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海明
【摘 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思想活動呈現出新的特點,養路段思想政治工作也相應地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必須從根源上弄清其存在問題的原因,才能把養路段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關鍵詞】養路段 社會轉型 市場經濟 思想政治工作
養路段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對黨員和干部職工進行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思想教育。目前,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不僅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同質的單一的社會向異質的多樣性社會轉型,而且這種轉型使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方面增強了人們的自主、開放、平等意識,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導致了人們的道德意識、集體主義意識淡化,在養路段,體制改革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使體制順應新時期市場經濟的新特點,要從人們思想活動的新特點入手,掌握思想活動的新變化,并對癥下藥從存在的問題中找出原因,這樣才有利于把養路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也才有利于養路事業體制適應改革的需要、持續發展。
一、新時期人們思想活動的新特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經濟生活越來越呈現出經濟成分、經濟利益的多樣化以及社會生活方式、組織形式、就業形式等的多樣化,這些“多樣化”的社會存在反映在新的思想意識上,使新的思想意識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也使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更復雜、更嚴峻的挑戰。在此,我們有必要將新時期人們思想活動中呈現出的新特點加以概括研究。
1.競爭性:競爭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運行機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打破了等級特權觀念和“等、要、靠”的思想,弱化了個人對國家和集體的依附,人們也逐漸由“單位人”變為“社會人”,體制的變革使人們呼喚競爭精神。在經濟、政治體制改革中,我們所需要的競爭既是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的積極競爭,又是在合法、合德的軌道上進行的正當競爭,同時,在競爭過程中還必須遵循平等自愿、忠誠守信的原則。
2.多變性:人的思想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總是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社會轉型期,人們思想活動的多變性尤為突出。從歷史上看,每當處在社會轉型期,社會處于過渡和不定型的狀態,相應地人們的思想也會處于不確定和劇烈變化的狀態之中。在這種狀態中,人們在對新的理論、新的價值觀念等方面的選擇上也處在一種或不辨良莠,全盤否定;或雖持疑慮,又不置可否的狀態,急需用科學的鮮明的理論加以引導,因此對于人們思想活動的多變性,我們要用科學的預見性、靈活多樣的工作方法,將人們積極健康的思想補充、豐富,使其不斷發展,而將其思想中消極頹廢的方面控制在萌芽狀態。
3.趨利性:在計劃經濟時代,“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傳統義利觀使人們一直羞于談功利。但在改革開放的經濟條件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物質利益的重要性,因為物質利益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也是人們進行其他社會活動最基本的條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利益原則被作為調動人們積極性的常用手段,這使得物質利益觀念更為突出。這種趨利性思想一方面能使人們堂堂正正地爭取自己合理、合法的物質利益,促進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另一方面,也會影響人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判斷是非的標準,使一些人不能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甚至不擇手段地追求個人利益,滋生拜金主義。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義利觀,鼓勵人們通過正當手段追求個人物質利益,反對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非法為己牟利的行為。
4.非理性:非理性是指對問題缺乏理性思考的思想表現,對任何事物抱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不講原則;或處理問題感情用事,情緒處于一種浮躁的狀態。思想活動的非理性來自于大變革和社會轉型期人們的特殊心態。隨著改革的深化,在一系列重大利益的調整中必然會產生許多新的矛盾(如下崗問題),觸及一些人的眼前利益,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和心理失衡。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思想活動的新特點,使得養路段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及時改進。
二、現階段養路段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1.思想政治工作內容針對性不強:市場經濟的特點不斷強化著人們的自主性意識,它會對外在的灌輸產生一定的排斥甚至逆反心理,現在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年輕同志,吸納新知識多,視野寬。如果不注意研究接受者的特點,僅用空泛的針對性不強的內容和大話、空話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取得實際效果。
2.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單一:計劃經濟時代經濟體制的整齊劃一性,使人們形成單向、單一、單調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習慣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甚至是“一把鑰匙開百把鎖”的思想教育方法。而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有些思想和觀念問題的是非界限還不十分清楚,還有待于今后的實踐來證明,如果簡單地采用非此即彼的觀點進行說教,必然會起不到實際作用。
3.缺乏激勵機制:在計劃經濟時代養路段普遍存在著“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象。究其原因就在于組織體制還未完全激發起人們的積極性。因此建立一個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激勵機制是必需的。
三、現階段養路段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1.傳統文化的影響: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人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思想活動的獨立性也進一步強化,競爭精神、平等觀念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以體現。而傳統文化是人文中心主義文化,即文化的基本內容和發展目標在于訓練人、教育人、開導人,在于告訴人做人的準則和方式方法。在思想教育過程中主要是單向度的訓導方式,缺乏溝通,所有這些都壓抑了民主意識、競爭精神。
2.社會轉型引發價值觀震蕩:目前,人們的思想活動的多樣性是由于我國只處于社會大變革和社會轉型期而引起的,而這種社會轉型又勢必引起利益分配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到社會關系分化。全方位的社會變革打破了原有的觀念體系,形成一種價值觀念多樣、價值取向多樣的局面。在新的觀念體系尚未建立的時期,這種多樣的局面也必然是混亂的,人們的價值取向也是多變的。
3.利益分化導致思想政治工作困惑:物質利益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也是人們進行其他社會活動最基本的條件,新形勢下,趨利性成為人們思想活動的新特點之一。而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對改革所能帶來的利益期望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改革的難度越來越大,在深層次進行利益調整,利益與暫時得失會有很大差異。所有這一切都沖擊了養路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引起職工的“身份認同危機”,也給行政人員帶來思想困惑。
通過對養路段思想政治工作中人們的思想特點、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后,我們有必要以傳統文化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將干部人事制度和法律監督制度作為監控手段,并運用正面激勵和反面激勵等激勵措施來加強養路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設。
(作者單位:青海省班瑪公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