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德 魏 波
【摘要】 外科臨床見習使醫學生更好地了解外科臨床實踐工作,將理論課所學的內容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是醫學生過渡到實習醫生的必經之路。在見習帶教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學生溝通能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外科;臨床見習;帶教お
臨床見習是聯系理論課與臨床實踐的橋梁,是實現醫學生向實習醫生過渡的重要環節,促進學生見習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的關鍵之一。但目前臨床見習中存在的問題給臨床教學帶來許多困難,客觀上影響了臨床教學質量。如臨床教學的資源不足,難找典型病例;患者維權意識增強,不愿配合;無菌環境要求控制人員數量,現場觀摩受限制;承擔臨床教學的部分教師對臨床教學重視不夠,圖簡單省事;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好[1]。針對上述問題,本科于2005~2008年做了相關的研究,并應用于實踐,取得較好的效果。本文總結如下。
1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1.1 學習過程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應的過程。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思想品德的形成,必須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和積極的思維才能實現[2]。教師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設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 興趣來源于認識和需要,要想學生愿意學習,主要是令學生覺得他們學到的東西有用。在見習帶教的過程中,要求帶教老師把見習內容的意義,作用講透。外科的見習往往需要結合解剖,解剖課大多醫學院校是安排在大一(系統解剖)和大三(局部解剖)進行。在授課的過程中順帶給學生復習解剖可增加學生對以前學過知識的認同感。如骨科講椎間盤突出癥時可給學生復習脊柱解剖,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腰痛的同時可有下肢的放射性痛,且不同節段的椎間盤突出為什么導致的下肢放射性痛部位不同。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分享個人的臨床經驗或教訓,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1.3 讓學生感到上見習課有收獲,有一種成功愉悅的體驗,會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在帶教過程中,要抓住重點難點問題,詳細講解,使見習生能真正理解所學內容。同時,教師要及時將學習結果反饋給學生,對學生的成績和取得的進步予以肯定,表揚,使學生體驗到愉悅的情感,這會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和鉆研的信心和力量[3]。
2 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
2.1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現階段的醫患關系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征:醫患之間變成一種契約,合同及法律關系,已經成為經營者和消費者的關系;患者從被動求醫到主動擇醫;患者成了醫方的衣食父母[4]。在教學中,應向見習生講解目前的醫療形勢,令學生及時認清形勢,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現醫療糾紛。
2.2 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各種途徑強化見習生的法律意識,使見習生了解醫患雙方有平等的法律關系,醫務人員在正確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的同時,也必須行使相關的義務。作為醫生,應充分尊重患者的權利,不能把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帶到工作中來。
2.3 使實習生認識到,跟患者或患者家屬的良好溝通,對臨床中患者病情的診斷,治療有積極的作用,對患者態度的友好,體貼可以令患者及其家屬感覺到溫馨,從而容易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得到他們的配合,有利于醫患和諧的建立。
3 提高教學隊伍的建設
3.1 教師隊伍結構必須合理,帶見習的老師中要有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隨時出現一些年輕教師難以解決的疑難病例,這就要求有高年資醫師的輔助。這樣,合理的教學梯度不僅能保證教學質量,而且能使年輕醫師從中得益。
3.2 通過學校和醫院兩級培訓及定期考核,通過集體備課,通過試講及公開課,來提高帶教教師的教學水平。帶教老師必須有主人翁精神,責任心強,合理安排見習內容[5]。臨床見習是醫學生接觸醫生職業的第一步,多數學生在見習時表現為興奮、好奇、思想活躍,但對臨床實踐表現的比較陌生,可能會提出一些與疾病的診治搭不上邊的問題。帶教老師必須具有高度責任心,做到言傳身教,不管多么辛苦都要耐心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3.3 帶教老師必須明確教學目的,在帶教過程中,應結合教學大綱,以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為主,針對“三基”進行教學,適當介紹某種疾病的最新發展,利用國內外診療動態,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
4 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4.1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采用以老師為中心的灌輸式的教學。灌輸式教學最明顯的表現是重視知識的傳授,輕視知識的探索過程,忽視學生能力的發展。教學成為知識的搬運,學生的頭腦中充塞著一個個的結論,而結論是無需檢驗和懷疑的,學生自己的探索活動極為貧乏[6]。灌輸式的教學常以教師為中心,該教學方法便于老師組織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知識,但學生對灌輸的知識儲存得越多,就越不能培養其作為世界改造者對世界進行干預而產生的批判意識[7]。通過討論式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彌補灌輸式教學的不足。
4.2 在外科的見習過程中,經常需要接觸一些臨床實際操作,可以用示教法進行教學。示教法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以前未接觸過外科臨床的見習生,該法較為實用,其可以通過帶教老師的演示比較直觀的再現某種治療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如可以通過演示打石膏、上小夾板的過程給學生講解骨折的外固定的方法,也可以通過演示病房患者的換藥給學生講解無菌術。
4.3 隨著醫學院校廣泛擴招,醫學生日漸增多,而可供見習的醫療單位沒有得到相應的增加,這造成了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在安排學生見習時困難重重,每組學生人數過多,難以保證見習教學質量。針對這個問題,可采用現代臨床模擬實驗室分流一部分學生。該措施要求醫學院在教學硬件上有一定的投入,包括多媒體的建設,校園網絡的建設,模擬人的采購,實驗室管理的完善,以維持實驗室模擬醫院教學的逼真性,保證教學效果。本院技能培訓中心為省級重點實驗室,目前我院東莞校區的見習內容有一半在技能培訓中心進行,包括從湛江附屬醫院手術室傳到東莞校區的手術直播、在模擬患者身上進行的無菌術的講解,其教學效果反饋較好。
參 考 文 獻
[1] 歐陽虹,梁慶模,李穎,等. 臨床見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思考.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 2005,3(5): 437438.
[23] 梁振君,韓清.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8,6(4): 237.
[4] 孫興元,張艷蕉. 如何提高實習醫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9(15): 18751876
[5] 劉春安,徐慶文,康旭,等. 我校東莞校區外科臨床集中見習帶教的實踐與體會.廣東醫學院學報,2008;26(1):110112.
[6] 李太平,李炎清. 灌輸式教學及其批判.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8388.
[7] 保羅?弗萊雷. 被壓迫者教育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