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娜
【摘?要】 目的:分析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治療中重度宮腔粘連合并不孕癥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從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于本院的108例宮腔中重度粘連合并不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術前分別對患者進行宮腔鏡診斷,確診后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進行宮腔鏡電刀粘連分離術及冷刀和電刀交替使用粘連分離術。觀察兩種手術方式治療后患者的宮腔形態,月經量及術后1年內的自然妊娠情況。結果:54例患者在經宮腔鏡下行電刀分離宮腔粘連,54例患者在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分離宮腔粘連,術后觀察分析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分離宮腔粘連的患者,宮頸管及宮腔解剖形態恢復正常率、妊娠率以及月經恢復正常率均顯著高于單純電刀分離宮腔粘連的患者(P均<0.05)。結論:宮腔鏡能夠對宮腔粘連合并不孕進行有效診斷,通過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粘連分離術能夠有效治療宮腔中重度粘連,改善月經量,從而提高妊娠率。綜上,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分離宮腔中重度粘連能夠有效提高自然妊娠率,臨床價值顯著,微創操作恢復快、創傷小。
【關鍵詞】 宮腔鏡;宮腔粘連;不孕;價值
文章編號:WHR2018071036
為明確宮腔鏡下使用電刀和冷刀交替分離宮腔粘連對于宮腔中重度粘連合并不孕患者的臨床診治價值,本次研究選取近年來收治的108例宮腔中重度粘連合并不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術前分別對患者進行宮腔鏡診斷,確診后對患者進行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觀察治療后患者的宮腔形態,月經量及術后1年的妊娠情況,現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于本院的108例宮腔粘連合并不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為23~35歲,平均(28.62±1.14)歲,所有患者均在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況下,超過1年沒有懷孕,不孕年齡為1~7年,平均(3.42±1.08)年。女性激素水平檢查證實卵巢功能正常,經B超監測確定有排卵。丈夫精液常規檢查無異常,夫婦雙方結核抗體檢查,相關的免疫抗體檢查及染色體檢查均無異常。均存在宮腔操作史,包括人工流產、上取環,引產、清宮術、自然流產,剖宮產以及經腹子宮肌瘤剝除術等,且術后月經量明顯減少。在排除男方不育問題及女性排卵功能障礙的前提下,詳細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并均簽署有效相關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診斷方法?宮腔鏡檢查在月經結束后的3~7d內進行,患者排空膀胱,以截石位進行檢查,常規消毒鋪巾,雙合診檢查子宮情況,通過窺陰器,使宮頸暴露。再次消毒陰道及宮頸,將宮腔鏡緩慢送入,對宮頸管、宮腔形態,子宮內膜,子宮腔前壁、右側壁、后壁及左側壁,宮底部及雙側輸卵管開口等部位進行全面檢查。了解宮腔內解剖結構情況,查看有無異形血管及占位病變,并將檢查結果進行詳細記錄。
1.2.2?治療方法?方法一:患者以截石位進行治療,常規消毒鋪巾,雙合診檢查子宮情況,通過窺陰器,使宮頸暴露。再次消毒陰道及宮頸,將宮腔鏡緩慢送入,之后逐步擴張宮頸管,將宮腔鏡的操作鏡緩慢置入宮腔。借助宮腔鏡探查到粘連部位,在超聲監護下使用雙極電刀逐步切除宮腔內疤痕及纖維肌性組織,使宮腔恢復到正常解剖形態、雙側輸卵管開口均清晰可見。方法二:患者以截石位進行治療,常規消毒鋪巾,雙合診檢查子宮情況,通過窺陰器,使宮頸暴露。再次消毒陰道及宮頸,將宮腔鏡緩慢送入,之后逐步擴張宮頸管,將宮腔鏡的操作鏡緩慢置入宮腔。借助宮腔鏡探查到粘連部位,在超聲監護下用雙極電刀分次少部分切開宮腔內疤痕及纖維結蹄組織,再用組織剪刀逐步分離周圍組織,如此交替操作,盡可能減少電刀操作,使宮腔盡可能恢復正常解剖形態,充分保護子宮內膜,必要時需要分次手術。
兩種手術方式術后均將適量防粘連液體推送于宮腔,再放置宮腔水囊,留置5~7d,可以壓迫止血,并能防止宮腔創面的再粘連,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口服大劑量雌激素修復子宮內膜后10d加服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療,雌激素的量根據術中粘連程度,體質量指數及有無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等具體而定(一般情況下補佳樂片4~10mg每日)。囑患者用藥期間嚴密隨訪,如患者身體某個部位疼痛,異常子宮出血以及出現消化道不適癥狀等,需要及時回醫院或就近診治,并在就診時告訴醫生自己的病情及口服的藥物,便于急診急治。并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脂等情況。術后治療1個月和3個月分別行宮腔鏡再次探查,觀察宮頸管、宮腔解剖形態及子宮內膜的恢復情況,判斷手術療效。
1.3?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后患者的宮腔形態、月經情況及術后1年的自然妊娠情況。
1.4?宮腔粘連程度評判標準
1)粘連范圍占宮腔體積的三分之一以內,記作1分。粘連范圍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間,記作2分。粘連范圍在三分之二以上,記作4分。
2)粘連呈薄膜狀記作1分,呈薄膜和致密程度之間記作2分,呈致密粘連記作4分。
3)月經正常記作0分,月經微量記作2分,閉經記作4分。
根據上述標準記錄總分,總分在1~4分的患者為輕度宮腔粘連,5~8分為中度宮腔粘連,9~12分為重度宮腔粘連。
1.5?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1.0軟件,對計量資料使用t值計算,計數資料使用χ2計算,當P<0.05,視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宮腔鏡下粘連分離
54例患者在經宮腔鏡下行電刀分離宮腔粘連,54例患者在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分離宮腔粘連。
2.2?不同程度患者的治療效果
術后觀察分析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分離宮腔粘連的患者,宮頸管及宮腔解剖形態恢復正常率、妊娠率以及月經恢復正常率均顯著高于單純電刀分離宮腔粘連的患者(P均<0.05)。
3?討論
宮腔粘連是因宮腔炎癥、宮腔操作損傷等導致的子宮內壁粘連[2],使宮腔出現不同程度的閉塞,并可導致患者無法正常受孕[2-3]或正常妊娠。但在不同時期因宮腔形態發生改變造成的流產或胚胎停止發育,給患者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身心傷害。目前宮腔鏡檢查是診斷的金標準,在治療方面,主要通過行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恢復宮腔正常解剖形態,月經恢復量,使自然受孕成功,并順利足月分娩[4]。為明確宮腔鏡對于宮腔粘連合并不孕患者的臨床診治價值,本次研究選取近年來收治的108例宮腔中重度粘連合并不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相關臨床研究,研究結果顯示54例患者在經宮腔鏡下行電刀分離宮腔粘連,54例患者在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分離宮腔粘連,術后觀察分析宮腔鏡下電刀和冷刀交替使用分離宮腔粘連的患者,宮頸管及宮腔解剖形態恢復正常率、妊娠率以及月經恢復正常率均顯著高于單純電刀分離宮腔粘連的患者(P均<0.05)。由此可見,宮腔鏡能夠對宮腔粘連合并不孕進行有效診斷,通過宮腔鏡下冷刀與電刀交替使用分離中度宮腔粘連,術中能夠有效保護子宮內膜,恢復月經量,提高自然妊娠率,值得在宮腔粘連合并不孕的臨床診治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嘉,司景革,齊歆,等.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患者妊娠情況調查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02):203-206.
[2] 胡人芳,李小飛.宮腔鏡診治不同程度宮腔粘連患者116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5,24(01):41-43.
[3] 寧榮萍,何玉梅,陳紅堅.經陰道超聲與宮腔鏡診斷宮腔粘連的對比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6,13(01):102-104.
[4] 張露平,馮力民.宮腔鏡在宮腔粘連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5,07(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