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偉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園網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不斷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這給共青團組織在如何正確認識和應對大學生群體中所呈現出的前所未有的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樣化等新特點,如何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如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最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共青團網站和電子郵箱等網絡載體的應用已經成為共青團工作者在網絡思想陣地上的有力“抓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信息手段的有限,還存在著網站信息量不大、內容針對性不強、個別交流不夠等等的問題。隨著網絡技術的更新換代,博客這一互聯網興起以來的又一熱點現象為我們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走進網絡提供了一個更為扎實有效的途徑。博客作為一種高效的信息傳播手段已十分流行,人們用博客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已經司空見慣,尤其是受到了廣大青年的喜愛。通過團支部博客的建設,可以將基層共青團工作進網絡由“信息共享”轉變為“思想共享”。為了利用好博客這一深受青年喜愛的網絡流行工具,我們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電氣機械工程系團總支創新性地推出了團支部博客建設,開辟了共青團工作進網絡的新陣地。
一、團支部博客具體實施和建設的方法與途徑
1開展針對共青團工作專職干部和學生團干部的拓展培訓,建立一支新型的共青團工作干部隊伍
在一年一度的團干部培訓班上,我們可以邀請一些青年問題研究專家、資深團干部以及現代教育技術講師等具備豐富團工作經驗、掌握現代網絡技術知識的專家,結合當前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環境,為共青團工作隊伍開展團工作業務知識和網絡技術的綜合培訓。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探討和研究,強化隊伍自身素質建設,提高隊伍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網絡技術扎實的共青團工作隊伍。
2加強指導,層層落實,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網絡博客建設
在為各班團支部配備一名專職學生團干部的基礎上,通過意見征集、方案公布、模塊搭建、內容充實、評比答辯、交流互動等環節,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團支部博客建設,有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在征集團員意見和建議中,以團小組為單位承擔分塊內容的制作任務,動員廣大團員積極參與,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在方案公布環節開展團支部博客建設活動小結,讓全體團員談心聲、談體會、談認識,加強內部溝通和交流;在公共欄目和自主欄目設置中,設有“團支部信息”“組織建設”“團員交流”“成長激勵”“學習園地”“重大活動”等六方面的內容,主要以“日志”形式體現。同時,在頁面上還設有“公告”“索引”“圖片”欄目,并有“留言”“最新評論”區。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層層遞進,使團支部博客成為廣大團員共同學習、交流進步的好平臺。
3建立健全《錢江學院團支部博客管理公約》
組織各團支部大力開展“綠色博客,文明網絡”創建活動,協同制定博客管理制度,使博客建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營造出“綠色·文明”的和諧環境。通過網上團校開設網絡倫理與道德、網絡行為校園規章、網絡文化素質培養與網絡人格塑造等內容的課程,培養學生自覺養成網絡責任意識、政治意識、自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網絡道德。積極引導大學生自覺抵制網絡垃圾的侵蝕,做文明網民。
4開展形式多樣的博客展示活動,以評促建,提升內涵
在有效建設網上博客新陣地的基礎上,結合“網上”開展“網下”的各式各類博客展示活動,增強吸引力,提升博客質量和內涵。如通過開展“我的博客,我做主”團支部博客設計大賽、優秀博客網絡評選會、精品博客秀等展示活動,評選出最佳團支部博客、優秀博主、優秀博文,營造積極向上、互學互助的博客文化氛圍。
二、團支部博客建設的成效與意義
1團支部博客增強了團組織的自身建設和凝聚力
團支部博客在建設的過程中,征集了廣大團員的意見和建議。這種人人參與、群策群力的氛圍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使大家的主人翁意識得到加強,團組織的凝聚力也在無形中增強了。團支部博客還通過設置班級相冊、日志、留言欄等形式,讓同學們分享集體、個人的榮譽和歡樂,并將這些難忘時光在博客上留下永久性的記錄。更能引起同學們的共鳴,提升了集體的榮譽感與責任感,從而大大增強了團組織自身的建設和凝聚力。
2團支部博客促進了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
團支部通過在博客上公布工作計劃和活動方案、開展活動小結、發表團干部個人心聲、記錄班費開支等形式,實現了團支部工作的公開性、透明性。此外,團支部博客還把國內外大事、院系各類活動、就業信息、有關通知等“貼”在醒目的位置上,做到及時上情下達。這種方便及時進行信息發布、信息共享的特征,使其很好地發揮了聯系廣大團員的紐帶作用。
3團支部博客強化了團組織的教育服務功能
為了將團支部博客打造成思想交流、互助互進的平臺,團干部在博客上設置了不少思想性、教育性的欄目。如“學習園地”可以供大家交流學習經驗和共享考級考證信息;又如“成長激勵”欄目則為大家提供了互相勉勵、記錄成長心路歷程的地方,尤其是部分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還有一些則是通過主題博客等形式發布如十七大和兩會專題、抗震救災專題等組織活動。很好地為廣大團員提供了共同學習、交流進步的平臺,真正強化了團組織的教育服務功能。
4團支部博客成為團組織宣傳交流的新陣地
團支部博客的核心欄目以“日志”形式體現,內容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長篇報道,也可以是簡單的“流水賬”或是一句話新聞,這樣就便于各團支部及時更新內容,為團支部之間的學習交流提供便捷的網上平臺。此外,我們還在團總支與團支部、團支部與團支部、團支部與其他組織之間建立了博客鏈接,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很好地促進了團組織之間的相互宣傳與交流。
三、團支部博客建設的創新點
1提高了共青團工作的效率
網絡信息傳播的特征有利于共青團工作在宣傳手段方面得到改善。網絡博客不但能傳播文字,而且能傳播聲音、圖片、圖像、動畫、視頻等信息,實現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傳播手段的有機結合,具有立體的效應,可以給受眾帶來逼真生動的感覺。青年學生的需求信息和心理動態可以通過博客日志直接進行反饋,大大增強了反饋信息的時效性和便捷性,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拓展了共青團工作的空間
網絡博客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它作為信息承載傳輸的一種工具,以其特殊的屬性和功能不斷改變著共青團工作對象的活動內容和范圍,開辟了團工作領域的空間,由原有的由上至下、層次分明的工作領域變革為縱橫發展、相互協調的團工作服務網絡系統,為團工作的項目化、規模化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暢通了交流渠道,搭建心理健康平臺
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廣大團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思想負擔,心理壓力也日益增大。而團支部博客的建設,成功搭建了心理健康平臺,暢通了師生、生生交流渠道,讓他們有了無障礙訴說的港灣,不僅舒緩心理壓力,而且可以得到正確引導。共青團干部與廣大團員在博客上交朋友,通過心與心的交流,循循善誘,化解矛盾,像心理咨詢熱線一樣,可以有效地解決很多團員的心理和思想問題。而這種交流形式避免了面對面交流時的尷尬和緊張,更能體現出雙方的平等與互動,更有助于心態的調整,更有利于引導和教育團員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系的團支部博客建設工作盡管在校內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肯定,但尚處于起步、試點階段,還存在著個性化不夠、建設進度不平衡、整體質量不高、師生互動不強、收到的實際教育效果還不明顯等問題。下一階段我們將朝著更加個性化、開放化、實時化、科學化的方向繼續推進該項工作,并在全院乃至全校范圍內推廣,爭取使其在高校基層共青團工作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