒”,在追逐時代潮流中,漸漸累了,沾滿了黃金的鳥兒也飛不起來了。這時,減負就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手段,一種回到自然懷抱的方式,褪去黃金的光彩,放下權利的威嚴,無視功名的榮耀,做回純真的自我,是減負的不二法門。倘若,放不下的太多,舍不了的太多,生活之船將不能順利到達彼岸,又談何生存的光彩、威、嚴與榮耀?上帝創造了一個小蘿卜,給了它一個坑,小蘿卜在坑里長成大蘿卜。上帝造了你我,也給了我們一個位置,而我們卻在這個位置上自怨自艾。背著大堆的面子,徘徊;護著成捆的壓力,猶豫。上帝沒有給我們減負,卻給了我們雙手。
生死本是一念之差,有人隨波逐流,奔波并快樂地活著,但有人并不這樣。嵇康厭惡官場,不愿沾上世俗的空氣,于是用歸隱為自己減負,鐘會慕名前往,被拒之門外。于是,嵇康上了刑場。判官問他有無話說,當時憑借他的聲望,一句求情的話便可安然無恙,但是,嵇康不想讓榮辱、利益成為壓制自己尋找純凈心靈的負擔,斷然一聲:“拿琴來……”嵇康用從容的死為自己減下心靈的負擔,也為時代刻畫了一個背影,《廣陵散》余音未散。
由此可見,減負不可輕視。水太滿必溢,弦太緊必斷。當然,減負并不是盲目地減輕自己或他人身上的負擔。責任、義務、道德、法律是永遠不能拋棄的石頭,用它們,才能撐起我們的脊梁,舉起純真的旗幟。
減負,不是逃避現實,而是讓我們更好地面對現實,朋友們,清點清點自己的行囊,我們輕松出發吧!
指導教師:董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