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華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庇⒄Z課堂教學也是這樣,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設計。
一、職教英語課堂設計的立足點
職業學校學生既失去了中小學生語言學習的最佳年齡段,又缺少高中生那樣好的學習方法,基礎相對薄弱,但是,職業學校學生思維活躍,追求新奇,動手能力強,具有潛在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設計時,應立足于職教學生的這種特點,根據專業特色和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職教學生特點的最佳方案。
二、對課堂設計的要求
課堂設計是對整個課堂活動的規劃,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既要體現計劃性、目的性,又要體現科學性和藝術性。
1.科學性
英語課堂設計是英語教師根據英語語言學習的原理和規律,對特定的學習內容和教學對象在一定時間內對所從事的教與學活動所進行的謀劃。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既要對其內涵要素準確定位,合理分配各個環節所需時間,又要遵循英語學習內在的規律與聯系。在研究所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使各要點簡明清晰,使各個教學環節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從而使整個課堂教學富有條理性和邏輯性。
2.藝術性
所謂藝術性,是指在科學嚴謹的基礎上使英語課堂設計具有趣味性,突出交際性,富有創新性,從而使設計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1)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充滿興趣的學習活動中,往往伴隨著積極愉悅的心情,大腦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課堂設計中老師應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特點設計出多種教學手段,如直觀演示法,通過實物、掛圖、卡片、幻燈片等多媒體,使所呈現的情景生動而有趣,新奇而不俗;直觀模擬法,如購物、看病、問路、電話預定等,學生參與其中,積極性高;言語激情法,盡量利用幽默故事、笑話、軼事、格言例句等喚起學生興趣,烘托課堂氣氛。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交替使用,使英語課堂輕松愉快,師生配合和諧而富有成果。
(2)交際性。語言是用來交際的,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傳遞信息,與人溝通。職教英語課不是要求教師給學生講授深奧的英語知識,而是要求教師在簡要地講解之后向樂隊指揮那樣指導學生去練習。因此,要求老師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都應以交際性為原則進行設計,課堂教學中應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練習對話交流,而不是老師滔滔不絕地分析講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創新性。一本好的教科書有助于減輕教師的任務,但它不會說,不會聽,不會糾錯,也不會鼓勵學生,指導還必須來自教師而不是書本。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各種方式活用課本中的材料,通過學生之口,讓死的書面語言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從而達到活學活用,推陳出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三、課堂設計的內涵要素
正如一個建筑師在開始蓋房前要設計出房子的每個細節一樣,教師應該在課前對所講課程進行細致的規劃、精心的設計。課堂設計就是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活動統籌和細劃,就其內容而言應包括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教學成果。教學目標設計是以學生接受程度為基礎,以所學內容為核心,期望教學任務完成后,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達到某種程度的預期設計。一般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價值目標。知識目標是指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點;技能目標是指學生靈活運用的程度;價值目標是指所學知識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決定了教學目標設計的不等性,但各環節的安排都要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指教學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識和技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核心地位。一般情況下,為達到學習目標而強化的學習內容就是教學重點。英語課的每一章節都有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詞匯和句型,這些詞匯和句型就是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點。難點是指教學內容中不易理解的部分,也是學生認為學習難度較高、阻力較大的內容,有時重點和難點是一致的,有時非重點也可能是難點。
3.教學策略
在確定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后,還需要考慮如何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這些內容,達到教學目標,這就需要巧妙運用教學策略,即選用正確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完成。手段和方法設計的依據是:教學條件、學習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F代化的教學手段,如錄音、錄像、幻燈、電腦多媒體等,不僅有利于創造語言環境,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有利于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習效率。教學方法有目前提倡的授導法、探究法,活動過程中的模擬情景法、言語激情法等。外語教學流派紛呈,各有特色,各有側重,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取決于教學內容和老師的教學風格。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其總的原則是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突出交際,貴在創新。
4.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老師為了完成特定教學任務,達到特定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特定教學對象而進行的一段教學活動,是學生學習過程和老師講授過程的統一體。教學過程設計應包括:
(1)新課導入設計。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言道: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善于演講的人往往在開場的幾句話就會吸引聽眾,贏來掌聲。英語課堂教學也是一樣,教師精彩生動的導入,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由此產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動力,為學習新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新課導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而不同,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常用的方法有:復習導入法——以舊導新,鞏固已學知識,因勢利導,提出新要求;情景導入法——通過創設情景感染學生,激起學生求知欲;懸念導入法——根據教材性質內容,提出問題,設立懸念,引起學生好奇心??傊?在設計導入時,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特點,將學生注意力引導到對新課的感知中去,真正做到“課伊始,趣亦生?!?/p>
(2)教學活動設計。根據教學規律,英語課堂教學應是幾個相互聯系的環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而英語學習又是一種經歷,是一種身心活動的過程。新課導入之后,就進入到新知識學習環節,教師圍繞教學目標所設計的各環節情境活動,就是學生運用語言實踐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過程中,一方面糾正學生錯誤,同時注意鼓勵學生,鼓勵他們敢于開口,勇于開口,通過表揚來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活動可以班為單位,以小組、雙人或單人來進行,活動中既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做到動靜結合,形式與內容相統一。
(3)教學評價設計。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測。通過評價獲得反饋信息,進而找到提高和改進教學的途徑。評價學生學習效果不僅要看學習活動的最終結果,還要結合學習過程。教師通過考查,觀察和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評價,使學生明確自己的成功與不足,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和改進學習方法。
四、課堂設計落腳點
學習一種語言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但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英語課堂,在教師的正確指導和熱情鼓勵下,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會英語。作為一名職業學校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應遵循語言學習規律和職業學校學生認知特點,科學合理安排每一個教學環節,運用貼切藝術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