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
他們的戰略指導思想是取得定價權
去年以來,很多人問,國際金融炒家到底有多厲害?于是,我就開始研究國際金融炒家如何操縱市場了。研究完之后,不由得一拍大腿:這些人太厲害了!太高了!
操縱市場價格
他們開始違反供需原理的操縱,他們首先挑了大米。為什么要挑大米,不挑小麥?這是重點啊。請注意,第一步,國際金融炒家們在期貨市場拉抬大米價格,結果很多貧窮落后、不生產大米的國家進口不了大米了。進口不了米,很多人就要餓死。就是在那個階段,很多國際金融炒家的馬前卒包括羅杰斯就在那里忽悠:有人要餓死了,有人要餓死了……!餓死還不算完,餓死之前必有暴動,必有社會動蕩,政府就容易垮臺。就這么簡單。
大米價格飛漲,大米出口國也立刻不敢出口了,因為他們首先要保證自己國家的老百姓有大米吃。于是,全軍潰敗。為什么?因為你就是按國際金融炒家的指揮棒來動作的,國際金融炒家就希望你這么做。大米一旦禁止出口,大米的價格更是飛漲,這就完全幫助了國際金融炒家來炒作大米。他們之所以操作大米,這是這個緣故。價格越飚越高,那些貧窮落后的大米進口國更買不起了,更多人要餓死了,馬前卒們又開始忽悠了:有人要餓死了……本來都吃飽了,聽這么一忽悠,肚子馬上又餓了,就是很奇怪的那種感覺。有人要餓死了,那麻煩可就大了,政府就要垮臺。很多大米進口國不得不砸鍋賣鐵,求爺爺告奶奶借來那么一點點可憐的錢進入國際市場天價去買大米,然后就像許多人炒股一樣,在天價的時候進貨,在低價的時候套牢!
在最高價買大米就像我們買股票一樣。無論多高的價格,你買了,這個價格就是市場價,市場價一旦定下來,就和供給與需求無關了,就由國際金融炒家來決定了。
定價權之戰
那么,他們如何進行操縱的呢?他們進入期貨市場進行操縱。期貨市場的賺錢方式跟股票市場的本質是一樣的,今天買的期貨,明天有人買,而且以更高的價量去買,賣給他,你才能賺錢。所以“中國威脅論”就出來了——他買了之后:哇,你看中國13億人口,買什么漲什么,他們要買大米了、他們要買鋼鐵了。很多人一聽很有道理。中國確實有13億人口,確實買什么漲什么,那趕快去買,因此拉抬價格,他們狠賺一筆。所以大家以后看報紙尤其看國際新聞,千萬要注意:這都是國際金融戰的一部分,他們養了非常多的媒體、非常多的馬前卒,到處散播謠言。
2008年,國際金融炒家的最高戰略指導思想是什么?就是取得定價權,這叫定價權之戰。國際金融炒家的厲害之處在于他們每一次的戰略都不一樣,他們操作市場的手法之復雜,和各國政府之間關系之曖昧,以及他們動用資金的能力之大,是你不可想象的!如果像某本暢銷書上所寫的那點水平——為了賺錢去刺殺美國總統,那是三流水平。人家賺錢是賺得讓我們心甘情愿地給他,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這才是一流的水平。
有人間我,看什么書才能成為國際金融炒家?我的答案是看書沒用——“讀書無用論”。因為國際金融炒家都是師徒制的,中國沒有師傅所以不會有徒弟。知名的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都是美國的精英。美國總統是哪里畢業的?法學院!華爾街的精英、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以及不少國際金融炒家都是商學院畢業的。這3個學院是精英薈萃的地方。你可以想象,在這種強勢運作之下,國際金融問題有多復雜!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首次躋身全球十強連續六年名列亞洲第一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成功躋身全球1 0強,在英國《金融時報》2009全日制MBA全球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8位,成為亞洲首家闖入世界前10強的商學院。
學院院長朱曉明教授表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國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中歐雙方政府大力支持和雙方辦學單位精誠合作的結果。已故的學院創始人、杰出教育家李家鎬和張國華兩位院長,為學校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今天所取得的諸多成就,再次證明了名譽院長劉吉教授所提出的校訓一一“認真、創新、追求卓越”已深深植入每個中歐人的心中并付諸了實施。
夢想成真
張國華院長生前有個夢想: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帶進世界十強?,F在,他的夢想實現了?!败Q身《金融時報》全球商學院十強行列,對于一所僅有15年歷史的年輕商學院而言,著實是一項非凡的成就,”學院執行院長佩德羅·雷諾(Pedro Nueno)教授說:“我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擁有優秀學生、校友、教授和員工而倍感自豪,這對我們今年的15周年校慶實在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p>
學院教務長兼副院長郭理默教授指出:“進入《金融時報》全球排名,比肩10家最具聲望的國際一流商學院,不僅僅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管理教育領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國經濟與社會精彩發展的生動例證?!?/p>
2009年《金融時報》的排名結果充分佐證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國際化特色、校友認可、畢業生職業發展和薪資水平方面獲得了高速發展。
榮獲AACSB認證
繼中國內地首家獲得歐洲商學院認證體系EQUIS認證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2009年1月又獲得了國際商學院聯合會AACSB的認證。
AACSB的評審報告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給予了高度評價: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能在中外合作商學院這種獨特的模式下充分發揮多元化、國際化特色,做到了“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將學術研究與實踐緊密結合,在經濟領域或社會領域均發揮了極大影響力;師資力量持續快速增長,為學院發展打下堅實的學術基礎;高度重視自身品牌的發展,深化加強自身品牌形象并使其成為質量保證等。同獲全球最權威的兩大認證體系的認證,充分證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辦學質量已達到國際管理教育界公認的標準。
三大核心競爭力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商學院的三大核心競爭要素一一師資、學生及課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國際化教授隊伍日益壯大。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長期教授隊伍已擴大為52人,他們都是海內外知名學者,且大都擁有世界一流學府的博士學位。除豐富的教學經驗外,他們還擁有為全球500強公司或政府咨詢的經歷。
2009課程改革。經過為期一年的精心準備,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09MBA課程改革終于正式啟動。此次課改主要涉及更多關注中國、整合多個商業應用領域課程、提倡創業學和企業家精神,加強軟技能和分析能力以及提高課程靈活性等五大方面。
學生背景及申請形勢再創新高。在錄取的學生中,大多畢業于國內外知名學府。學生們的職業和行業背景更趨多元化。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09年MBA課程第一輪的報名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6%,申請人的總體素質與往年相比又有了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