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梅 李月梅
【關鍵詞】 醫療廢物;管理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機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為了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護人體健康,隨著《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對醫療廢物進行規范性的管理已成為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主要任務。如何對醫療廢物做好科學有效的管理,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醫院感染科做為全院醫療廢物管理的監督部門,對具體執行部門有指導、監督、管理責任。
從2008年4日開始本院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 主要進行醫院感染、醫療廢物的管理、消毒隔離、垃圾分類收集、保護措施、自我防護等方面的培訓,實施嚴格的控制措施。對醫療廢物進行科學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 管理
1.1 明確職責,自覺增強管理意識 在一個醫院機構中感染科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執行。醫護人員的感染知識培訓,醫院感染潛在隱患的早期發現,及時應對和提早防范都是由感染科布署完成的。它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做為感控人員要自覺增強管理意識。自行建立了日巡視制度,檢查醫院各科垃圾分類情況,生活垃圾與醫療垃極區分情況,醫療廢物消毒、回收情況,以及垃圾暫存處管理情況。
1.2 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根據《醫療感染管理規范》制定詳細的醫療廢物分類、回收管理制度,制定各級護理人員在醫療廢物管理中應遵循的規則,清潔衛生員的工作要求等。
1.3 醫護人員的培訓 醫護人員是參與做好醫療廢物管理的關鍵。首先要注意法律法規的學習,自覺依法行事,對醫療廢物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這一薄弱環節,采取有目的、有計劃的醫療廢物管理培訓學習,并定期檢查組織考核,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預防醫院感染對他個人及醫院、社會的重要性。嚴格的執行醫療廢物管理及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職責,明確自己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從而加強了職業防護,確保了人體的健康。
1.4 保潔人員的培訓 保潔人員多數文化水平不高,又不懂得醫院感染知識,對醫療廢物與危害性不了解,致使醫用、生活、感染性垃圾未做到分類處置和密閉運送處理,各類垃圾混放、垃圾袋重復使用、垃圾桶不及時保潔等問題。這些都增加了醫院環境污染和醫院感染的潛在危險性。為保證醫療廢物的規范化,本院定期組織認真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并示范指導,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和熟記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理過程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嚴格做到醫療垃圾分類處置,及時清運,使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監管到位
1.5 對患者及家屬的宣教 向患者及家屬宣傳何謂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擴散和泄漏有何公害,患者及家屬如何配合醫護人員,并在病區的生活垃極筒旁設置了小型醫用垃圾筒,避免了棉簽膠布隨手扔或與生活垃圾混放的現象。
1.6 專人負責、嚴格管理 指定高年資護士做科室感染監控員,對科室醫用垃圾處理實行全程監控,定期對感染監測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其全面掌握理論知識和規范規程,感染監測員應及時檢查督促各級人員,并積極與感染科聯系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解決。
1.7 醫療廢物的處理
1.7.1 銳利廢物的處理 每科放置一個銳器盒,主要用于收集一次性注射器針頭、輸液器針頭、動靜脈留置針頭、手術刀片、備皮刀片、麻醉穿刺針等銳利廢棄物。下班前護士封口、注明科室名稱、日期、并簽名,由專職人員回收,交接雙方簽字。
1.7.2 玻璃類廢物的處理 多年來護理人員在操作中,保潔人員在處理垃圾時被玻璃扎傷的事件時有發生,所以本院在科室設置了一個玻璃類專用收集筒,專門標記。每日下班前,袋密封,帖標簽,注明科室、日期、簽名、由專職人員統一回收、交接雙方簽字。
1.7.3 廢棄的病理組織、手術標本處理 在手術室污物間里,設置垃圾桶,并貼上標簽。處理患者的病理組織、手術標本前要與患者家屬溝通、征求家屬意見、書面同意后方可做為垃圾處理,置于專用包裝袋、外貼標簽,注明種類患者的姓名、住院號、床號、日期、收回和洗手護士的姓名,然后放專用桶里,每日由專職人員統一回收,交接雙方簽字。
1.7.4 非銳利廢物的處理
即未被血液體液污染的廢物(一次性無菌物品包裝袋、藥品包裝袋等)下班之前封口、帖簽,每日由專職人員統一回收交接雙方簽字。
1.7.5 感染性廢物的處理
被血液體液污染的棉簽、紗布、紗條等,集中放置,下班前封口、帖簽,每日由專門人員統一回收,交接雙方簽字。
1.7.6 一次性用品的回收處理 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必須按要求分類放置,決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也不得隨意丟棄,專人發放、專人按數回收,先消毒,后毀形,每日由專職人員統一回收,交接雙方簽字,避免流入社會,污染環境和回流市場引起醫院性感染、造成社會公害。
2 討論
2.1 依法嚴格管理
要求堅定決心,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依法行事,依法管理,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堅決處理,不留隱患。
2.2 建立健全的制度 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使科室各級醫護人員,執行各項相關操作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各級醫護人員都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醫用廢棄物分類放置、處置,使醫療廢物處理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
2.3 改變了科室各級工作人員的不良習慣 由于科室各項操作規范化,并采取逐級帶教方式,使科室各級人員都熟練掌握,并經常檢查,督促,從而改變了不良習慣,做到了規范化處理醫療廢物。
2.4 全員教育 提高了各級醫務人員法律意識,環保意識。科室將醫療廢物的相關知識及醫院感染知識作為在職護士的培訓內容,使各級護理人員都認識到管理好醫療廢物是預防和控制醫療感染的關鍵。
2.5 加強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 醫療廢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傳播疾病。各種污染針頭、刺傷是醫院內傳播乙肝、丙肝等的重要途徑,所以醫療廢物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對社會、環境、人類健康有直接影響。故本院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增強了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從而減少傳染病傳播,控制醫源性感染,確保醫療安全、降低感染發生率,最終有效地提高醫療質量,及對周圍環境的無害化處理,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參 考 文 獻
[1] 任小英,鄧敏.護理工作中針刺傷調查及對策.中華感染學雜志,2003,13(3):258.
[2] 呂燕.醫院廢棄物處置管理中的問題及防范措施.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04.
[3] 楊文洪,張曙云.醫療廢物管理法規執行中的問題與對策.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