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津歌 符加紅 王錚
[關鍵詞] 直腸癌;膀胱切除;聯合切除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72歲。以下腹痛伴黑便半年,加重3 d為主訴入院。患者一年前無明確誘因出現間斷性左下腹脹痛伴惡
心嘔吐、腹瀉黑便,食欲差,消瘦,大便成形。于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行纖維腸鏡檢查診斷:距肛緣10 cm直腸占位腫物。3 d前腹痛癥狀加劇,已3 d未排氣排便。遂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診治,考慮為直腸占位性腸梗阻。急診完善相關理化檢查:血常規示WBC 10.2×109/L,RBC 3.20×1012/L,Hb 54 g/L;腸增強CT示直腸上端距肛緣12 cm處可見一2.6×3.4 cm腫物,與周圍臟器界限不清,侵及膀胱可能性大;其他檢查結果無明顯異常。故請腫瘤外科會診,建議立即手術。于全麻下行開腹探查術,術中見直腸下端與膀胱粘連,考慮為直腸癌侵及膀胱,經術中會診,向家屬仔細交代,行直腸癌經腹會陰聯合膀胱部分切除術,術中順利,術后患者安返病房。術后病理回報:直腸中低分化腺癌。
2 討論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國外文獻報告其發病率已居各種惡性腫瘤首位,占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第2位[1]。相當多的結直腸癌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常累及臨近器官,其中常見受累器官是膀胱,是外科醫師面臨的棘手問題。結直腸癌累及膀胱的手術方式尚存較大爭議,傳統觀點傾向于行全盆腔臟器切除術(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TPE),但有學者提出膀胱部分切除術亦取得滿意效果[2]。因此,采用何種手術方式應遵循一定的原則:①保證手術切緣無癌組織殘留的情況下,盡量采用膀胱部分切除術,可以減少對患者的手術創傷,有利于恢復,保留膀胱又提高了生存質量,同時不影響患者的生存率;②因為解剖位置臨近,結腸癌侵犯膀胱多在頂部,部分切除術后一般膀胱容量正常或略小,直腸癌侵犯膀胱多在膀胱三角區及后壁,如考慮膀胱部分切除術后膀胱容量過小,可以行膀胱擴大術。如病灶距離輸尿管過近,可同時行輸尿管膀胱吻合術;③原發性直腸癌局部解剖結構不清,預后極差,不宜積極手術,可采用放療、化療、介入治療等[3]。
隨著手術器械、抗生素的進步,術中和術后生命監護的完善,術后系統化療、放療不斷發展,以往認為失去手術機會的原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有機會根治性切除病灶,延長生存時間。在結直腸癌累及膀胱時,不應輕易放棄根治手術機會,也不宜盲目分離,應盡量整塊切除受侵犯膀胱組織,手術最好有經驗豐富的泌尿外科醫師加入,以確定最佳手術方式,完成手術關鍵步驟,必要時行膀胱擴大術及選擇合適的尿流改道,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Weir HK, Thun MJ, Hankey BF, et al. Annual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status of cancer, 19752000, featuring the uses of surveillance data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J Natl Cancer Inst, 2003, 95(17):12761299.
[2] Yeung RS, Moffat FL, Falk RE. Pelvic exenteration for recurrent colorectal carcinoma: a review. Cancer Invest, 1994, 12(2):176188.
[3] 倪曉辰, 趙志紅, 張愛莉,等.結直腸癌累及膀胱18例診治體會.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07, 28(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