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際臣
落后的鄉村中學,教育資源很有限,怎樣利用現有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是每一個鄉村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緊跟發展趨勢,瞄準改革目標,以教育思想、觀念改革為先導,以初中化學教學內容、方法改革為核心,打破傳統的以課堂、書本、教師為中心,以理論講授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將素質教育貫穿于初中三年學生培養的始終,將能力培養列于化學教學改革的首位,建立適應新時代需要的素質培養教學新模式,以科學的價值觀、質量觀和教育觀全面指導課改進行。
探索課堂教學與信息整合的方法和手段,強化知識應用能力培養。轉變觀念是先導,更新內容是關鍵,整合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是本項目研究的重點。為此,教學應該是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自助餐式的自主學習,即在學習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自己可以認知的內容;建構理論指導下的學生意義建構能力的培養;即在學生自己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對知識的完整建構;精講精練式的復習策略,即在精講中做到以點帶面,在精練中作到舉一反三。為此,化學教學應該將教學內容分為三類,并據各類不同特點側重研究不同改進方法。
實施過程中,為了檢查實際效果,及時收集學生在課后的信息反饋,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改進工作,采取了課堂跟蹤調查問卷和課堂隨即測試等方式,當堂了解學生反映,一般一學期調查三次,然后針對不同對象進行改進。除此,在作業布置上,學生根據教師當堂講授的內容有選擇地做一些有助于自給能力提高的問題,這種作業訓練模式形象地稱之為“自助餐式作業訓練法?!?/p>
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收集信息能力,為適應終身學習而奠定自學基礎。21世紀人才培養的重心要立足于“終身教育”,因此,探討如何指導學生適應終身學習而獲取知識的能力以信息收集為突破口,我們將有目的地組織學生瀏覽化學網站,參與信息收集和論壇討論,將識記類內容讓學生在網上通過信息收集自行解決。如:我們選定了環境保護一節內容組織瀏覽各種環保網站,學生對環保知識的認識從眼前的環保問題聯想到未來,并在一起探討各地環保經驗,分析環保的化學原理,效果比課堂講授不知要強多少倍。這樣通過提出自學提綱——學生自行收集信息——定時探討分析——教師總結——學生分析相關原理。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理性再回到感性,時間短,收效快,自學能力得到培養,收到了純講授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
在整合環境下的教學,教學時間、層次更靈活,教學手段、資源更豐富,教學反饋、知識更新更及時,教學管理、互動與協作更高效。指導性自主學習、師生合作學習、個別教學將成為教學的主要模式,教學模式會發生革命性的變革。
整合使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巨大的改變,促使學生在學習上更具有主動性、互動性、創造性等方面的特征。
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學生進入角色速度加快。
要讓學生把整合的優勢轉化為自己的學習優勢,需要教師具有情景煽動能力,教師的誘導啟發與學生情景融入有關。
注:以上是五次問卷的平均值。
學生信息利用的素養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進行學習的自我管理和評價,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提高。
具備這兩種素養,學生從接受學習轉向建構學習,從維持性學習轉向創新學習。在教學中非常注意學生基本信息素養的培養。通過信息技術與化學的有效整合,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得到增強。在基于整合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能利用專業網站,能利用專業術語、關鍵詞進行信息搜索;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中,迅速、準確地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拓展了學生對信息本質的認識。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很快提高。
多媒體課件應用于教學,使教學重點由傳授知識技能、技巧轉向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思維力、創造力;便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課堂教學結構優化;擴大學生視野,增強了知識的應用性、綜合性。多媒體課件給創新教育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多媒體通過各種表現手法拋開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質的因素,將內在的、重要的、本質的東西表現出來,如抽象的概念,難以觀察清楚的現象,跨越時空的事物,不易實現的實驗等,進行信息處理和圖像輸出,在屏幕上實施微觀放大,宏觀縮小,動靜結合,圖文并茂;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獲取動態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為進一步形成概念,上升為理性認識奠定了基礎。這樣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效率。
雖然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對學生建構能力產生以上的積極影響,但在實踐中也會碰到了許多困難,一些問題至今還沒有能夠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如:網絡上的資源利用商業味兒太濃,還不能完全滿足教學和學習的需要;在整合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調控減弱;依托信息技術的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單純以試卷成績考核肯定欠周全,新的能力考核模式有待探究;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它是為教學服務的,是輔助教學。在現代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仍是從屬地位,不能完全代替化學實驗操作,只能作為化學實驗的補充和延伸。
作者單位:河北省撫寧縣榆關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