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琰
摘要:以項目任務為主線,構建項目技能模塊,將項目教學法引入高職電子實訓教學中,并結合教學實踐,闡述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關鍵詞:高職;項目教學法;電子技能實訓
電子技能實訓是高職電子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項綜合性技能訓練課,涉及多門學科,實訓項目內容多、實操性強。傳統教學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主要表現在:學科型教學模式明顯,項目分散,實訓內容缺乏系統性和主體性;技能訓練目的性差,學生缺乏創造性和主動性。高職院校為實現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第一線的電子行業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必須積極尋求有效的教學模式。
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可行性
項目教學法是以工作任務及其完成過程為主線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將理論與
實踐有機整合,能使學習者在實踐活動中主動學習和有效應用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能實訓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具有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從項目教學法的特點來看,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參與完成某個“項目”的實踐活動,具有目的性;實施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為基礎,具有主體性;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項目是以生產某種具體的、有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任務,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因此,在實施電子技能實訓中,將相關技能融入到項目“產品”中,以項目教學法的形式進行教學,效果會更好。
第二,從電子類專業學生就業崗位(群)來看,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生產的相關工作。這些企業生產電子產品的工藝流程主要為原料采購、產品設計、制作、調試和檢驗等工序。因此,在電子實訓教學中,一方面,可從電子產品生產過程的主要環節提煉出相應的技能項目,通過項目完成技能訓練內容;另一方面,電子產品自身結構也是由一個個功能模塊構成的,如家用電視機產品,雖品牌繁多,但電子電路組成結構基本相同,即均由電源電路、伴音電路、圖像處理電路、掃描電路等構成。電子產品的這種生產工序特點,為實施項目教學法提供了便利條件。

項目教學法實施方案
(一)選擇實訓項目和“產品”的方法
項目是在充分調研專業崗位(群)能力結構與需要的前提下,依據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技能要求進行分類整理,然后轉化為若干個實訓項目而設立的,最后通過項目產品實現教學任務。因此,項目“產品”的選擇是實訓成功與否的關鍵。
項目“產品”的形式選擇是多樣的,可以是實物、圖紙、圖片等,在選擇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產品”真實性原則,項目中要包含一定教學內容,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至少是接近工作過程的案例或實用產品,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創造欲望;“產品”可實施性原則,產品的難易程度適當,能將理論知識和技能結合在一起;可檢驗性原則,有明確而具體的“產品”結果,可展示、檢驗、測試、評價等;趣味性原則,增加“產品”趣味性,提高學生求知欲和成就感。教學實踐表明,在電子技能實訓教學中,選擇實物作為項目“產品”是最合適的。

(二)項目教學法具體實施方案
確定項目“產品”在近幾年教改中,通過分析比較,主要選擇了四種實用電路作為實訓項目:聲光控開關控制器項目、超外差收音機組裝項目、家用防盜報警器項目和智能廣播控制器項目。這四個項目依次由簡單到復雜,可根據不同學期教學內容需要,選取不同的項目進行教學。每一個項目均由不同模塊構成,在每一模塊中,根據技能要求,又分設不同任務目標和要求。其結構如圖1所示。
構建項目模塊在選定項目產品后,需要對項目產品進行剖析,以確定模塊內容及個數。在對項目產品模塊分析時,要明確以下幾點:依據教學大綱技能要求和職業崗位能力要求,有針對性地設置項目模塊;要考慮項目實施的對象和條件,如學生實際專業水平、實訓設備、場地、師資條件;做到難度適當,具有針對性和側重點。例如,我院電子技能實訓的一個子項目“智能廣播控制器電路”,該項目“產品”具有典型性和覆蓋性,綜合性較強,主要涉及電子類專業中的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子電路以及單片機系統電路。根據教學大綱實訓技能要求,經分析,將其確定為三大實訓模塊:原理圖繪制模塊;印刷電路板(PCB板)設計與制作模塊;電路組裝與調試模塊。在每一個模塊中,還制定了相應的任務和目標。
制定模塊任務模塊任務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崗位角色需要,建立相關知識鏈接,明確實訓目標及任務要求,由簡單到復雜,逐步引入。“智能廣播控制器”項目中各模塊任務的詳細內容如表1所示。
項目實施項目實施按模塊進行,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利用電子CAD設計知識,依據“智能廣播控制器電路”實體電路,在Protel99 SE軟件上建庫繪圖。由易到難地依次進行話筒放大器電路、信號分配電路、CPU控制電路的繪制。通過對話筒放大器電路的繪制,要求學生達到初級繪圖員的水平,掌握電子設計與繪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經考評合格后,再進行信號分配電路和CPU控制電路的繪制,該階段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電子電路的設計與繪圖技巧和方法,達到中、高級繪圖員水平。第二階段,繪制各單元電路對應的PCB板,分為三步進行:(1)由計算機軟件自動設計生成PCB板。要求學生掌握自動設計流程和基本操作方法,并將自己制作的印刷板與實際產品作比較,找出自動設計生成PCB板方法的優缺點。(2)采用自動設計,人工調整的方法設計PCB板,突出產品設計的個性化特點。(3)對于輸出控制板的PCB板設計,全部采用手工設計方法,培養學生對于強電的布線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做到既安全、又合理。第三階段,在已設計好的印刷板上,進行電路的組裝、調試及檢測。在這個環節,對學生進行電子產品的裝配、工藝與檢測技能訓練,重點訓練焊接技術技能、產品工藝與管理技能、儀器儀表的檢測與維修技能訓練等。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充當了多種角色,集繪圖員、工藝員、檢驗員與管理員等于一身,培養了綜合能力。
編寫實訓報告撰寫實訓報告是整個實訓項目中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它是學生對項目作品構思過程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分析、總結和歸納的過程。通過撰寫實訓報告,可提高學生對項目成果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撰寫技術性文件的能力,同時,也可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學習態度和認真規范的工作作風。在項目開始前及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記錄,認真總結項目實訓過程的得與失。學生完成項目作品后,撰寫正式的實
訓報告,存檔備考評。
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項目“產品”的選擇和開發,是實施項目教學的關鍵選擇一個合適的項目“產品”,需要實訓指導教師認真分析和比較,一方面,要符合教學大綱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如何通過一個個項目模塊,將技能知識體現在項目任務中,從而使學生構建一個系統全面的技能知識框架。
項目指導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作為實訓項目的指導教師,除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外,還需要有一定的專業實踐知識和生產經驗,以解決在實訓項目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和開發能力,以便設計出新穎、有趣的項目“產品”;應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以實施項目教學全過程管理,及時解決項目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的指導要恰到好處項目教學法的突出特點是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激情和勇氣,培養他們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增強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在項目輔導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多以提示性和啟發性的方式給以指導,當好引路人。
項目考評要全面、合理在考核和評價項目時,不應只重視項目的結果,要結合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個技能環節綜合考評。可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與教師綜合考評等方式。在制定考評標準上,要做到與實際生產過程緊密結合起來,按照企業或行業標準進行項目評價,以提高學生實際生產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點擊核心——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導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盛國.項目教學法在741型超外差收音機安裝實訓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7,(8).
[3]陽曉娟.項目教學法在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8,(2).
作者簡介:
萬琰(1971—),男,河南信陽人,河南省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師,主要從事應用電子的教學及研究工作。(本文責任編輯:張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