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 平
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面臨的生態危機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傳統的環境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和課改的要求。因此,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尤其是在初中生物與環境教育相關的課程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滲透環境教育是必須思考的問題。那么我們初中生物教師如何在新課改中實施環境教育呢?
一、進行環境教育,首先要提高環保意識
當今存在的環境問題一直是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能量,以廢水、廢渣、廢氣以及電磁波等方式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環境污染;另一類環境問題是由于人類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導致的森林銳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種滅絕等生態破壞問題,這正是生物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環境的惡化讓我們憂心忡忡,我們應該進行環境教育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已刻不容緩。
環保意識的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在初中階段開展環境教育能夠使受教育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且,由于這些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在學校受到的環境教育可通過不同的渠道傳遞給家庭的其他成員,并進一步向社會輻射,進而擴大學校環境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二、要不斷獲取新的與環境相關的知識信息
對環境教育,教師應不斷的獲取新的知識信息,以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和創新能力。知識更新的加速與環境信息的爆炸性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標志。生命科學是當前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環境教育科學如今也在教改中迅速前進。作為生物教師只有不斷擴充知識信息,才能適應教育改革與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師只有不斷接受新知識才能促進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作為實施環境教育的主導者,教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生物教師,原因是教改后的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關于環境教育的知識點。無論是資料分析、探究鏡、大家談、以及開眼界等,都時刻滲透著環境教育。現代的環境教育,因其教育的綜合性特征,要求教育者必須首先接受教育。要使學生對環境有更多的認識,教師本身應先學習。如生物學教師自覺參加環境保護行動,提高和統一對環境重要意義的認識,組織有關的“環境保護”等專題研討,發動全體教師根據環境教育的要求,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實踐,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教育。另外要求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從教材的各個章節中去發現生物學教學與環境教育的切合點,加以歸類整理,適當拓展延伸,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要采用先進的環境教育手段
現代教育手段在當今環境教育和未來環境教育中應發揮特殊作用。現代教學媒體在生物教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傳統教學媒體無法比擬的。它能增大教學容量,開拓學生視野,誘發學生思維,它使生物課堂更精彩、更生動,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在這方面香港環保資源中心就做得非常出色。教育署下有公民教育資源中心,幼稚園教育中心,環境教育資源中心等機構。這些機構都為公民,特別是教師和學生提供環境教育資源,便于他們接受環境教育、備課查找多媒體資料等。這些對于我們的新課程改革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四、要不斷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
在生物學教學中,倍受教師青睞的傳統教學法現已受到嚴峻挑戰。它是以傳授知識為主,注重概念、理論的準確性和知識的系統性,學生通過學習可以獲得較系統的環境科學知識。但這種教學方法,常常壓抑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因被動學習而感到知識抽象、枯燥。學到的知識難以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對如何保護環境和解決實際的環境問題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感性的認識。這些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既不能反映環境教育對學生知識、技能、意識、態度、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等的要求,更不能體現現行的課程改革。
在環境教育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討論式學習、合作型學習、自學式學習。其中探究式學習應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這種教學方法在環境教育中可以廣泛采用。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對學生進行有關環境方面的能力培養時,我讓學生從現象中找問題,自己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最后得出結論。如探究“酸雨對生物生長的影響”時,我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如何利用教師提供的模擬“酸雨”設計探究酸雨對綠藻生活影響的危害實驗,包括實際對照實驗,有的同學用模擬酸雨的方法,有的栽培綠藻,并將其放在不同的環境中作對照等。通過這些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尤其是環境教育方面,如將生活垃圾分類等,既減輕了環境污染,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摒去了學生獲得知識的傳統方法,即通過教師的講授直接灌輸的方式、方法的改變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更符合社會的需要。
五、要把學校的環境教育與社會的環境教育有機的統一起來
學校教育一直是環境教育的主體,因為學校有大量的環境教育教學的資源,有專業的教育引導者,有特定的為學生提供環境教育的相關課程。這就有效的保證了向學生提供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也能夠組織與環境教育相關的活動。但是學校的環境教育不是孤立的,因為實施全民環境教育和終身教育才是最終目的,所以我們需要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的環境教育體系,要積極鼓勵和推動非政府組織參與環境教育工作。那么社會的環境教育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必須把學校的環境教育和社會的環境教育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對我國的環境教育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才能更好的實現環境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是地球。人在地球上生活,離不開地球的環境條件和其他各種生物。因此,人要生存下去并得到持續發展,必須愛護地球,關愛其他生物,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了應付二十一世紀人類所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我們必須時刻注意滲透環境教育。環境教育是既系統又跨學科的綜合課,要運用多種學科的知識。因此,在新課改下,生物教師要從青少年抓起,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維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化害為利,逐步創造出一個適于人類和各種生物生存和發展的美好環境。
作者單位:撫寧縣牛頭崖鎮盧王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