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宏
【關鍵詞】 血液透析;急性并發癥;護理
作者單位:463000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有多種并發癥,影響血液透析的正常進行,有些并發癥是嚴重、致死的,如不及時發現及采取有效措施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及時發現、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死亡率。為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血液透析過程中并發癥的認識。對血液透析患者應及時做好準確、全面的護理評估,以降低血液透析急性并發癥的發生。現對血液透析中急性并發癥的護理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1 血液透析中并發癥的分析
1.1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壓 低血壓是最常見的并發癥, 即平均動脈壓比透析前下降30 mm Hg以上,或收縮壓降至90 mm Hg以下,其發生率為10%~30%。主要癥狀出冷汗、惡心、嘔吐,重者表現為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心率加快、眼前發黑,腹痛,一過性意識喪失,甚至昏迷。
1.1.1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壓原因 ①血容量過度下降 ,超過組織液回流入血速度;②超濾量過多超過心血管的代償,透析患者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③血管收縮不良:老年動脈硬化,糖尿病血管病變;④透析前服用降壓藥,透析液溫度偏高,血管擴張;⑤透析中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異常,可由低鈣透析液或醋酸鹽透析液等引起;⑥患者在透析中由于清除肝素、肌酐等溶質,血漿滲透壓迅速下降,驅使水分移向組織間液或細胞內,有效血容量減少,導致血壓下降;⑦醋酸鹽的毒性作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等都對血壓有影響。
1.1.2 護理 采取頭低腳高位,停止超濾,減慢泵的流速,吸氧,必要時快速補充生理鹽水100~200 ml或50%葡萄糖溶液20 ml輸血漿和白蛋白,同時應結合病因及時處理。
1.1.3 預防 ①合理評價患者的干體重;②立即減少或停止超濾,減小血流量。盡快補充血容量。對休克并心衰、肺水腫的患者,可予以強心、升壓治療;③控制脫水速度,防止脫水過量.低鹽飲食、減少透析間期水分的攝入量;④透析過程中進行血容量監測,當血容量下降過多時應終止超濾脫水;⑤糾正貧血,增加組織灌注;⑥提高外周血管張力;⑦改變透析模式,對老年、心血管不穩定、經常發生低血壓的患者采用高鈉透析、血液透析濾過[1];⑧加強對生命體征的觀察。 出現低血壓時應立即減慢血流量、關閉超濾, 必要時給予升壓藥物或結束透析。合理使用降血壓藥物。
1.2 血液透析中的高血壓 少數患者在透析過程中血壓有所升高,透析高血壓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1.2.1 常見原因 ①透析前已有高血壓,透析中血壓更加升高;②水鈉潴留容量負荷過重,腎素活性過高所致,③精神緊張、交感神經興奮以及超濾太快或過多等;④失衡綜合征;⑤透析液;⑥正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如果透析中發生高血壓,必要時可使用靜脈抗高血壓制劑,以防發生腦血管意外[2]。
1.2.2 預防 ①讓患者知道自己的干體質量;②嚴格控制液體的入量;③醫囑合理使用降壓藥物;④低鈉飲食。
1.3 肌肉痙攣
1.3.1 常見原因 過度超濾,使用低鈉透析液。多發生在透析的中后期,老年人多見。
1.3.2 護理 對透析間期體重增長過多的患者,增加透析次數和時間, 減慢超濾速度,靜脈輸注生理鹽水100~200 ml、高滲糖水或高滲鹽水。
1.4 失衡綜合征
1.4.1 臨床表現 輕者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困倦、煩躁不安、肌肉痙攣、視力模糊、血壓升高;重者表現為癲癇發作、驚厥、甚至昏迷。
1.4.2 護理 可給予50%葡萄糖溶液或3%氯化鈉10 ml靜脈推注,或靜脈滴注白蛋白,必要時給予鎮靜劑及其他對癥治療。
1.5 心律失常
1.5.1 主要原因:患者原有心臟病史應激誘發等。
1.5.2 護理 積極治療原有心臟疾病,嚴格控制出入量。尿少患者嚴格控制鉀的攝入,香蕉、蘑菇、堅果類含鉀特別多,低鉀者按醫囑補充鉀,密切觀察尿量,保持鉀的平衡[2]。
1.6 凝血癥狀
1.6.1 原因 血流量過小,肝素用量不足,手臂外露血管收縮造成回流障礙。
1.6.2 護理措施 須保持循環管道通暢,要嚴密觀察血流量,有高凝傾向的患者可適當增加肝素用量。可適量增加患者飲水量,在透析中注意肢體保暖。
3 討論
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進展,并發癥仍是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急性并發癥的發生,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血液透析過程中并發癥的認識。對血液透析患者應及時做好準確、全面的護理評估,熟悉血液透析患者的性格特點、病情變化、干體重及有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同時應密切觀察透析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并發癥,提高透析質量。患者情緒低落、失望,常伴睡眠障礙,食欲減退,口干、嗜水、便秘等[3]。護理人員要耐心、細心,做好思想指導工作,教育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同時做好其家屬的思想工作。對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不僅要給予舒適的環境,良好的治療方案,更重要的是給予患者同情、關懷和鼓勵,使患者建立治疾病的信心, 以樂觀飽滿的情緒配合醫務人員治療疾病。
參考文獻
[1] 吳紅艷.血液透析常見急性并發癥的處理.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6):681-682.
[2] 朱艷秋.血液透析急性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和體會.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16):2044.
[3] 段新榮,尹鳳錦,肖穎.血液透析中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13):99-100.
[4] 吳映華,吳南嬌.血液透析急性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實用醫技雜志,2007,14(3):36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