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11日報道,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境內的一個中資鎳礦項目日前發生大規模暴力事件,當地工人沖擊了工廠,并與中國工人發生沖突,造成包括至少5名中國人在內的多人受傷,大量設備、車輛被毀。中方一名項目負責人當天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工廠目前已經重新開工,中方正積極與當地政府展開善后處理工作。
這個名為“瑞木”的鎳鈷礦項目位于巴新北部馬當省境內,投資高達近14億美元,隸屬于中國中冶集團。8日,當地礦工突然沖擊工廠,搗毀了大量工程車輛和設備。法新社報道稱,該工程的副總經理吳學峰(音)說:“超過30輛車被破壞,工人宿舍被圍困,工廠設備也遭到大量毀壞。”據當地媒體報道,5名中國人和3名當地人在沖突中受傷,其中3名中國人傷勢嚴重,已經被轉送到首都的醫院治療。
在接受巴新《國民報》采訪時吳學峰稱,“我們已經請求巴新政府和警方對事件進行徹底調查,將犯罪者繩之以法,并盡快恢復工廠的正常秩序”。路透社11日援引工程另一投資方———澳大利亞高地太平洋公司經理約翰·古丁的話說,雖然沖突事件的整個影響還不清楚,但預計工程進度不會受到影響,工程的整個計劃也沒有變化。“我們已經接到中方通知,他們將在12月中旬開始試運行。”報道還稱,該工地此前也出現過工人沖突事件。2008年8月,由于對工作條件不滿,當地工人襲擊了中國工人,并封閉了工地大門。
中冶集團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一名項目負責人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此前工地上發生的一次事故是此次沖突的導火索,在那次事故中,一名當地工人因違規操作受傷,但隨后工廠內傳出謠言,稱這名工人已經死亡。這名負責人說,在整個沖突過程中,中方人員從大局出發保持克制,因此受傷害較重,許多財產也被搶。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非常重視,警方立即派出直升機前去調查,并表示將追究作案暴徒的責任。項目已于11日開始復工。馬當省的調查團隨后也將前往調查。
這名負責人還表示,中國企業在投資的同時,為當地做了其他大量工作,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項目全都由當地經營,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當地人受益匪淺。▲(郭 芳)
環球時報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