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峰
患者入院是由健康角色到患者角色轉換的開始,如何做好患者的入院護理,為患者帶來良好的首因效應,盡快熟悉和適應醫院的環境和生活,消除緊張焦慮恐懼等負性心理,適應角色轉換,調動患者的一切積極因素,配合醫療和護理,早日康復重新回歸社會和家庭,并提高起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是護理人員面臨的新課題。本院皮膚科病房從2007年1月至2007年9月,在患者入院這個切入點入手,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推出了“五個一”服務,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抽取本院入住皮膚科病房的患者196例。
1.2 方法 即“一聲問候”“一杯熱水”“一個醫患聯系卡”“一份健康教育手冊”“一張住院指南”。患者進入病房后,主管護士以最快的速度,熱情的態度迎接患者至指定病室床位。
一聲真誠的問候,并送上一杯熱水,同時自我介紹。隨后送上一張醫患聯系卡,標明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和主管護士的姓名及聯系電話。發放皮膚性病健康教育手冊,介紹科室相關疾病治療情況,如住院期間飲食應該注意些什么、怎樣去預防疾病的復發以及近來醫療技術新進展情況等等。最后送一張住院指南,介紹有關規章制度和病房環境、床單位及其設備的使用情況。除此之外,重點安排好患者的第一次就餐及第一夜睡眠,第一次輸液及服藥等。分別抽取開展“五個一”入院服務前后各93例患者,調查比較護理滿意度。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活動前后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見表1。
3 討論
隨著醫療市場的進一步改革,患者需要醫院提供更新、更具有價值的診療和服務。醫家至上的觀念已不適應當代醫療市場的發展,患者至上,以患者驅動為導向,使需求者滿足才是醫院發展的關鍵,醫務人員的工作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需要。
患者入院后的需求相對集中,患者住院后對護理服務的第一印象關乎到對醫院的整體印象。有研究結果顯示,入院當天患者的需求范圍十分廣泛,入院教育已不能僅僅局限在為患者介紹醫院及病房的環境、制度等方面。如今,更多的人愿意從入院教育中得知此次住院的大概時間及費用、怎樣可以找到自己的主管醫生、目前醫療技術可以達到的最佳效果及痛苦程度等等。入院患者不僅要解除身體上的疾病,滿足生理的基本需要,更需要護理人員提供足夠的信息,滿足其心理的需求,達到身心的整體健康。
有調查顯示,有90%以上的患者存在一項或多項負性心理,僅有9.3%的患者表示入院后無任何負性心理。入院當天這一時間段患者有這種心理的主要原因是擔心病情,患者初入院時最想了解自己病情相關方面的知識。所以,需要醫務人員給予高度的重視,根據患者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實行一對一人性化的健康教育,以減小各類負性心理。我們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介紹相關病情的治療情況,如住院期間應該注意些什么、怎樣去預防疾病的復發、怎樣嚴格服用激素類藥物以及減量方面的問題等,可以既直觀又省時地使患者了解到疾病相關知識內容。
我們針對入院患者當天的需求對患者進行“五個一”服務,一聲真誠地問候,首先消除了患者的陌生感,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醫患聯系卡上標明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和主管護士的姓名及聯系電話,以便患者遇到疑問時及時與我院聯系,消除了其住院后孤單無助的心理,使其時時刻刻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存在和責任意識,增強了患者的安全感和對護理人員的信任。住院指南使患者盡快了解和熟悉陌生的醫院環境,減少了患者最初入院時的不適應心理,消除了患者的不安情緒,使他們放松心情,積極配合治療。表1可以看出,開展“五個一”入院服務后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顯著高于開展“五個一”入院服務前(P<0.01),說明此項服務極大程度上滿足了新入院患者的服務需求。
綜上所述,由于患者各種需求越來越高,這就對護理服務體系、醫院管理及護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開展的患者新入院“五個一”服務,切實考慮到患者需要,根據患者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護理服務,滿足了患者的需求,樹立了醫院良好的社會形象,科室也在年底總結評比中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科室,效益在全院100多個科室中名列前10名。良好地經濟效益及管理體制,使醫務人員地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最大的發揮,營造了一個積極和諧、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護理文化的內涵也得到了延伸與發揚,最終提升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