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佳
服裝穿在人的身上才能體現它的最大價值,這個最基本的道理也恰恰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服飾配色訣竅?——“以人為本”才是關鍵。
【關鍵詞】服飾 色彩 搭配 以人為本
我們是如何運用“個人色彩分析”理論來指導個人著裝的呢?首先我們要學會如何辨別膚色的不同“冷暖”和“明暗”。
色彩的基調與它的三個屬性相關,包括“色相”、“明度”和“純度”。
“色相”指色彩的長相,如紅、黃、藍、綠等具有獨自色彩傾向性的顏色。其中含“黃”味的陽光般的色調我們稱其為“暖色調”,含“藍”味的大海般的色調我們稱其為“冷色調”,紅色則是介于冷、暖調色之間,視其含“黃”味(偏橙色)還是含“藍”味(偏紫色)來定它的冷、暖。膚色的冷、暖基調大至也可如此判斷,核黃素作用大時皮膚呈現“暖基調”,血紅素作用大時皮膚呈現“冷調基”。
“明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在“無彩色”(黑、白、灰)中,“白色”最亮,我們說它的明度最高;“黑色”最暗,我們說它的明度最低,“灰色”介于中間最柔和,但視其趨于白色還是黑色也有明度的高、低之分;在“有彩色”(有具體顏色傾向的色相)中,同一色相,有白色參與的顏色較亮,我們說它的明度相對高;有黑色參與的顏色較暗,我們說它的明度相對低。人體皮膚中“黑色素”的多少決定了人膚色的明、暗基調。
“純度”即色彩的純凈程度。純度越高顏色越鮮艷,純度越低顏色越澀濁。它對人體膚色的“冷暖”“明暗”也有微妙的調節作用。
在了解了膚色冷暖、明暗的判斷標準后,我們就可以初步判斷自己所屬哪個“季型”了。仔細觀察自己高興時臉上所泛起的紅暈,同時還需你再發揮一點的想象力:
聯想春天:明媚的陽光,嫩綠的青草,還有粉紅的骨朵兒初上枝頭……
依據“個人色彩分析”理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服飾品色彩,以此達成整體形象的“和諧”美、“統一”美。
◇“春季型”人屬于暖色系,具有輕柔、淺淡的特征。

“春季型”的人適用清澈鮮艷、透明亮麗、帶著黃調的暖色系服飾品:服裝主色可選——淺駝色、暖米色、中明度咖啡色、松石色、橙色、金棕色、黃綠、亮橘、杏桃色、象牙白等,這些顏色可以使春季型的人看起來神采奕奕,充滿生機與自信;化妝色可選:象牙白、黃綠、亮橘、杏桃紅、杏黃、蜜糖色、淺金褐等色;染發色可選:金黃、淡紅、淺褐色或中褐色、帶金黃橙色成分、蜜色或銅紅色;鏡架可選棕色、金黃色或桃色,鏡片可選棕色或黃色……
顯而易見的是,上面有的色彩重復出現了多次,其實這也并不奇怪。只要是含黃意的、暖色系的、清淡鮮亮的顏色,春季型的人用在那里都不為過。甚至那些略有出格、大致接近的顏色作為點綴色在某個部位小面積使用更是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呢。但切記不要嘗試那些濃郁沉重的顏色,尤其是黑色,不是說這些顏色本身不好看,只是它們真的不適合你。
◇夏季型的人屬于冷色系,具有清澈、淡雅的特征。
夏季型人適用那些婉約、柔和、含蓄的粉紫色系和帶煙灰感覺的夢幻色組成的藍色調,屬于冷色系色彩群。服裝的主色可選:粉彩的冷色系的粉藍、粉紅、粉紫、粉藍綠和帶有煙灰感的藍灰、灰藍、灰綠、豆沙色、灰酒紅等,這些顏色可以使夏季型人的沉靜、敏感、浪漫且柔情的氣質自然流露,猶如云霞映照著藍綠色海洋一般,令人神往、迷戀;化妝色可選:粉紅、灰褐、粉褐、灰暗紅等;染發色可選:接近黑色的灰黑色,以及屬于冷色系的灰褐色、灰綠色等,典型的夏季型適合漂色、染色和染發縷;鏡架可選青灰色,銀色,鏡片可選玫瑰粉或深紫紅色……
總之,那些含藍意的、冷色系的、清淡柔和的顏色都會適合夏季型的人。此外鄰近的顏色也可作為點綴色出現。切忌使用反差大的色調搭配。
◇秋季型的人屬于暖色系,具有飽和、沉著的特征。
秋季型人適合成熟深邃、溫厚飽含的帶有金黃色調的暖色系色彩群。在服裝的主色上,棕褐色、金橙色、苔綠色為首先,此外還可選用磚紅色、米白色、芥末綠、衫葉綠,或暖藍色系的紫藍、綠藍、土耳其玉等,它們凸顯了秋季型人的沉穩、富貴、溫厚、感性,將飽含生命力的氣息傳達于人;化妝色可選:杏桃紅、杏黃、蜜糖色、褐色、金黃等;染發色可選:所有偏暖色調的棕、褐色系,例如:深褐色、淺褐色、金褐色、蜜褐色、栗色,以及橙黃色系、金紅色、栗紅色;鏡架可選深棕色、金黃色,鏡片用褐色或暗橙紅色紫紅……
秋季型人氣志高貴、舉止典雅,適合高品質的服飾和精致的做工,裝飾、點綴也不可忽視。搭配中試用漸變的方法,可提升品味。
◇冬季型的人屬于冷色系,具有純粹、鮮明的特征。
純正、干凈、明朗、強烈且帶有藍意的冷調色彩群,構成了冬季型人的色彩屬性。所有的“正色”(如:正紅、正藍、正綠、正黃)、鮮艷的冷色(如:桃紅、酒紅、鮮紫、寶藍)、純黑、純白、銀灰、海軍藍、黑褐色都很適合冬季型人;化妝時,濃妝艷抹最相宜,對比搭顯出驚艷、脫俗的氣志;染發可選擇自然的黑色、深褐色、深茄紅等;鏡架選青灰色、銀白色或黑色,鏡片用藍色、灰色、紫紅色……
掌握了“個人色彩分析”理論,我們在日常著裝購物時就可以有理可循、有據可依了。可是,要想將它運用自如還不是一朝一息的事,仍然需要我們中要在生活中勤于思索、勤于練習。
參考文獻:
[1]中國人形象規律教程.
[2]李當歧.服裝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趙國志.色彩構成.遼寧美術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