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學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痛苦。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學好,這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我想我們教師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或技術是非常必要的。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但又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成效不同于生產效益,它不是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教得好不好,而是取決于學生學得怎么樣。因此,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討論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就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了,下面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談談我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有學習興趣時,他們才會主動、熱情地去學習。這樣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很多學生并不是與生俱來就對學習感興趣,所以我們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那我們如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不像音樂有優美的聽覺享受、體育有身體的直接參與。尤其是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要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易懂,就得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利用數學知識,采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激發他們無限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學全等三角形時。讓學生利用變換的方法(平移,旋轉,翻折)自己動手得到一些全等三角形。例如:如圖,給你兩個全等三角形,試擺放出下列圖形。
學生親自動手并取得成功之后,他們就會很有成就感,又因為對全等三角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所以此時對老師要講的內容也就十分感興趣,這樣,此時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2.巧用多媒體教學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今的初中生大多數活潑好動,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聲、像、動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其新穎性、直觀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符合其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不斷地給學生以新的刺激,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增強了學習興趣。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當學生取得成功或取得一定進步時,他們就會體現出開心、自豪、欣慰等積極的心理狀態,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并會開心、自主地訂下爭取更好成績的計劃。體驗成功的喜悅,這對優等生、中等生來說不難,但對學困生來說,就不容易了,所以,老師在平時提問和測試中,尤其是在課堂練習時一定要有一定量的簡單題,并且簡單題的數目要有變化,這樣既能讓學困生看到希望,又能不斷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這樣才能讓他們有信心并能真正地不斷提高。
二、教師的引導要恰到好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把握著整個課堂的總方向。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幾年的新課改實踐,我們大部分教師已深深感到,現在的課堂教學中老師的任務比過去重多了。因為要想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弄懂這些知識,你就要不斷地引導并組織他們開展活動,不斷地給予啟發。如我市目前推行的教學模式中就明確規定,教師每堂課單項授課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其他時間必須在老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弄懂知識。可想而知,這30分鐘內,教師的恰當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否則,提高課堂效率就會事與愿違了。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以提高整班的學習水平
合作學習能很好地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利用團體的智慧去研究、探索數學問題,引導每個學生主動地去動腦、動口、動手,親自體驗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這樣不僅讓學生輕松、開心地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學會怎樣學習。這種學習方式遠比被動接受老師的講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我市目前推行的教學模式就要求把整個班級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6~8人,并且要求學生成績好、中、差搭配,以便學生更好地探索、討論、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學習單位的這種組織教學方式,再加上平時多表揚優秀小組以激發他們你追我趕的學習熱情,這樣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而提高整班的學習成績。一段時間后,我市試點學校學生的各門功課的學習成績迅速提高。并且全校平均分連續幾次穩居全市前茅。這就用事實證明了,學生的合作學習再加上教師的恰當引導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再加上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擁有高效課堂45分鐘就真的不難了。
總之,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能靠增加課時,而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率。減少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