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社平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教師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而我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全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其創新能力,現拋磚引玉談談我的看法,以期同行批評斧正。
關鍵詞:創新思維能力好奇心
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無一不閃耀著創新思維的火花。創新是源泉,創新是動力,創新是希望。教師不僅應該在教學中具有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而且應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發現、激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對學生一生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我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就自己的嘗試淺談幾點體會:
一、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建立和諧、自然、民主的師生關系
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和諧、自然、民主的氣氛中才能放下包袱,釋放心情,大膽思維,這樣才能活躍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敢想、敢說,由被動支配變為主動參與。在英語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結成對話小組自定題目,自由發揮,對于他們對話中的錯誤,不是斥責,而是熱情地鼓勵、指正。學生在這種和諧、自然的民主氛圍中,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地發展與釋放,個個笑顏逐開……
二、善待并設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與好奇心與之俱來的,好奇心是創新思維的驅動力之一,它們伴隨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學生由好奇心而生成的許多疑團應該得到教師及時的詮釋。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很感興趣,我就搜索有關資料,向他們講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比如在西方不能隨便問一個人的年齡、職業、收入等,而在東方國家中間這種問題是習以為常的。對于別人的夸獎,東方人過謙,而西方人則坦然受之,并表示感謝……如果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疑團解開,那么求知欲更強,對問題也更樂于打破砂鍋問到底。
三、在課堂中巧妙設疑、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課前要精心準備,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去撞擊學生心靈的火花,激發他們心底創新思維的波瀾。例如,為了考查學生掌握課文的熟練程度,我把一篇學過的課文的關鍵部分挖空,讓他們試著完形填空,他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結果,這篇課文用設疑的方法得到了較為完整的補充。起到了溫故知新的作用。
四、打破心理定式,爭取求同存異
心理定式雖然有時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但由于客觀事物變幻莫測,當我們對已變化了的事物再用某一定式思考時,就會影響問題的正常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打破心理定式,確保問題的正確解決。在學生寫英語短文時,有些教師要求學生用限定的詞語編寫,我不能茍同。我認為應該打破條條框框、突破固定模式,充分彰顯個性,寫出的英語短文才會風格各異,多姿多彩。
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對于開創學生創新思維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須讓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以此來輔助課堂教學,在自主組織、自由發揮、自編自演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創新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在英語教學中,我每周設一節課外活動——Free Talk,每一小組具體內容自定,形式諸如講故事、情景對話、表演節目等。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在這種歡快的氛圍中,連平時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全無平時的羞澀感,形成了人人參與、爭先恐后的喜人局面。
多年來,我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樂此不疲,英語教學成績也名列前茅,學生對英語課興趣盎然。教育是育人的科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僅對學生掌握文化知識大有幫助,而且創新能力對學生一生的成長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要面向科學、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培養創新型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我們應有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國家培養出一代代具有廣闊的視野、活躍的思想、強烈的求知欲、敏捷的思維、靈活的應變能力的創新人才,只有這樣,我們的中華民族才會永遠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