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摘要:晨讀,是英語學科組織教學的重要環節。抓好英語展讀課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培養興趣英語晨讀感情投入
就語言課而言,晨讀課作用之大是其它任何課型所不能替代的。“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大基本要素,這四個環節緊密聯系,就“讀”而言,重視加強這一環節的訓練,能促進“聽”、“說”、“寫”的進一步提高。一堂高效的英語晨讀課能使無論成績好或差的學生都各有所得,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可謂事半功倍。因此英語晨讀應得到英語教師的足夠重視。
英語晨讀的方式比較豐富,學生可以兩個人一組練習英語對話,利用英語晨讀課讓學生進行對話、課文朗讀或背誦。不僅沒有加重學生的負擔反而讓學生覺得英語輕松易學;或者四、五人一群玩“你說我演”的英語游戲,集“聽”、“玩”、“說”、“用”為一體的英語晨讀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英語晨讀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英語的快樂感和成就感,學習英語的情緒日益高漲。
教師認真值班并進行輔導答疑,學生積極參加。教師對學生起督促、鼓勵的作用外,還能及時發現學生的發音、朗讀、理解課文及語法概念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給予糾正、示范和指導,從而掌握了學生實際水平的第一手資料。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各階段的教學計劃及具體教學安排,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英語。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通過朗讀和背誦讓學生積累語言的輸入、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晨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進一步加深,鼓勵學生大聲朗讀,大膽開口。通過朗讀和背誦,知識目標得到了鞏固,能力的培養成為可能。
有人認為讀書聲音越高,收獲就越大,效率就越高,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事實證明,讀書的效果取決于讀書者用心的程度和讀書的方法等多方面因素,和讀書的聲音高低是不成正比的。有些書需要大聲朗讀,有些書需要默讀,還有些書也許只需要瀏覽等。如果不講究方法,不因地制宜,不分內容,一味地要求學生大聲朗讀,只會震得頭昏腦脹,甚至導致尚未發育成熟的聲帶受損壞,聲音嘶啞。所以,晨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好讀書的質量和效率,而不是一味地強調讀書聲音的高低。
在晨讀時,教師要求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如單詞、重點短語、重點句型、以及交際用語等進行識記、理解加以鞏固,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所涉及的范圍主要是課本,課堂筆記本,參考資料。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復習每個單元的重點詞和短語,將其寫在黑板上或者利用多媒體,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起來鞏固加強記憶,自己查字典擴展語言點。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進行聽寫,講解個別難以理解的用法。
英語晨讀時可以開展許多活動,如教學生一些優美易唱的英語歌曲,通過演唱英文歌曲,不但讓學生受到英語文化的熏陶。而且增加了接觸英語的機會;朗誦一些短小、有趣、易懂的英語詩歌;讓學生尋找課外閱讀材料(與本單元有關的)促使學生增加詞匯量、拓寬知識面,學到更多生活英語。
遵循孩子天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把單元的考綱單詞編成謎語,讓學生小組進行猜詞比賽;展開多種形式的朗讀比賽,聽朗讀帶,看誰讀得又好又快,看誰讀得有感染力。詩歌朗誦、分角色朗讀,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得到美的熏陶。學生受到教師情緒感染,人情入境地朗讀,使學生在晨讀時達到音與情融為一體。學生的天性就能積極發揮,踴躍參加。主動、有興趣地成為晨讀的主體,達到良好的效果。
晨讀時提倡讓學生背誦,有助于學生在語音、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其次,背誦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也有重要作用。當背誦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學生便仿佛進入了英語所蘊含的思維的表達模式之中,英語聽起來順耳了,說起來也靈活了。這正是背誦使學生形成英語語感。背誦可以幫助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并實現語言運用的自動化;背誦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為背誦材料往往是學生在寫作中模仿的范文。剛開始可讓學生背誦句子,進而背誦段落,再背誦整篇文章,而且選擇篇幅較短、趣味性較強的內容作為背誦材料。
學生根據自學要求,默讀課文,勾劃、注記、寫提要,教師巡回輔導,啟發思考,留心觀察,廣泛答疑,有重點地輔導學困生。教師師規定時間提問,學生就有一種緊迫感,不認真看書就不會回答,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課文一遍看不懂再看,疑難詞句查詞匯表或者互相討論。此時學生的自學比被動地聽老師講課積極得多。學生通過這樣的自學,對新知識獲得豐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發現問題,帶疑聽講,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目標一致,同步和諧,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克服了學生自學中的盲目性。
晨讀課主要培養的是朗讀能力,它兼有“讀”和“說”兩個因素,是連接閱讀和口語的橋梁。重視晨讀,采取多樣化形式,晨讀的實效也大大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素質更是得到了有效的促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