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力推民企“走出去”
國家商務部分別在4月21日和3月19日召開了兩次有關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內部會議,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副部長陳健分別出席,財政部、銀監會等金融部門亦有相關官員參加。知情人士透露說:“建立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金融支持體系,完善對‘走出去民營企業的財政扶持是會議的主要議題。”
相關部門人士透露,國家商務部目前正在醞釀的政策中,包括允許銀行貸款作為境外項目資本金、成立專門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設立外匯專項基金等諸多方式。“如果這些政策最終得以出臺,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情況將會得到巨大改觀”。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截止到2007年年底,有7000多家國內投資主體在境外直接投資企業1萬多家,其中,私營企業對外投資的主體數量占11%,大約有800多家。
據悉,今年一季度我們國家的企業在境外設立的企業有44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8%,對外投資總額37億美元,從數字上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較大。在當前企業對外投資中,民營企業表現活躍,中央企業仍是對外投資的主體力量。
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3.5%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月1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3.5%,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0%以上。
數據顯示,本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繼續保持回升。同上月相比,在PMI指數體系中,產成品庫存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其余各項指數均保持上升,但升幅有所縮小,多在2個百分點以內。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0.5和2.0個百分點,達到57.4%和56.6%,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0%以上;購進價格指數上升3.0個百分點,達到51.3%,自去年9月份以來首次突破50%;從業人員指數上升1.7個百分點,達到50.3%,自去年10月份以來首次突破50%。
據悉,制造業PMI是一個綜合指數,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做法,由5個主要擴散指數加權而成。通常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4月份20個行業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等15個行業高于50%;金屬制品業、煙草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業5個行業低于50%。
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0%
據國家統計局報告,2009年1-3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98億元,同比增長15.0%。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9834億元,同比增長14.1%;縣及縣以下零售額9564億元,增長17.0%。 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4627億元,同比增長14.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383億元,增長18.9%;其他行業零售額388億元,增長2.8%。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下降25%
據國家商務部統計,2009年第一季度,全國進出口總值為4287.4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4億美元,下降19.7%;進口1832億美元,下降30.9%。
3月當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1620.2億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902.9億美元,下降17.1%;進口717.3億美元,下降25.1%。
一季度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下降20%
據國家商務部統計,2009年1-3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54家,同比下降34.4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17.77億美元,同比下降20.56%。
3月份當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793家,同比下降30.4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4.03億美元,同比下降9.5%。
今年1-3月,對華投資前十位國家/地區(以實際投入外資金額計)依次為:香港(103.88億美元)、英屬維爾京群島(30.13億美元)、新加坡(11.44億美元)、日本(9.81億美元)、開曼群島(8.43億美元)、韓國(6.64億美元)、薩摩亞(6億美元)、美國(5.75億美元)、臺灣省(3.79億美元)和毛里求斯(3.56億美元),前十位國家/地區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 86.99%。
2008年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逆差為歷史最大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4月15日發布的2009年《農村經濟綠皮書》指出, 2008年農產品進出口逆差由2007年的43.7億美元急劇上升至181.5億美元,增加3倍多。盡管受到世界糧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但是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額不僅連續第9年增長,再次創造歷史新紀錄,而且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綠皮書分析指出,導致農產品貿易逆差擴大主要有四個因素。第一,在國際糧食價格大幅度上升背景下,中國不僅需要進口大量大豆,而且缺少大豆貿易定價的話語權,與2008年大豆進口平均單價同比增加56%,僅大豆進口這一項就比去年多支出約79億美元; 第二,2008年1至11月,中國農產品進口價格指數為137.7,農產品出口價格指數為115.2,即農產品進口價格上漲幅度大于農產品出口價格上漲幅度;第三,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國際市場需求不斷下降,直接影響了中國農產品出口增長;第四,產品安全性也是影響農產品出口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去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突破3萬億元
據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日前在福州表示,2008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3.1萬億元,比2007年增長43%。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運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生存狀況遠遠好于運用傳統模式的企業。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在金融危機中,未運用電子商務類的企業陷入困頓的比例達84.2%,而運用電子商務的企業陷入困頓的比例為16.8%,兩者相差近5倍。
統計資料顯示,去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為89.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9.5%,但是增速比2007年回落了6.7個百分點。物流業沒能實現與電子商務同步增長,主要是因為我國物流業還是以傳統物流為主,現代物流發展還需要一個大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