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友林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經營與管理的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處于企業管理中心地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如何適應形勢的變化,順勢而為,從管理觀念、管理目標、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內容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新形勢 企業 財務管理
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認為,企業財務狀況主要取決于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成長能力,現金流量直接決定企業是否有足夠資金進行正常生產經營,因此也應該將現金流量納入到財務預警系統中。建立一套與財務預警相關的指標體系,并從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量狀況對財務危機預警進行分析。
一、企業財務管理的含義
財務管理是從價值方面對企業進行的管理工作,例如對資金、成本、利潤等方面的管理,這些管理是以貨幣形式反映了價值的形成、實現和分配過程。財務管理與其他管理工作相比是一種價值形式的綜合性管理,因此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企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但在其發展、壯大過程中,企業往往忽視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使企業管理局限于生產經營型管理之中,財務管理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及其本質
財務管理創新作為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財務管理者借助于系統的觀點,利用新思維、新技術、新方法,創新一種新的更有效的企業財力資源整合范式,以促進企業經濟管理系統綜合效益不斷提高,達到以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綜合效益的具有動態反饋機制的全過程管理。財務管理創新是以追求企業經濟效益為目標的行動,而目標是構成管理者創新活動經久不衰的動機和動力。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的目標一旦設定,就成為管理創新行為的導向,每一項創新行動向創新目標逼近一步,就會給創新主體帶來成就感而刺激采取下一步行動,從而維持管理創新行為的進行。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是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標的行動,而經濟效益創造的復雜性和困難性決定了其途徑的復雜性和多元性,有已知的途徑,也有未知的途徑。在已知的途徑中有過時被否定的途徑,也有目前存在的途徑。財務管理創新就是對財務管理現存途徑的否定,對未知途徑的探索,創新勢必要“糾正”、發展或否定現存的途徑。而未知的途徑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有一條或數條,也可能不存在。假定確實存在更具價值的途徑,由于人們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局限,以及創新所需成本的制約,人們可能會發現新的途徑,也可能無法發現新的途徑。
三、新形勢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領導對財務管理的重視不夠一些企業領導的財務管理意識淡薄,對財務管理工作沒有予以相應的重視,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認為財務管理工作者僅僅是充當企業付款人的角色,沒有發揮財務管理工作應有的輔助決策和監督控制功能,對財務管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職業規劃及工作開展的建設性意見和要求,甚至將個人的主觀意識凌駕于財務管理制度之上,這是導致財務管理失控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2.工作缺乏創新意識,難以適應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要求一些企業的領導以及財務管理工作者對財務管理工作缺乏創新意識,業務能力比較低,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工作而論工作比較表面的層面上,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理論一籌莫展,致使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嚴重脫節。
四、企業財務管理觀念創新
1.樹立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獲利更加取決于人的知識、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更加重視人的管理與發展,把對人的激勵和約束放在了首位,建立健全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運行機制,充分挖掘和發揮人的創造性、自主性、自覺性,從而更好地為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服務。
2.樹立動態管理觀念。在市場競爭激烈、信息傳遞迅速的當今時代,企業經營隨時面臨著諸多不確定變化因素的挑戰,企業財務管理必須樹立動態管理觀念,服從競爭需要,立足未來,根據市場信息及企業實際不斷比較、分析和選擇,在動態中尋找最佳平衡點,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提高管理效率
3.樹立知識化的理財觀念。這里所提到的知識,除一般意義上的知識外,還包括科學、技術、能力、管理等。知識成為最主要的生產要素和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源泉,是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之一。與此相適應,未來的財務管理,更將是一種知識化管理,其知識含量,將成為決定財務管理是否創新的關鍵性因素。
4.樹立科學發展觀念。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當前財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理論熱、實踐冷的現象,今后應更多地把研究國內外先進理財理論和方法與國內企業實踐相結合,促進財務管理科學化。
5.財務分析與管理手段的創新。財務分析是評價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診斷企業現在財務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有效手段。隨著企業知識資本的增加,企業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越來越受制于知識資本的作用,對知識資本的分析也因此構成財務分析的重要內容;評估知識資本價值,定期編制知識資本報告,披露企業在技術創新、人力資本、顧客忠誠等方面的變化和投資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情況。設立知識資本考核指標,一是創新指標,如知識資本創新力;二是效率指標,如知識資本利用率、知識資本利潤率;三是市價指標,如每股知識資本賬面價值、知識資本與每股盈余比率;四是穩定指標,如知識資本增長率,知識資本損耗率等。設立知識資本與物質資本匹配指標和綜合指標。
總之,知識經濟拓寬了經濟活動的空間,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方式。對財務管理的觀念、內容和方法、管理目標以及財務管理的評價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不斷創新才能完善財務管理,改革現有財務管理組織結構,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財務人員。
參考文獻:
[1]張先治.財務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2]韓新寬.財務管理學[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出版社2008
[3]張友棠.財務預警系統Beaver,W.2006 Financial Ratio as Predictor of Failure,Supplement to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pp
[4]何思東.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探討[J].財會研究,2009,03.
[5]楊漢明.談知識經濟與財務管理創新[J].財會月刊,2001,08.
[6]馬靜.新形勢下企業理財觀念的創新[J].財會月刊,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