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發
摘要:構建和諧校園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老師、學生、家長、社會的殷切期待。構建和諧校園,意義深遠。分管德育的副校長要首先轉變觀念,有超前意識,加強學習,用科學的教育思想武裝自己,傾情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關鍵詞:轉觀念建和諧
人們都知道圖畫的優美在于構圖和諧,歌曲的動聽在于旋律和諧,而校園的美麗就在于構建領導、老師、學生、家長、社會和諧統一關系。構建和諧校園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老師、學生、家長、社會的殷切期待。構建和諧校園,意義深遠。經過不斷的學習、反思、討論。結合自己的實驗,我總結如下:
一、理論思想轉觀念
要調動老師們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積極性,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當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性,要讓老師們轉變教育觀念。放下老師的架子。蹲下身子傾聽學生的心聲、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想轉變教師們的觀念,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更要首先轉變觀念,有超前意識,加強學習。用科學的教育思想武裝自己,以團結、交流、平等、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為基礎,共同鋪就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之路。
我指導老師認真研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關理論資料,整理學習筆記,并提出具體問題以課題的形式讓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參與。并將構建和諧校園這一較為復雜的工程細化,提出若干問題。如:怎樣認識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必要性,構建和諧校園及和諧師生之間的關系,怎樣構建教師之間的和諧,怎樣構建師生之間的和諧,怎樣構建學生之間的和諧等,有效地激發出老師們的實驗熱情,找優秀的文章,讓老師們閱讀,并寫出心得體會。
二、排憂解難建和諧
要想讓老師們全身心地投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中去,調動全體學生都參與到班集體建設中來。這是個勞心費力又耗時的過程。需要老師們用誠心、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這就考驗老師的決心、耐心、恒心,教育對象間的差異和教育的反復和鞏固,會讓老師身心疲憊,產生畏難情緒,甚至打退堂鼓。首先想辦法讓我們的老師們無后顧之憂,化解他們心中的怨氣,我對待老師也像我所希望的老師對待學生那樣,滿懷慈愛心、朋友心、傾聽老師們的心聲。急老師們所急,想老師們所想。做老師想做的事。真正實現教育的人性化管理。學校是一方凈土,和諧校園容不下絲毫不和諧的因素。作為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應果斷運用手中的權力,講原則。不妥協,不退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公平。這樣學校才更具凝聚力和戰斗力。也只有這樣學校才有能力構建真正和諧的校園,這樣學校里的老師才更具備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能力。
三、家校聯系新通道
要想發揮學校的最大教育功能,讓老師們的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作為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有責任協助老師做好家長工作,有責任協調好家長與教師的關系。因此,我設立了“家長接待日”——每周一下午第三節課,這個時間接待一些學生家長,了解他們提出的教育問題,從中找出當前教師教育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從中了也解老師教育面臨的阻力和困難,在安撫家長的同時,也讓家長懂得在家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配合老師的工作,讓孩子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并且將信息及時反饋給班主任老師以便讓老師們尋求更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除了針對少數家長的“家長接待日”外。我們還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家長會上除向各位家長講一講學校建設情況、發展情況之外。還向家長講一講當前的教育形勢及學校正在開展的一些活動,希望家長從哪些方面配合學校、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真正把我們的學校辦成讓家長們放心的學校,讓我們的教師成為家長們都尊重信賴的教師。
四、校園盛開和諧花
在校園文化氛圍上,突出本校特色,讓學校的每一處建筑,每一種景物。每一面墻壁會說話。實現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統一。特別是內在的精神文化建設應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扎扎實實地把和諧之風徐徐吹入每位師生的心靈深處。為此,我們扎實開展了“十個一”活動。1.每位教師每天至少和—位學生面對面談心。2.每位教師每天至少給一位同學寫幾句贊賞的話。3.每位老師至少每天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贊美一位同學。4.每位教師每個月寫一篇教學反思。5.每位教師每學期寫一篇心得體會。6.每位同學每學期擬訂一份學習計劃。7.每位同學每天和一位老師或者一位同學說一句心里話。8.每位同學每天做一件好事。9.每位同學每星期至少與父母或者長輩溝通一次。10.每位同學每月至少為父母或者長輩洗一次腳。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師生在互相關懷賞識中,體驗感受共享生活學習,民主和諧美好的師生關系逐漸形成。
為進一步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引向高潮,展示和諧師生關系的新風貌。各班每月開展一次主題班會,辦一期黑板報。舉行一次手抄報比賽,從各個側面不同角度展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成果。師生一起觀察體驗,一起游戲,一起鍛煉身體,一起教學探討和諧課堂。讓校園盛開和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