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民
MBA造成了華爾街金融危機,但商學院又成了金融危機的受益者
“表面的繁榮反映出與以往經濟衰退期一樣的共性一研究生入學的人數是反經濟周期的。”
MBA培養的董事經理們造成了華爾街金融危機,反過來,金融業的那群失業者再一次涌向了商學院學習,商學院目前又成了金融危機的受益者。
為什么作為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商學院又能享受最后的晚餐?
第二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上,就此問題,《經理人》采訪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UCLA Anderson)院長朱蒂·奧利安博士(Dr.Judy D.Olian)。
《經理人》:目前美國的MBA現狀如何?
朱蒂:重新邁入校門的人有些是此次金融業大裁員的犧牲品,男一些則覺得他們的飯碗即將不保。即使目前工作還算穩定的MBA申請者也認為,利用這段時間攻讀研究生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未來幾年的升遷和跳槽機會都會比較稀缺。
《經理人》:MBA的旺盛與經濟景氣程度是否成反比?
朱蒂:華爾街哀鴻遍野,而美國各地的商學院卻因此振奮不已。根據美國研究生入學管理委員會統計,2008年1至9月GMAT考試的注冊人數達到129902人,比2007年同期上升5.1%。但是這種表面的繁榮,卻反映出一種與以往的經濟衰退期一樣的共性一研究生入學人數是反經濟周期的。
《經理人》:過去,MBA教育的問題根源是什么?
朱蒂:讀MBA的人,其最大的目的在于拿到職場入場券。
另外,像很多學科一樣,多數教授告訴MBA學生,“如果你期望從MBA中掌握決策、控制、管理等方面的技術,你就來錯了地方。”但我很奇怪,學生不是為這個目的,來學MBA干什么?
有意思的是,很多商學院總能請到明星教授,他們雖然以學術前沿研究而聞名,但是他們通常不屑花時間去跟學生打交道。
而對于MBA學生來說,他們并不是認真來讀書的。實際上,這些學生并不謙遜好學,他們中很多人畢業后收入很快就超過了教授,這更使上述問題加劇。
結果,教授們并不熱衷于為MBA學生創設一套真正有思想性、有廣泛知識面的課程。
《經理人》: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下,MBA將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
朱蒂:華爾街正在經受深刻的結構性變化。社會對財富管理的需求還會存在,對銀行家的需求也將存在。但不同的金融企業將脫穎而出。以前MBA畢業生大多去華爾街,今后可能會去傳統企業的財務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