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暉
專業建設是藝術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和建設的核心內容,是關系到藝術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藝術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關鍵因素。
藝術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基本內涵
科學調研、合理布局,做好專業建設前期規劃工作準確把握社會文化事業發展走向,做好藝術人才需求分析,合理地進行專業建設。藝術高等職業教育為地方文化事業服務,其專業建設應與地方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具備行業背景,并對其產業結構變化有一定預見性,力爭做到專業成熟期與人才需求的高峰期一致。
正確定位藝術人才培養目標 《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一指導性意見為藝術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明確了大方向,藝術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應以此為風向標,正確定位藝術人才培養目標,突出應用性、行業性的特點。教學過程主要為學生從業服務,是一種“就業教育”,培養的是文化市場、演出市場、藝術教育和服務第一線的技術人員,應突出它的應用性,注意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建構、教學內容選擇與行業需要的緊密結合,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構建靈活多樣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內容設置以培養學生全面的職業能力為目標。課程設置應轉變以學科定位,立足于藝術表演技能的綜合運用,形成綜合課程體系,加大專業基礎課與演出實踐、藝術創作的比例,突出主干課程,注意藝術技能課程與人文素質課程的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單一的傳授式教學已不能滿足藝術高職人才培養的需要,應當根據實際需要來組織教學,運用模擬教學、實踐教學、實習指導、實訓演練等多種形式,寓教于學,寓教于做。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也有利于學生接觸真實的工作場景,得到實踐方面的鍛煉,為其今后就業時最快縮短行業距離打下基礎。
藝術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途徑
加強學校傳統優勢專業的建設,打造品牌、特色任何專業的建設都需要一定時間與經驗的積累,尤其是品牌、特色專業的建設,它需要在不斷的建設與發展中,改進不足,優化整合。
鼓勵新興優勢專業建設,形成品牌、特色伴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大量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崛起,帶來某一領域人才的空白,于是給相關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帶來較大的機遇。新興文化產業人才需求量大,但在專業建設上,各藝術高職院校都處于摸索階段,在這個形勢下,誰優先凸顯特色、創出品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使得藝術人才培養供不應求,取得用人單位的良好口碑,獲得社會的肯定,誰就會在競爭中取得勝利。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雙師”素質,是專業建設的關鍵加大師資培養和引進力度,注重教師梯隊建設:加強學科帶頭人建設,使每個專業都有科研成果豐富、治學嚴謹、組織能力強的領軍式人物;重點扶植優秀中青年教師,為他們在科研、進修方面提供便利;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推行導師制,組織青年教師授課競賽,鼓勵進修與學歷提高,使青年教師隊伍迅速成長。同時,鼓勵教師走入市場,親自參與行業流程,了解行業信息,并督促教師考取“雙師”證書,成為相關行業的專家,為教學中理論結合實踐打下基礎,也為指導實踐教學做好準備。
優化教學管理,是專業建設的保障專業建設要突出特色、樹立品牌,必須有一套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體系作為保障,大力改革高等藝術職業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樹立新型的管理理念,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嚴格執行管理制度,發揮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體系對教學質量的監督和促進作用;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對于專業的全程控制力、協調力;發揮獎懲制度對教學建設的激勵作用,加強制度化管理的同時建設一支優秀的高水平的教學管理隊伍,實現教學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這是藝術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創出特色、形成品牌的必然要求。
加強藝術高職院校的教學設備投入,增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一方面要對校內實訓場地加大建設投入,使其擁有較為先進、技術含量高的教學儀器設備,營造仿真性的實踐環境,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操作;另一方面搞好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讓學生直接與行業崗位接軌,滿足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能力提高的需求,真正提高學生實際崗位(群)應用能力。
加強驗收和評估工作,是藝術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主要途徑對于具有優勢且發展潛力巨大、連續在近幾年的專業建設中取得較大成績的專業,可列為品牌、特色專業的建設點,學院可在政策、招生計劃安排、資金、人才培養和引進、管理等方面給予傾斜,在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條件改進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加大其專業建設力度,充分發揮優勢,實現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藝術職業學院)