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維進
[摘要]影視多媒體技術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根據培養目標和高職教育的特殊規律,在課程體系中合理設置實踐內容和時間,實施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建立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高職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實踐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影視多媒體技術實踐內容實踐教學考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120190-01
高職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攝影攝像、視頻編輯、后期合成、視頻廣告設計制作、平面廣告設計制作等崗位職業技術能力、較強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影視多媒體制作的基本理論與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專業面向影視制作中心、電視臺、網絡公司、廣告公司和各級企事業單位的宣傳策劃部門。
影視多媒體技術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怎樣才能把實踐教學做好呢?首先我們必須掌握高職教育的特殊規律中“以實踐為基礎”所強調的實踐是什么,它具備以下四個特征:實踐是做的過程,即學會做事;實踐是進行的理性行為,是以知識、智慧為支持的行為,其內在包含著反思;實踐是行動要達到某種熟練的程度,熟練是通過練習和反思獲得的;在一定條件下,生產、工作等實踐就是善,應該將職業價值觀與職業技術與培訓一體化。
要進行實踐活動,就必須掌握一定的實踐知識。從亞里斯多德開始把知識分為:理論知識、記述知識和實踐知識。前兩者都是可教可學的,但實踐知識本質是踐行,不僅是關于普遍知識,又要通曉個別事理,且個別事理更重要,是靠自己積累才能獲得,是不可教的。所以,實踐知識是在不忽略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在做中學。那么,怎樣才能讓影視多媒體技術學生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呢?
一、根據數字媒體市場的需求,構建適合本專業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是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在課程體系上,主要設計為專業基本素質課和專業核心課。
實踐教學的內容是實踐教學目標任務的具體化。我們將各個實踐教學環節(課堂操作、專題設計、綜合實訓、畢業設計等)通過合理配置,構建成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體,按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等層次,循序漸進地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掌握必備的、完整的、系統的技能和技術。
1.講授內容和課堂操作內容的設計:在課程內容上,精心挑選教學案例,使學生在聽課中明白要完成一個案例需要具備哪些知識,觀察教師是如何操作,充分領會教師的教學要點。2.專題設計內容的設計:專題設計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設計、操作,并注重專業實踐技能的訓練,掌握某門專業課程各個知識點的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本課程實際問題的能力。3.綜合實訓及畢業設計內容的設計:綜合實訓和畢業設計是把所學專業各課程的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4.實習內容的設計:實習教學是讓學生在實際生產環境中了解職業、將校內所學的理論和技能向職業崗位實際工作能力轉換的重要教學環節。
二、教學方法設計
以作品為載體,融“教、學、做”于一體,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對各門專業核心課應用“燒開水”原理實行集中時間教學,上完一門再接著上第二門。核心專業課全部在實訓室上課,教室既是實訓室又是創作室和制作室;老師既是設計師和策劃人,又是學生的客戶;學生既是策劃人、設計人和制作人,又是合作人。在整個技能培養過程中,教師應經常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技巧進行檢測,了解教學效果,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整。
融“教、學、做”于一體教學法是職業教學的主要方法。下面談談在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如何應用此教學法進行實踐教學。這種教學法一般分為認知、分解練習、整體練習、應用和熟練四個階段。
1.認知階段:技能的形成要以必要的相關知識作為基礎。2.分解練習:如果學生一開始就模仿攝像機整體的操作活動,往往會手忙腳亂。3. 整體練習:在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各個局部動作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學會把各個基本動作有機地銜接起來,逐步消除動作間的過渡和干擾,使動作品質不斷提高。4.應用和熟練:應用和熟練階段實際上是整體練習的延續。
三、考核模式設計
建立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重視實踐教學,促進實踐教學質量快速提高的主要手段。根據影視多媒體技術培養目標,結合各課程的特點和崗位所需,提供以下的考試模式:
1.理論+實踐考試模式:該考試模式既要有專業課程所需技能的考試,又要有繼續學習專業課程所需的理論知識的考試,適用于專業基礎課程的考核。如美術基礎、攝像技術、圖像處理課程等。
教師要先把繼續學習專業課程所需的理論知識,以及需要熟練掌握的操作技能轉化為具體題目,并將之作為課程的考試范圍,提早給學生作準備。理論考試,由教師從考試范圍中確定考試題目并實施;實踐考試內容,由學生從考試范圍中抽取,然后由老師安排實施。通過給面考點,以考點促面的掌握,從而使專業課程所需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成績核算:課程成績=理論×40%+實踐考試模式×60%。
2.作品+課堂操作考試模式:該考試模式由教師提出具體要求,然后由學生根據具體條件完成自主作品,再由教師根據作品和學生對所創作的作品的構思進行簡單闡述來評定作品成績。對學生參加課堂操作的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提出嚴格要求,每次操作都要有成果,由指導教師評定成績并作好記載。該考試模式適用于專業課程的考核,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都得到充分體現。如三維動畫設計和影視特技及后期合成課程等。成績核算:課程成績=課堂操作×40%+作品成績×60%。
3.實訓、實習課程考核模式:對學生參加實訓、實習的各個環節提出嚴格要求。一般可以通過實習表現、實習報告、現場操作、設計和答辯等方面進行考核。
四、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必須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教學能力強、熟悉影視多媒體技術領域、掌握過硬技術、樂于教書育人的高素質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才能實施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才能教會學生學會實踐。教師必須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出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的具體明確的質量標準,并通過文件的形式使之制度化,嚴格規范執行。
五、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施職業技能訓練和鑒定的基礎保證。一般要有攝影攝像實訓室、攝影編輯實訓室和合成包裝實訓室。同時要吸納社會辦學資源,共同建立實訓基地、研發中心和校辦企業,在與企業合作中實現“雙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華、劉合群,職業教育心理學[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張獻奇,談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