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瑞 羅大菊 朱 虹
[摘要] 目的 探討宮頸環形電刀切除術(LEEP)治療宮頸病變的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經液基細胞學、陰道鏡及活檢初步診斷為各種宮頸病變收住入院的150例患者,采用LEEP治療,切除全部宮頸移行區,切除組織送病檢,觀察手術時間、出血量、患者反應及術后修復情況。結果 LEEP治療成功率為98.69%(148/150),平均手術時間為8 min,出血量10 ml,無繼發性出血及感染發生。結論 LEEP治療宮頸病變操作簡單、安全、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療的同時又能進行診斷,但術后仍需定期和規范隨訪以防止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
[關鍵詞] 環形電刀切除術(LEEP);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移行區
由于宮頸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以及監測HPV感染的液基細胞學技術以及PCR技術的廣泛應用,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早期發現逐漸增加,同時由于患者日趨年輕化,CIN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及時診治CIN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手段。宮頸環形電刀切除術是一種簡單易行、療效好,既能達到治療目的,又能進一步診斷的治療方法,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生育功能,本院從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對150例患者的宮頸病變試用LEEP治療,短期觀察療程滿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婦科門診經液基細胞學、陰道鏡及活檢初步診斷的150例各種宮頸病變,收入院采用LEEP治療的患者。年齡24~52歲,平均34.5歲,宮頸病變診斷結果見表1。
1.2 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陰道放置帶排煙管窺具,暴露宮頸后用碘液標志移行區范圍,根據病變性質和范圍選用不同型號的環形電極,從左到右緩慢均勻地連續移動電極以切割組織,可一次性地將全部移行區病變組織切下,然后再改用方形電極切除中央部分組織,包括部分宮頸管,止血時用球形電極。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
2.1.1 手術時間為5~20 min,平均8 min,其中1例息肉蒂在宮頸管深處止血時間較長。
2.1.2 出血量< 5 ml的135例,占90%;< 10 ml 的10例,占6.7%;< 50 ml的5例,占3.3%。
2.1.3 所有LEEP刀手術患者均在病房治療室手術,術中宮頸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術畢根據患者陰道清潔度情況,堵塞碘伏紗布,6 h后取出。
2.2 LEEP術后30例標本均不影響組織學檢查,具體情況見表2。
2.3 術后隨訪
2.3.1 150例患者術后6 d均無陰道出血和不適,126例術后第6~10 d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續4~7 d,24例少量出血持續14 d。
2.3.2 149例術后4~6周宮頸光滑,外觀恢復自然狀態,僅1例病員術后4個月宮頸管仍外翻。
陰道鏡下活檢組織學診斷CINⅡ~Ⅲ級4例,而這4例LEEP標本2例為慢性宮頸炎,2例為CINI級,說明高級病變在陰道鏡下已去除;7例陰道鏡下活檢組織學診斷為慢性宮頸炎,有5例LEEP標本為CINⅠ級,2例標本為 CINⅡ級;12例陰道鏡下診斷為CINⅠ級,有10例LEEP標本為CINⅡ級,2例LEEP標本為CINⅢ,提示陰道鏡下漏診了CIN及低估了CIN級別,而LEEP標本可進一步診斷。
作者單位:621000四川省綿陽市人民醫院
2.3.3 90例CIN術后2~3個月全部經過液基細胞學、陰道鏡及活檢隨訪,其中1例陰道鏡下宮頸7點外見醋白上皮,碘不著色,多點活檢僅7點處組織學為CINⅡ級,又行第2次LEEP治療,現已隨訪3個月,陰道鏡及活檢均正常。
2.3.4 150例中只有1例宮頸重度糜爛,宮頸管外翻,術后4個月仍有宮頸管外翻,1例CINⅡ級患者術后在宮頸7點處有殘留病灶,以上2例均失敗,手術成功率為98.69%(148/150)。
3 討論
3.1 近年來,CIN在生育年齡婦女中有逐漸上升趨勢[1],從宮頸癌防治角度出發,應予癌前阻斷治療。目前,宮頸癌及CIN的診斷方法很多,如宮頸巴氏涂片、液基細胞學檢查、活檢等,但治療方法如冷凍療法、電激療法、激光燒灼及手術錐切和子宮切除術等均存在一些缺陷。大多數治療方法缺乏病理檢查結果,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漏診率高,手術治療切除子宮喪失生育功能。LEEP手術克服了上述缺點,成為處理宮頸上皮內瘤變的一種常用方法,其指針為宮頸活組織檢查為CIN、陰道鏡檢查異常。多次宮頸巴氏涂片異常而宮頸活檢正常,宮頸管內有贅生物等[2]。LEEP技術采用高頻無線電刀,不影響切口邊緣組織的病理學檢查,快速切割,術中患者痛苦小、出血少。
宮頸上皮內瘤變是局限在上皮內的具有向宮頸癌發展可能的病變,本身并不具有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性,所以治療時只需要完全去除病灶達到治療目的,盡可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3.2 臨床價值 LEEP操作簡單,易掌握,儀器價廉,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術后并發癥小,修復后的宮頸新鱗柱交界清楚,便于細胞學和陰道鏡追蹤隨訪[3]。基于上述優點,所以認為LEEP是目前治療及進一步確診CIN及其他宮頸病變的較好方法。同時注意手術深度問題,避免宮頸管狹窄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術后長期嚴密隨訪。
參考文獻
[1] 樊慶泊.子宮頸環形電切除操作在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治方面的應用,現代婦產科進展,2002,11(6):472473
[2] 樊慶泊.子宮頸環形電切術在子宮頸上皮內瘤變治療中的價值.中華婦產科雜志,2001,36(5):273.
[3] keijsor KGG,kenevnans P,Zanden PH,et al.Diathermy loop exci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c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one procedure.Am J Obster Gynecol,1992,166(4):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